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2014年6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熙旸) “重返单纯是我艺术理念的追求,包括题材、主题、语言、人物形象与情怀的选择。”吴山明是中国成名较早的绘画大家,与黄宾虹、潘天寿、吴茀之等书画大家同列。今天,作为中国浙派人物画新一代的领军者,73岁的吴山明用“重返单纯”概括了六十年艺海行舟的轨迹。
明天下午三点,浙江美术馆将举办“重返单纯”中国画艺术展览,吴山明将通过“体素照神”、“笔迹墨痕”、“淡者愈真”三个单元、200多幅力作,展现从艺六十年来在中国人物画方面的探索。今天下午,浙江在线记者有幸在开展前专访了吴山明和他的夫人高晔,和两位艺术家一起回顾“重返单纯”之路。
凭借“单纯的天赋”叩门 六十年稚子之心不改
1941年,吴山明出生在浦江县前吴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曾做过浦江县的文官,和他同宗同族的更有大名鼎鼎的画家吴茀之。1949年前,吴山明随父亲来到杭州,住在柳浪闻莺附近的红门局。
“我小时候,想象力比较丰富,在红门局的地上画了很多画,有徐悲鸿的马、鬼子打仗等等、特别像《三国演义》《水浒传》里面的古装人物,有一次吴茀之看我画了一地的画,说你喜欢画画?他说刚好美院附中在招生,你画两张画给我看看,你不要画人家的,画自己的。”
那年,14岁的吴山明把自己关在家里,认认真真画了两天画。
“我画了两张,一张是《野营》,那时候我家附近很荒凉,我画的是小伙伴们搭了帐篷野营,大家在夕阳下烧饭、拎水、很开心。还有一张是海军和学校的同学们联欢,我画了一张大哥哥和小孩子跳舞的情形。我拿去给吴茀之看,他说很好,我没想到你画的都是你自己的生活。那时候我初中快毕业,他说,我跟你老爸说,你去考附中。结果我既不会画素描,也不会画色彩,凭创作考上了美院附中。”
“我很幸运,就这么考上附中了。所以说从艺六十年,就是从1955年开始的。现在想起来当年美术学院的教育,录取小孩子的标准是看你这个孩子的思维,看你这个孩子的创造力和天分。”吴山明老师感慨地说,“当时按照考素描的话,我看看边上都比我画的好,但是创造的话,我看看他们都是抄来的。”考美院的经历也影响了吴山明的教育观,“后来我们美院(招生)一直坚持这个,谁来考我们学校,不管理论还是什么,千万不要去抄,如果我们看到这张画在哪里出现过的话,不管你画得再好,这个孩子我们也不要了。因为这个不是你自己的想法。”
吴山明一甲子漫长的艺术生涯约略可以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两部分。前三十年即从1955年进入中国美院附中学习,到1985年,他成长为浙派人物画后继者的杰出代表。这一时期的后10年,是吴山明开始拓展宿墨的新特性到自觉探索的转变期,这个时期的吴山明教授早已为世人熟悉和公认,他面对的是新中国人物画的复兴。从1986年到现在这后30年,吴山明在大西北写生中全面开始了宿墨苍润、厚朴的特色实践与拓展,既合乎西北的风情又合乎他个人创作性情。历经30年的探索后,他一路坚定地深入,这是个筚路蓝缕,深山求宝、大漠探井的时期,周围欣喜、赞叹之誉有之,疑虑之声亦有之。前三十年的探索是新中国发展新文艺思想的要求使然,后三十年受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鼓舞,而这六十年探索一以贯之的精神就是深厚的中国画传统,吴山明的艺术是得时代风气的。“从艺六十年,不包括那张《野营》的。”吴山明的夫人高晔打趣说,“单纯相当于是一种提纯过的状态,其实更难。”“想是想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达不达得到,是另外一回事。”高晔想想,又补充道。
执教五十年,“吴老师以不变应万变”
上个月,许江院长在中国美术馆参观吴山明个展,看到盛况时有感而发:“吴老师,这是您这么多年人品与德艺的丰厚回报!”并在给吴老师展览写的序言里说道:“他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入中国美院附中,历本科,度“‘文革’,促改革,树高峰,五十载的教学生涯,始终没有离开美院。美院之于他,是家园,又是事业;是出身,又是归属。从身形活跃的浙中才俊,变为鹤发童颜的名师大家,山明先生几乎是一类成功的榜样,一种院校成长的典型。其间折射出美院育才的模式与力量,也标示着中国艺术的某类历练成长、自觉塑造的求索路径。山明先生杖藜行歌,既是写照,又是众望。”
1988年,吴山明的“小师弟”,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的冯远写了一篇文章《回到单纯——吴山明艺术风格谈》。“他看了我的画,说我在想吴老师你在想什么,我觉得是一种单纯,因为你已经进入了一种丰富阶段以后的一种单纯。“他(冯远)按照吴老师的绘画艺术风格,之后的感觉写了这篇文章”高晔补充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在单纯的这条路上走。那天我碰到许江院长,我说我还想用冯远多年前的一个题目,叫《回到单纯》,搞我这个执教五十年的展览。许江说回到单纯,不如叫‘重返单纯’,因为你以前已经单纯过了。”(笑)
1988年正值新潮美术的波澜迅速席卷中国,时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的吴山明也感到了学生们的压抑、疑惑、忧虑与浮躁。“一个学校不能乱,一个学校若是乱了,纠正起来很难的,所以我必须坚持基本的东西。”他想了一个办法帮助这些学生们“渡过难关”。吴山明要求学生的毕业创作可以搞两件,一件是教育要求搞的,要打分的;还有一张可以自己创作,他来参考。当时有个同学的作品有很多山水,很漂亮,他绷了块塑料布,塑料布下面放了只乌龟,放了点水,旁边还有一个人(齐白石)拿了个秤,上面放了只乌龟。“我说我给你打分都是打在周围这一圈山水画上,乌龟不算你的。后来他把两个乌龟拿掉了。”吴山明见挡不住学生实验水墨创作的热情,干脆开了课,让学生玩。“我开课之后他们也玩不出什么东西,自由到后来,没路了,这些孩子就回来了,其实也挺有意思。”吴老师的学生,很多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名家,提起他们当年的趣事,吴老师还是如数家珍。
吴山明从1964年留校任教至今,一直没有退休,成为难得的连续半个世纪站在学校讲坛上的教授。由于吴山明坚持深入传统不动摇,中国美院院长潘公凯赞扬作为系主任的吴山明道:“吴老师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