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3日讯 柴峥涛仿佛天生就该吃检察工作这碗饭。看过法庭上他与辩方激烈的交锋,你一定也会同意这句话。扎实的准备,严密的逻辑,缜密的分析,再加上绝佳的口才,“绵里藏针”的柴峥涛几乎无往而不利。
这一切所写就的,是他令人咋舌的一连串成绩。一位1980年生人,2001年踏入检察行列,短短五年便问鼎“全国十佳公诉人”。如今不过34岁,他又被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这一检察系统的最高荣誉。而且,他还是绍兴首位“全国模范检察官”。
受妈妈影响
从小想当检察官
柴峥涛的妈妈就是检察官。小时候,他常跟着妈妈去看庭审,耳濡目染,当一名公诉人,成了他自小的理想。他说,他喜欢在法庭上辩论的兴奋感觉,因为“它能让你忘记庭前辛苦准备的所有劳累。简直就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感觉爽极了”。
如今的柴峥涛,是绍兴市检察院办公室主任。2001年,他先进入越城区检察院工作。两年后,刚刚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官,他便办理了轰动浙江乃至全国的“毒咸鲞”案。
十多年前,食品安全还远不如今日吸引眼球,在法律适用和证据收集方面也十分困难,更没有可循的经验和案例。
柴峥涛以守为攻,层层设防,运用大量合法有效的证据,驳斥被告人一方对“毒咸鲞”数量提出的异议,并巧妙地使用间接证据和被告人原有供述,证实其主观恶意,出色地完成了指控。
此后,柴峥涛到了绍兴市检察院,相继办理了绍兴首例国有公司人员渎职案,原衢州市政协主席郑某某受贿、滥用职权案,原新昌县七星新区建设管委会主任王某某千万元贪污案等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复杂疑难案件。
近年来,柴峥涛累计办理各类公诉案件300余件,审查案件250余件,其中增诉(捕)被告人9人,作出不起诉12人,提起抗诉8件并获改判,所办案件无一错诉、漏诉,均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爱辩论
任何事都讲究用证据说话
2006年,入行不过5年、不满26岁的柴峥涛,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年轻的“全国十佳公诉人”。
这一切,和他平时勤学业务、苦练本领是分不开的。
别以为这位年轻的检察官只有一腔热血和激情,靠的都是天赋,干检察工作,大量的积累是肯定少不了的。柴峥涛的诀窍,全在于一根“烂笔头”以及平时对于辩论技巧的训练。比如,只要你说出法规,他马上就能说出它是哪条,甚至对相关的司法解释也是了然于胸。
法律,最重要的是要讲证据。所办案件无一错诉、漏诉,离不开一颗细致而严谨的心。柴峥涛自认为不比别人聪明,用的都是笨办法:庭前阅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如果发现问题,要一一列清明细,不管大小,都要重视,而且要认真补充证据。因为法庭上,只能用证据说话。
辩论技巧也是柴峥涛的一大“武器”。提审嫌疑人时,他会十分注意对方的辩解,并进行核查,以便对庭审有准确的预测。在法庭上指控被告人时,他会保持适当的激情,一旦抓住要害,就展开猛烈的反击,一连十几个反问,使得自己转守为攻。
柴峥涛办理过一起偷税案件,当天庭审快要结束时,辩护律师突然抛出一份证实被告人无罪的会计鉴定报告。对方的突袭有些让人措手不及,但柴峥涛没有被打乱阵脚。当天晚上,他连夜恶补会计专业知识到凌晨。在第二天的庭审质证中,他一连提出20多个问题,对方被问得哑口无言,这份会计报告被全面驳倒。在场的一位会计惊叹道:“公诉人好像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注册会计师!”法院最终支持了公诉人的意见。
“不是要跟谁过不去,只是依仗法律之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柴峥涛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 “80后”检察官被评为全国模范 曾“挖出”狱中贪官余罪
- 余杭检察官坚持底线法办恩师 公诉人“力破”庞大律师团
- 许迈永案、慈溪白骨案、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案 都有同一个公诉人
- 铁肩担正义——全国模范检察官陈永明二三事
- 宁波市检察院陈永明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 曾和巨贪激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