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南浔:湖丝之乡迎春蚕
2014年04月29日 04:09:49

  浙江日报南浔4月28日电  今天,49797张春蚕种被逐一送到湖州南浔区蚕农的手中,“湖丝”之乡一年一度的春蚕饲养正式开始。

  走进练市镇朱家兜村蚕农朱惠娟家的养蚕室,15万只春蚕种分别被盛放在5张匾里,匾整齐叠放在暗房中,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被,每张匾里均匀散落着比芝麻还小的褐色蚕卵。朱惠娟介绍说:“一张蚕种上平均约有3万只蚕,再过两天,匾上就会有许多幼蚕在蠕动。”

  大约10天后,春蚕经历“眠三次”,再吃上4天桑叶,“大眠”两天,便出落成人们印象中洁白的蚕宝宝,其实此时已是“老蚕”了。再过一周,春蚕们将爬到一束束用麦秆扎成的“山”上吐丝,蚕农们称之为“上山”。不消几天,“山”上就会结满蚕茧。“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为期1个月的春蚕饲养活动至此结束,余下的就是蚕农们期盼着这1个月的辛劳能换个好收成了。

  蚕茧主要是卖给丝绸公司或由茧站来收购。“每张蚕种能出50公斤蚕茧。”朱惠娟说,每50公斤蚕茧的收购价2000多元。为了节约养殖成本,大多数蚕农都会在自家种植桑树,以满足蚕宝宝的“用餐”需求。“减去肥料、石灰、消毒剂和电费等成本,今年靠养春蚕大概能赚1万元。”

  南浔区经作站站长金勤生介绍,南浔今年春蚕的种类主要是秋丰白玉、华东春辰和雄蚕三大类品种。“考虑到已经连续两年实现高产,今年的丰收前景也比较好。”

  南浔区有4600年的蚕桑历史,种桑养蚕既是一项普遍的农事活动,又是源远流长的地方特色文化。“每年,除了养殖春蚕,还有夏蚕、中秋蚕和晚秋蚕三个养蚕时节。光春蚕就养殖5张蚕种,算得上‘大户’了。”在朱惠娟所在的朱家兜村,约八成的农户养殖春蚕,但平均每户只养殖两三张蚕种。

  历史上,“湖丝”每年一上市,四方商贾便云集南浔,争相抢购“软黄金”。如今,桑蚕丝贸易在南浔当地仍是大多数农民改善性收入的来源。“虽然养蚕辛苦几个月,但能赚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年轻人愿意外出打工,剩下我们年纪大的,靠每年养几次蚕增加收入,也挺好。”朱惠娟言语间,表达着对这项技艺可能没落的隐忧,又享受着这份辛劳带来的满足。

  “农民‘吃饭靠种田、花钱靠养蚕’,希望今年的收购价能高一点,蚕茧能卖上个好价钱。”朱惠娟憧憬着。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杜博 章佳寅 编辑: 周舸
一图解读杭州汽车上牌摇号

一图解读杭州汽车上牌摇号

每日关注
  • 咖啡店老板深夜炒咖啡豆 居民楼里的邻居被熏得睡不着
  • 余杭“最美”乡村医生金招娣病倒了 谁能接过她的担子
  • 白乐桥18号“逢祥雅轩” 被野导忽悠成“灵隐寺分部”
  • 杭州垃圾处置能力7年来无增长 拉响“垃圾围城”警报
  • 浙江"熊猫血"血库仅4000人 寻找稀有血型抱团自救互救
相关阅读
  • 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 南浔:三招整治养鳖污染
  • 南浔经开区推进土地再开发 企业提效迎来“机器大军”
  • 法平如水清澈若水 记湖州南浔区基层法官沈阿水
  • 湖州南浔公布390条问题河道 将进一步进行治理
  • 南浔百亩生态稻谷收割 青蛙麻鸭,捍卫放心粮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