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时局 正文
浙商回乡系列策划·探问“浙商回归”本质何在
2014年07月17日 09:54:01 来源: 浙江日报数字采编中心 作者: 于新东
【摘要】 浙商回归工程的本质目标是什么?浙商回归工程如何与我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大局中心工作良性互动?

  【写在篇首】沈国军,银泰商业文化的缔造者;李书福,中国整车制造第一人;郭广昌,巴菲特式的投资人……还有许许多多的浙商。他们带着一种精神出走、在外茁壮成长;又心怀一种情怀回家,回到浙江老家投资。项目、资金、技术还有人才,他们带着有形的资产回乡,投身于浙江新一波转型升级大潮,并愿意站在浪尖;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义利并举,务实、守信、崇学和向善……这些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气质,由此凝聚而成的名字“浙商精神”,才是浙江最为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浙商,回家。当历任浙江领导提出这一倡议,并将其提升为“一号工程”,这既是一种战略的新布局,还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呼唤和众望所归的社会期待。浙商,回家。当一个个市县以前所未有的优惠为浙商回家打开一扇门,便是打开了一个个产业的新空间,和成功转型升级的新未来。浙商回归,本质是精神的回归;浙商回乡,为的是一种精神的承继和守望。

  撰文|于新东

  浙江在线7月16日讯 浙商回乡投资,晒出一张华丽丽的成绩单:数据上,今年1-6月,全省到位资金1128.6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6.4%,比去年同期增长26.3%。产业上,引进了一大批符合浙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要求的重大项目,总部经济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科技人才项目到位资金达640多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之比高达73%。

  面对这张成绩单,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浙商回归工程的本质目标是什么?浙商回归工程如何与我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大局中心工作良性互动?

  【No.1浙商精神回归到底是什么?】若是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我相信,浙商回归工程一定会实现持续增长、佳绩迭创的。但这样的话,我们追求的浙商回归工程目标就只能是永远停留在不断实现资金、项目等的数量增长之上而已。只有着眼于浙商回归工程的质的飞跃,从根本、全局、长远来谋划,方能实现浙商回归工程的可持续跃升。基于这些方面,我们特别提出“浙商精神回归”。这也是浙商回归工程的核心牵引力与提升力所在。

  那么,什么是“浙商精神回归”呢?结合我省当前及今后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大局中心来说,“浙商精神回归”的实质,一言以蔽之,就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回归与再出发。

  【No.2为何要市场化取向?】浙商精神难道不是最早概括的“四千精神”吗?怎么又变成了市场化取向了呢?不错,“四千精神”广为人知,也为我们自己所津津乐道,确实也是浙商精神最形象、最生动的写照之一。但我们不要忽视了一个关键的因素,正是因为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开始,包括“四千精神”在内的浙商精神才有了施展的舞台。否则,被牢牢束缚在僵化计划体制下的广大浙江人民怎么可能走出脚下那一片故土?

  可以说, “四千精神”为代表的浙商精神概括更多是从个体行为的层面着眼,而用“市场化取向”来概括浙商精神则更多是从内在实质的更深层面加以提炼。“市场化取向”才是根本上说的浙江人的文化基因、流淌在浙江人身体里的血液。可以说,“市场化取向”是浙商精神之皮,“四千精神”好比浙商精神之毛。一方面,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另一方面,毛之尽去、皮何以生机茂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No.3如何推进市场化?】那么,如何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回归、再出发,并遍地盛开?主要取决于这样三大因素:能否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能否建立起统一开放与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能否营造出公平正义的法治市场环境。第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促使“浙商精神回归”、推动市场化取向改革再出发的前提与基础。

  市场化便是回归浙商得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之蓝天大海,也只有市场化才能磁石般吸引省内外、海内外的浙商大军回归到浙江这片充满生机活力、日益欣欣向荣的广阔市场中搏击成长。用时髦的经济术语来说,那就是“加强供给端管理”。在这点上,浙江的行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到“三张清单一张网”成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和总开关,小到“五帮一化”服务政策的密集出台实施,可谓帮助体贴入微、极富人性化与个性化。这些政策在海内外的天下浙商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浙商回归的信心与决心空前高涨。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浙商回归工程与正在大力推进的行政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大的方面有这样三条:一是将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同浙商回归工程结合起来,统筹谋划;二是以浙商回归工程的推进进一步倒逼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检验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效;三是把浙商回归工程相关的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不断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建立起统一开放与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是促使“浙商精神回归”、推动市场化取向改革再出发的核心与关键。历史地看,浙江是出了名的资源小省,资源要素瓶颈对生产要素加快流动形成了巨大的倒逼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传统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创新,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发展。同时,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加。这一切为浙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市场体系基础。

  从发展来说,我省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关键就是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公平竞争意味着企业能够凭真本事成长壮大,消费自主意味着产品销售取决于自身的质量与品牌,要素自由流动意味着企业创业创新能够更好获得支持与保障。只有逐步建成这样的现代市场体系,浙商回归工程的推进才会具有广泛的支撑。

  营造出规范严格与公平正义的法治化市场环境。这是促使“浙商精神回归”、推动市场化取向改革再出发的动力与保障。从根本上说,市场经济实质就是法治经济。而当我们特别强调法治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时,其实有这样三层含义。其一,法治精神;其二,法治轨道;其三,法治保障。这对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翘首以盼的。法治经济如能在浙江率先建成,市场化的法治契约精神在浙江大地的开花结果、大行其道,何愁浙商不如同大旱望甘霖一般纷至而归呢?

  一句话,没有“浙商精神回归”,没有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再出发,浙商回归工程将很有可能会难以持续,更难以实现飞跃。所以,我们在浙商回归工程中强调项目、资金、技术等的同时,要时刻不忘浙商精神的回归与再出发。若以这样的意识去引领浙商回归工程更上一层楼,那既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担当。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编辑|余列平 制图|李培洋 投稿邮箱| zjshiju@126.com

 

责任编辑: 首席编辑 郭涛

标签: 浙商|回归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