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一位乡村老人的书本缘 一世坚守满院书香
2014年04月25日 04:17:16

  见到陈祥和时,他正匆忙地从楼梯上往下跑。一身西装,腰板硬朗,院子里开得正旺的泡桐花和屋内悬挂的字画都透着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的气质。事实上,他只是安吉县一位72岁的乡村老先生。

  和书本的一世缘,陈祥和珍惜如初。

  精耕细读悟人生

  “读书才能有出路。”农民家庭出生的陈祥和,从小接受的家训便是读书改变身份。陈祥和学习成绩好,上完初中便在当地小学教书。在上世纪50年代,农家娃当上“先生”是件了不起的事。

  陈祥和喜欢念书,很快又考进了县师范院校。平时念书,闲了回家干农活,他决定用三年的光景换取一个更为体面的岗位。

  “结果上了两年,学校开始停课,学业就中断了。”提起这些,陈祥和的脸上还显出些许无奈。1962年,他离开学校回到安吉梅溪镇石龙村,成为地道的农民。

  从田野到讲台,又从课堂回田野,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反倒让陈祥和的读书梦愈加强烈。

  1965年,安吉林场搞了个林业中学,陈祥和被选中去当老师。他带着十几个学生,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当年石龙村的林业大师陈嵘也是边读书边劳作,这份传统陈祥和接下来了。

  言传身教护家风

  陈祥和有三个儿子。在旁人眼里,这家的小伙子去外面挣大钱了,有出息;但在陈祥和看来,有出息的含义除了谋生的本事,更要学会做人,这便是陈家的“耕读”家风。

  古时,常有文人墨客归隐乡野吟诗作对,耕读的内涵,是安身立命、修身养性,实在而本分。

  “就算当个农民,有点文化总是好的。”这是陈祥和对儿子的教诲,当年,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周末回家去田间劳作,是必须遵守的约定。

  做技师、当老师、干公务员,30年后,儿子们虽已身处不同的岗位,回家和老父亲探讨书中奥妙仍是一家人的乐趣。9年前,陈祥和接下编写《石龙村志》的活,书中的多处细节,常常成为陈家人热烈讨论的话题。

  藏书惠民度晚年

  2003年的一天,村干部来到陈祥和家,给他二楼的小书房挂了个响亮的牌子:读书室。此举并非因为村干部是陈祥和的学生,而是老人的藏书已经达到了500册。

  楼上不到20平方米的书房,是陈祥和放松思绪的桃源。500册藏书被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并按照社会、历史、养生等分门别类;空床上堆放了二胡、葫芦丝等乐器和曲谱;窗台边是一张写字桌,陈旧却整洁。如今在石龙村,村民们看书就上老陈家,私人小书房成了公共读书室。

  “读书室地方小,现在以出借为主。我还订了很多报纸,让村民可以过来了解信息。”

  81岁的石柏荣是陈祥和家的常客,两位老人常常一起读报,探讨养生之法。石柏荣说,村里老人多,需要个有想法的人组织起来,陈祥和就是这个人。

  最近,老人们开始走路养生,每天早上7点多就集合出发。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能从纯粹的耕作向书本和文艺活动靠近,是陈祥和的愿望。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李丹超 蒲璇 金鑫 编辑: 周舸
公交点钞员四年数了三千万

公交点钞员四年数了三千万

每日关注
  • 浙江新昌一法官酒后挪车 发生刮蹭被交警查出醉驾
  • 【闻绘报】杭州重启小车上牌流程 临牌最长可用3个月
  • 小区发生15年最大盗窃案 邻居打招呼:你家被偷了吗?
  • 温州苍南一工厂“毒气扰民” 市长微信批示立即落实解决
  • 火爆的“徹思叔叔”遭遇山寨烦恼 徹思澈思看清了再下单
相关阅读
  • 植根慈母文化 新越剧《德清嫂》从乡村唱到城市
  • 衢江边的美丽乡村
  • 丽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型“美丽乡村”
  • 富阳春江村巧借“东风” 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 “美丽乡村”的典型――浙江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