龙泉因水而生,瓯江、闽江、钱塘江发源于此,龙泉溪及其形成的仙宫湖穿境而过,自古便是浙闽赣边区的水运枢纽,舟楫北可至婺,东可至瓯,西可至八闽,素有“瓯婺八闽通衢”之美誉。浙江第二大河瓯江是古代龙泉交通要道,而瓯江上游的龙泉溪自古“暗崖积石,相蹙成滩,舟行崎岖,动辄破碎”。北宋元祐七年,龙泉县令丘括主持疏浚龙泉溪,龙泉人民凿石理水,治滩八十余,终使河道畅通,“尽成安流,舟昼夜行,无复激射覆溺之虞”。自此,龙泉溪成为青瓷、宝剑出运大通道,龙泉因而成为著名的古代海上“陶瓷之路”之起点,使龙泉这座城市一千多年来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龙泉因水而名。在城中心的龙泉溪上,有一片美丽的沙洲——留槎洲,又名蒋秦圩,是由龙泉的蒋溪和秦溪在城西合流后冲击而成的,后因苏东坡为洲上高阁题字“留槎阁”,这一雅号便流传至今。《龙泉县志》记:“北宋元祐五年,苏东坡为龙泉灵溪之洲命名为留槎洲,并为留槎洲阁书榜,继而陈舜俞题诗。时谓阁之雄伟,榜之遒劲,诗之警拔为三绝。”留槎洲因为有了文化人的熏染,名声大震,无数文人游客沉醉在洲中的亭台楼阁里,吟诗赋词,赏景酌酒。
如今,龙泉依然是这样一座依水、傍水,由水孕育的生态之城。相比大城市,龙泉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弥足珍贵:当很多城市处在“十面霾伏”中,龙泉拥有着清新空气让市民放心地做“深呼吸”;当其他地区在努力寻找可游泳的河的时候,龙泉基本每一条河都能够游泳……
龙泉市委书记蔡晓春:
龙泉是江浙之巅、三江之源,有好山好水好空气,名剑名瓷名茶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3年蝉联全省第一。在实施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决策中,我们应当更有作为、更有成效,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把治水一线作为考察干部的“大赛场”、识别干部的“主考场”、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主战场”,以水质变化论英雄、以百姓满意度论成败,以“自我革命”推动“治水革命”,治出龙泉的生态自信、文化自信和发展自信。
龙泉市市长季柏林:
“五水共治”是最重要的民生幸福、最基础的城乡建设、最直接的转型发展。我们要以“一号工程”的力度,突出治脏、重点治浑、全面治污,大力推进全民治水、全域保水、全员护水,治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优势,治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新环境,治出“推进绿色崛起、加快科学跨越”新局面。
龙泉愿景
气净土净必融于水净,城美乡美必融于水美,龙泉将聚焦“五水共治”优生态、促转型、惠民生、树新风,构筑水环境优美、水经济发达、水文化繁荣、水生态和谐的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双示范区,搭起“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桥梁,着力打造生态环境美、生产发展美、社会和谐美、百姓生活美、文化创意美的“五美”新龙泉。
工作目标
一年清“三河”:2014年一季度,全面消灭全市垃圾河,一年内消灭黑河、臭河。
三年显成效:到2016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70%以上;工业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龙泉溪等主要河道实现“一年变净、两年常清、三年成景”。
五年水成景:到2018年,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优美水环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