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专题】“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作品展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鱼,游回来了 发生在开化西坑溪和常山港的治水故事
2014年07月25日 03:57:04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祝梅 通讯员 卢艳

  图为开化清水鱼。

  开栏的话:浙江大地,依山傍水,以水、鱼为生者众。水为命脉,融会贯通,以鱼治水,是自然之法,治水之人,怀抱的则是根深蒂固的鱼水情结。在以治水促转型背景下,本报今起推出“浙水浙鱼浙人”系列报道,讲述人与水、鱼之间的故事,以及现代渔业背后的治理理念及进程。

   浙江在线07月25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祝梅 通讯员 卢艳)最近记者到浙西采访,看到当地不少地方将环境治理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下大气力让家乡绿山青山的容颜长驻。下面,记录的是发生在当地的两个小故事。

  禁渔引得客盈门

  在开化县长虹乡库坑村西坑自然村,村里流淌的西坑溪颇为吸引眼球:溪水清澈见底,鸭子嬉戏、红鲤畅游,若是丢一小片面包进去,成群的石斑鱼聚拢过来吃食,就更看得清这条溪,现在蕴藏着多少活力。

  守住这条绵延8公里清溪的,是村民间默默相守的一个约定,而想到这个约定的,就是现在的村支书江利钟。

  江利钟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起以前这条溪里鱼很多,那时的西坑溪,鱼已经难得见到。待他长大,溪水的状况更是糟糕。"你看,这条河上有三座桥,放在几年前,这就是条臭水沟,堆满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我们过河压根儿不用打桥上过。"他说。

  家门前这条溪如何重现祖辈时的繁盛?这个问题一直盘桓在江利钟心里。到2009年,新任村支书未满一年,他顶着村里拉高压线时欠下的3万元外债,咬了咬牙,花了6000元买回两头猪。

  那一天,村里广播通知村民们到村委会来领猪肉,分发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份猪肉另有用意:“领了这份猪肉,以后,溪里的鱼不许再捕了,要是违反,就自己去买猪肉,分给村里其他人。”从那天起,“禁渔”的约定,就成了村民们共同的承诺。这个承诺像是对历史的致敬:县志记载,早在光绪年间,开化各地盛行禁潭风俗,立碑公禁的就有26个河潭。

  “这条溪原先没有这些阶石的。”江利钟说,垃圾要靠人工一趟趟挑走,清理河道花了好几个月的功夫,但不少建筑材料反而“变废为宝”,利用这些原料,2009年下半年,西坑溪拦起河坝,清澈的溪水呈现出分明的层次。

  水清澈起来后,很快便有了鱼的踪迹。为防止有人按耐不住,最热的7、8、9三个月,村里都会派人值班。“开始的确还有人暗地里想去电鱼,我们没收电瓶,但给村民一些补偿,”江利钟说,这么一做,村民们都不好意思再违反规定,村里的小孩也都遵守约定,不仅主动劝止不知情的游客,还跑来问江利钟,“鱼不能抓,那溪里的青蛳和虾我们能抓吗?”“当然可以抓!”他说,小孩子们护渔的热情,反而因此更加高涨。

  随着一则水清鱼多的网络视频广泛流传,“禁渔”的共识为村里带来了想不到的财富。“慕名来我们这里看鱼、吃鱼、买鱼的游客越来越多,有一批上海的游客,每年都要自驾游到我们村来。”江利钟说,溪里的鱼不能捞,但家家户户门前引水坑塘里养的清水鱼却得到游客的青睐,去年一个夏季,村里就吸引了2万多名游客。

  “一个小坑塘,不用花太多心血照料,一年就能增收3000元。”江利钟说,村里的清水鱼现在每斤的售价为20元,一条鱼做做好,可以卖到150元,新开的一间农家乐试营业2个多月,已有了20万元的营业额。去年年底,他号召村民们种下8000多株桃树,计划用3年时间在山上种下5万株桃树,把清水鱼和采摘游结合起来,以后,他还打算发展出更多的休闲项目,吸引更多游客来感受村里的山水魅力。

  崇敬自然、人鱼共欢,乡规民约成为开化发展生态的助推力。眼下,开化已有六成乡镇实行禁渔,到2015年年底,禁渔将扩展到开化全县域。

  自发护渔保生态

  眼前皮肤黝黑的青年名叫许华春,今年38岁,他的爸爸许林富,是一名普通的渔民,也是常山县紫港街道护渔大队的队长。

  许华春的童年在常山港度过。夏天的时候,每天凌晨一两点钟,父亲便会和母亲一起出港捕鱼,到五六点钟天空泛白,船内已是一片丰收之景。“那会儿常山港的鱼还很多,有时候一网下去甚至能抓到百来斤鱼,40、50斤更是常事,周边还有100来户跟我家一样的渔民。”

  到上个世界90年代初,情况开始改变。电站大坝和防护堤等涉水工程的建造,也对河道进行了“拉直”改造,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挑战。“有句老话叫‘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许华春说,蜿蜒曲折,让水流有缓急之分,水流缓的地方因此沉淀下砂石,聚集有机肥、让水草生长,既是鱼类的饵料,也是它们产卵繁衍的地方,这样的环境越来越少。同时,随着化工厂发展,大量废水被直排到河里,采砂的船只也越来越多……

  鱼少了,有时候出港四个晚上捕的鱼卖不到2000元,更可怕的是,有些鱼不能吃了。那一年,渔民出港常常遇到大面积的鱼类死亡,最严重的一次,死鱼漂了十多公里。市场上,半斤以上的鲫鱼每斤贱卖到三五元,都没有人敢买。

  许多渔民在那段时间选择了放弃以渔为生,剩下的渔民拧成一股绳儿,决定为这片养育他们的港口奋斗。与企业、采砂船交涉的同时,渔民们自发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规范,统一了渔网的规格,只用最原生态的捕鱼方式,对捕捞对象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比如,半斤以下的草鱼、一斤以下的青鱼不能抓,河蟹要到10月中旬以后才能抓。

  “那时候的常山港,非法捕捞、用电用毒来捕鱼的人很多。”许华春说,大家经常互相通气,劝阻这些行为,他的父亲作为护渔队的队长,常常接到“举报电话”,夏天的时候更是忙碌。2000年开始,渔民们约定,每户每年拿出500元来,集资购买鱼苗进行增殖放流,放流的3个月内,禁止捕捞。加上渔业部门的增殖放流,90年代以来,常山港里增殖放流的鱼苗累计达到2千余万尾。

  整治水污染的行动也逐步推进。这几年,常山港边上的化工厂开始关停、搬迁。去年起,采砂厂也开始整治,到明年将全面关停,曾经的常山港正慢慢回归。护渔队在42公里的河道里打捞垃圾、水葫芦,共同维护起常山角角落落的生态。

  许华春说,8年前,家里在常山港边建起房子,结束了住在船上的时代,自己的父亲现在依旧要天天开船出港。而对他来说,捕鱼更像是一份副业,但他坚持、也相信,护渔这件事还会长期做下去,他如是,他的下一代也如是。

标签: 开化清水鱼|治水|开化 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