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749亿元,占GDP比重升至48.3%,首次超过同期第二产业占比,开始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当季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7.9 %,分别高于GDP和第二产业增速0.9和1.4个百分点。
而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则显示,2013年全国GDP为56.88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10%、43.9%和46.1%,第三产业GDP占比首次超越第二产业2.2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3》还显示:除中国以外的金砖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都早已超过了50%的临界点。印度2011年为56.37%,巴西和南非均为67.01%,俄罗斯2010年则为59.28%。
浙江一季度当季三产GDP占比超过二产,还不能说明一年占比也都能如此;一年三产占比超过二产,也不能判定今后年年都能如此。不同时期的二产增速,或许还会导致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个别季度和年份的波动。但无论如何,“人间正道是沧桑”,规律总是绕不过去也是违拗不得的。我们期待并祝愿这一季的转变,能够更长久地持续下去、稳定下来。
虽说一省的产业结构不能直接和一国的同日而语,但浙江的服务业发展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既有工业经济总量过大的原因,也与服务业的统计不够到位有关。对于未来浙江的经济发展而言,我省在服务业方面的急起直追,并不能笼而统之地“推平头”,而应将目光和资源高度“聚焦”于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之上。在人类已然进入知识网络社会以后,我们完全可以将基于全球宽带、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支撑的服务业,理解为另一重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从更宽的视野看待,它体现为超越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之上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渗透、深度融合和强劲带动。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当物质产品的短缺基本消除之后,经济增长必将更多地依靠服务业拉动,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大趋势,这也是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
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智慧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最亮丽的新增长点。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高度的倍增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社务等新发展风生水起。同时,由于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的需要,又催生了多样化的信息内容整合、咨询评估、创新设计、智能制造等增值服务,使得各种类型更深入、更专业、更具个性化的定制信息服务蔚然成风。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推展,大量传统服务部门也完成了向现代服务业的“华丽转身”。譬如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输业、仓储业等传统商贸流通服务业,变身为现代电商和物流业。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国际化崛起的中国公司,都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服务行业相结合的典范,如百度、新浪、搜狐,是利用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腾讯、网易、盛大则提供社交和娱乐服务;携程、艺龙提供旅游服务,等等。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深度渗透,不但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一大实质性区别,还将是现代服务业火箭式喷发的最强劲动力。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经济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我国服务业发展虽然还处于国际上相对较低的水平,但由于以BAT为代表的一批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信息服务业巨头异军突起,中国已经在走出一条追赶式、跨越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路。有远见的政府要着眼于长远和全局,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放在精准选取当地发展基于信息化应用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力点,为培育壮大新型支柱产业创造更为宽松、更为优越的投资、政策和发展环境上来。我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说过,产业结构的“三二一”高度化和人口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并且服务业和城市人口占比均超过70%的基准线,是衡量一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绕不过去”的两个结构性硬指标。在我省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浙江的新进程中,重点和优先发展信息服务业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智慧服务业,无疑是一个极其明智的大抉择。
(作者系浙商智库专家、区域经济研究学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