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4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余雯雯 通讯员 裘雪琼 陈晶) 经常去杭州工美艺术博物馆群转悠的市民,这几天会发现,杭州刀剪剑博物馆的后门右侧,新装一个月的漂流书亭一侧,多了一个伴儿——白底扇图的素雅小册子,翻开内页,满满都是书亭粉丝的心里话。
昨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特地送来了几十本同款留言本,“漂流书亭在我们这里呆了一个月,想对书亭点个赞或提意见的粉丝可真不少,所以我们想让留言本发挥更大的作用,传播到各个书亭去,让更多的市民多提意见。”
是的,接下来,这批素雅的留言本,将会漂到杭城各个漂流书亭点去。感兴趣的市民,不妨也去各个漂流书亭边转转,把想说的心里话留在本子上。
工美艺术博物馆群的这座漂流书亭,虽然设立刚满一个月,但工作人员们对它的照顾相当无微不至,不仅结合自身特色放置书籍,添置留言本,还特地组织了志愿者队伍,为书亭“保驾护航”。
小扇子将成书亭标配
这就是你的树洞
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留言本,都会为之心动——
白色的封面,印有动物、梅花、还有书法等图案。其中书法类的,不乏西泠印社创设人之一王褆以及梁思成等大家之作,封面上其他地方都做留白处理,整本册子用线来裱装,尽显素雅之风。翻开内里,两侧还夹杂着对部分展品的简单介绍,拿来翻看还能长知识。
这些留言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去年中国扇博物馆“文心情缘-雅俗共赏的折扇艺术”临时展览中展出的扇面、扇袋上的图案和纹饰。后来博物馆“以扇为名”设计了一套素白净雅的纪念笔记本,作为此次展览的文创产品。
“留言本它的本意是想作为博物馆的纪念小礼品,后来我们发现它和书亭的气质很搭,索性就挂在书亭一侧,用来给粉丝留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出乎他们的意料,本子挂在书亭没几天,就有不少粉丝留言点赞了。
有的粉丝说:漂流书亭让更多爱书的人分享知识、传递快乐,给个赞;
有的人写着:希望漂流书亭一直延续下去;还有一位“来自星星的小朋友”提意见说:再多一点童话书吧。
这次他们特地捐出了几十本留言本给本报,想让这些册子散发到各个书亭去,让大家在留言本上互动,留下自己的心声。
小精灵志愿者
暑假变身“护书队”
博物馆群内的漂流书亭,开放至今,刚刚满月。
工作人员巧妙整合博物馆下属的“小精灵志愿者”,组织了两次捐书活动,让他们认识熟悉书亭。到了这个暑假,“小精灵们”将变身为书亭“护书队”,每天都有不同的小朋友来照看书亭。
今年60岁的蓝真理阿姨,在运河博物馆群做志愿者已有4年。5月底,蓝阿姨欣喜地发现了绿色“漂流书亭”的身影。更开心的是她的小孙女,八个月前刚成为“小精灵”的朱亦诚,在6月2日的“换书派对”上,一下子捐出30多本童书。
这不,不到一个月,这些小精灵志愿者又来捐书了。范亦雯上四年级,是一名活跃的小精灵。她捐出的是几本翻阅多遍的作文书。在她心里,“漂流书亭”和图书馆具有相似的意义:“在图书馆,不用花钱就可以看好多好多书;而这个书亭,我能用闲在家里的书来换没读过的书,很方便。”
“小精灵们”都说了,这个暑假,除了捐书,就由他们轮流来照看书亭了。这事很让他们自豪。
每天只需增补5本
为分享阅读点个赞
截至目前,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漂流书亭”共收到捐书200多本,现在去看,书亭里还放了一些特色的书籍,如《刀剑春秋》、《伞行天下》、《扇动风发》这套博物馆系列丛书、历年的临展图册以及与运河有关的知识读本。博物馆工作人员都会轮流着每天到书亭处转转,查看书籍的流通情况。
刀剪剑博物馆工作人员钟赟告诉记者,最初的一周内,“换书”情况比较好。特别到了周末,都会有不少民众来咨询如何捐书。
书亭在白天时段内向市民开放,书本的交换量很大,但流失数却很少,平均每天只需增补5本左右。“换书的行为还是很考验市民素质的,有些时候也会碰到一些市民贪小便宜,用很破旧不堪的书换走好几本新书。”
钟赟和同事们希望,来博物馆的市民朋友们,以一种分享阅读的精神来换书,真正让书漂起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