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笔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国际经验、结合浙江实际,综合分析当前的增长阶段、背景环境与发展趋势,以对未来的增长前景进行研判。
增速放缓是普遍规律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从经济起飞阶段至完成赶超,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高速发展阶段,持续时间大约为20年至30年;第二阶段为中速发展阶段,一般出现在人均GDP接近或达到1万美元左右的时期;第三阶段为低速而平稳的发展阶段,会出现在人均GDP接近或达到两万美元的时期。二战以后日本、韩国、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追赶型的经济体所走过的历程,也都印证了这样的普遍规律。
日本、韩国、德国、台湾等成功追赶型国家或地区,都曾经历二三十年的高增长阶段,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增长速度的“自然回落”,回落幅度在30%至40%,并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如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德国,70年代初期的日本,90年代后期的韩国等,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
在中速阶段,如果贸然采取一些措施试图恢复过去的高增长水平,将会适得其反,如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曾做过这样的努力,不仅没有提高速度,而且引发了严重的资产泡沫。日本与韩国的发展经验表明,由高速进入中速增长阶段期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增加,内外因素冲击就很容易导致出现短期内的大幅下滑。
可见,浙江经济增长放缓既符合普遍规律,也与浙江以中小私营经济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和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与转型期浙江更多依赖内生型增长密切相关。而且,目前的增速放缓也是浙江率先并积极推进转型和转型取得一定进展的综合反映。从1998年底在全国率先提出促使“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开始,从“富民强省”、“腾笼换鸟”到“八八战略”、“四换三名”到“五水共治”,转型一直是浙江发展的关键词。
突出“社会与生态优先”
从国际经验看,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态矛盾与社会风险逐步增多,管理重大社会风险与保持经济良性增长变得更为重要。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相关国家与地区都非常重视社会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制度建设。
韩国1989年实现全民医保后,公共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稳步增长,覆盖率从1989年的90.39%上升到2007年的98.69%(其余人口由医疗救助提供保障)。日本、韩国与台湾进入中速增长虽然也受国际危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影响,但它们都通过合理选择国内市场转向、着重推进城市化进程质量的提升和内需市场,而获得稳定的中速增长,成功度过“中等收入陷阱”。
反面的教训是,1992年台湾地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在这个转型发展期,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当局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重要关系,再加上实施错误的政治政策和两岸政策,搞得岛内民怨冲天。虽然后来台湾当局认识到这一点,在社会政策上实行一些调整,如推行全民健保制度等,但由于时间上的滞后与力度上的欠缺,以及其它复杂的因素,导致2000年国民党丢失政权,台湾经济几乎没有在中速增长期停留多久,直接就掉入了低速增长期,由当年的“四小龙之首”沦为之末,共花了20年才使人均GDP达到两万美元。而走过同样这段路的时间,日本花了4年,新加坡花了5年,韩国花了12年。
而浙江正处于这样的发展关口,目前浙江人均GDP已超1万美元,经济开始迈向现代化,但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远远没有现代化。为此,不比增长速度比效益,不比增长规模比质量,意味着我们不是要忽视或放弃经济增长的目标与任务,而是要把社会与生态建设、民生问题开始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不过多强调增长,是为了将更多的要素与资源引导和配置到社会领域、生态领域及相关的民生环节,更是为了着眼于全球化视野,着眼于未来10年乃至30年的竞争环境,深度布局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产业,从而抢先谋划发展新动力。
实现中速增长有保证
在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有赖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社会发展水平与生活品质,构成中速增长阶段的新动力。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之所以在进入经济转型期后,能够迅速跃过“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高收入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找到了区别于起飞阶段的另一种发展模式,即通过促进社会发展,努力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从消费的层面影响经济的增长方向,并给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其中的一个要点,就是努力培育中等收入群体,使这个阶层迅速扩大。从这点上看,浙江保持实现中速增长不仅在物质条件上具有多重支撑,而且也具有稳定的社会基础,在“十二五”、“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保持中速增长也是必要和可能的。
总体上看,不论是制度建设、科技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还是社会风气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发展速度加以支撑。如果能将这样的速度保持一二十年,浙江将会避开不同类型的“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跨入高收入社会,并成功实现基本现代化,这也是下一步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如果能平稳地转入和持续实现中速增长,我们有理由对浙江前景保持乐观。
因此,这也需要我们科学认识,切实抛弃过去的高增长预期和思维定势。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意味着增长动力的转换,由低成本要素驱动、效率驱动与制度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改革、加快转型,关键是要在提升效率形成增长动力、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提升浙商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化解房产与金融风险、引导释放社会资金活力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从日本的经验看,民间资本是平衡外资的重要力量,也是政府力量的有益补充,又是吸纳大量就业、扩大消费的强有力支撑。日本成功的经验就在于,民间资本紧密结合,形成以综合商社为核心、有众多行业大型企业组合、以现代企业制度组织起来并实行相互持股而横向联合的企业集团,这些日本大财团,都拥有自身主体银行,成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
积极布局四大核心产业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未雨绸缪,积极着眼于未来的增长潜力和核心产业深度布局,尤其是包括如文化创意产业、健康产业、生态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等,这四大产业几乎代表着未来最具增长潜力和代表着最先进的财富价值观。从这点上看,浙江如果围绕这些核心产业为重点和突破口,并坚持10年乃至30年,就将会继续走在前列。
实际上,2012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1581亿元,占GDP的4.56%,高于江苏的4.3%;省会城市杭州文化产业占GDP的13.59%,也远高于南京的5.1%;在健康产业方面,除健康制造业不分伯仲外(我省化学原料药占优而江苏生物医药占优),浙江在健康医疗服务与管理、健康信息技术及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上,因“七山一水两分田”而极具资源与环境的竞争优势,潜力空间巨大;在生态产业方面,浙江更是先行一步,浙江在全省划定了68212平方公里的限制开发区域和21109公里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67%和20.7%,林地保有量6607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61%以上,也远高于江苏等省。
省委省政府还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生态财富价值观,免除丽水、衢州等地的GDP考核要求;在互联网产业方面,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一切传统产业都要及时变革,并成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环节和支点,独立于或远离互联网的传统产业发展将举步为艰、面临边缘化。浙江已经壮大形成阿里巴巴、生意宝和各行业门户网站等众多线上资源,及不同专业市场等线下资源,互联网产业网络体系正有效形成。而以着眼于互联网应用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造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目标的“三名”工程,将不断提升我省企业技术竞争力等核心优势,为浙江未来10年乃至30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浙江GDP增速放缓体现产业优化 专家支持上马PX等大产业
- 头条 | 浙江一季度GDP增幅7% 专家称仍处于合理增长区间
- 浙江一季度GDP增幅7% 经济开局平缓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
- 金华2013年外贸三项指标增速全省第一
- 金华CPI上涨2.9% 房产投资增速连续7个月居浙江首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