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5日讯 昨天,杭州市教育局发布《杭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工作暂行办法(公示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今年的入学形势仍十分严峻。部分热点公办小学“一表生”爆棚,比如文一街小学,只有4个班的容纳量,前期摸底下来“一表生”就有8个班人数。去年,学校通过自身扩容解决了全部的“一表生”,甚至把行政办公室、体育器材室等都利用起来改造成教室。但一个学校的条件和容纳量有限,今年的“一表生”很可能面临调剂。
根据目前统计的数据,杭州户籍适龄儿童预测有2.3万人左右,比去年增加了2600人。从4月15日开始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预登记,已经有1.2万人,后续预计还会增加。这样,总人数就超过3.5万人,比去年多了近两千。
相关负责人特别提醒,在杭城教育资源高负荷运转的背景下,降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条件,已没有可能,如果不符合条件,希望家长及早安排孩子到户籍所在地就读。
公办学校招生
不得跨学区招收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入学工作禁止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考核。严禁以“实验班”、“特色班”、“双语班”等名义进行招生或招生宣传;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招生的条件和依据。公办中小学按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招生范围接受报名和招生,不得跨学区招收学生。
当一校学区范围内符合条件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排列先后顺序录取。未能录取的学生,由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至附近学校就读。
市区户籍学龄儿童户口与父母户口、家庭住房(父母有房产的,以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三者一致,由教育服务区学校优先安排入学。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居住地、工作地、社会保险缴纳地三者一致的学生,由居住地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同类学生中优先安排。
学校原则上不得突破审定班额,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降低班额,推进小班化教育。
公办小学报名
集体户口家庭儿童向实际居住地所在学区学校报名
杭州市区常住户口学龄儿童向户籍所在学区学校报名;
杭州市区户籍的拆迁过渡家庭儿童入学,凭拆迁过渡协议,向过渡地所在学区学校报名,过渡期间由过渡地所在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杭州市区集体户口家庭儿童,向实际居住地所在学区学校报名,由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杭州市区户籍公租房居民家庭儿童向公租房所在学区学校报名。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市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预登记系统进行预登记,并在报名时间内携带相关材料,凭预登记码到居住地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进行现场审核,确认符合条件后由学校接受报名。
公办初中招生
因搬家迁户调整学区的,向区教育局申请
小学毕业生由在读小学组织户籍、学籍情况调查核实,核实后将毕业生名册统一报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升学分配。
小学期间因搬家迁户要求调整进入现住房附近初中就读者,可在户籍、学籍情况调查核实时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户籍所在区教育局(社发局)按相对就近原则酌情统筹安排。
具有杭州市区户籍但在外地读小学的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向户籍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报名,由户籍所在区教育局(社发局)按相对就近原则酌情统筹安排。
符合在杭就读条件的非杭州市区小学毕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求在杭州市区就读初中的,凭有关证明到实际居住地(以居住证、临时居住证为依据)所在学区学校联系就读。
特长生招生
严禁进行文化课考试
小学原则上不招收各类特长生。公办初中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招收少量特长生。
1.经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体育、艺术、科技类特色初中学校,经批准可以在本区范围内招收少量体育、艺术、科技类特长生,招收特长生的公办初中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本区公办初中数量的30%,公办初中招收特长生数量不超过本校招生总数的5%。
2.特长生招收方案由学校制定,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报省教育厅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招生方案应包括招收特长生的类别、人数、报名条件和录取方法。
3.学校应严格按照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特长生招生办法进行招生,可根据特长生招生类别组织相应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素质测试,严禁进行文化课考试。
办法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公示时间为2014年4月25日—5月1日。公示期间,社会各界人士如对办法有意见建议,可通过来电来信向杭州市教育局提出。联系电话:87061385;电子邮箱:jyj.chujc@hz.cn。
- 一份学生“出身”调查 八成重高生来自公办小学
- 杭城公办小学录取尘埃落定爆棚的"一表生"全部收下
- 杭城3所公办小学“一表生”要调剂 结果月底公布
- 市区公办小学招生施教区公布,今年仍不招收择校生
- 杭城公办小学第一批录取名单 7月10日前出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