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8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黄柳苞 诸暨日报记者 黄柳苞 ) 高粱穗子红了。41岁的种植大户王均全站在青纱帐一样的高粱地里,正与同山镇竹里高粱合作社的伙伴进行第一茬收割。500亩高粱地迎来丰收,虽是清早就开镰,伏天火辣辣的太阳仍是“烤”得人汗流浃背,可大家情绪高涨。“同山烧”字号一年更比一年响,镇上4家酒厂生意节节高,带动了同山农民规模化种植高粱,全镇3000多亩红高粱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竹里高粱合作社今年第一次大规模引种的“川粱1号”,是诸暨市农业局推广的良种。农户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加速了高粱品种更新。继单季收割的本地传统品种“白藤拐”后,一年两季收割的“泸糯8号”、“湘优2号”近年来成为农户新宠,今年又出现了“川粱1号”。杂交良种既能满足同山烧原料糯性好、淀粉含量高的要求,且抗风、产量高、防虫害,更易于管理。“看这高粱秆长得多壮,我们一亩地收割两季,到10月份能收650公斤高粱。镇上的酒厂今年开出每公斤5元的收购价,你算算,合作社这一项的收入就是160多万元。”王均全说。
绿剑村村支书王家明介绍,全村1800多人,50岁以下的人口90%在外务工经商,家里的土地原先抛荒较多,但这两年因为同山烧市场好,同山红高粱跟着水涨船高,农户把原先抛荒的边边角角都种上了高粱。合作社的500亩土地,有三分之二是过去的抛荒地开垦的。这个季节在同山一转悠,漫山遍野的青纱起高粱,真是美极了。
寿国信是同山高粱酒厂的负责人,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山烧制技艺传承人,王均全他们种出的优质高粱,将全部流入同山镇上的4家酿酒企业。“把全镇的高粱都吃进来,我们4家酒厂还不够用呢。我车间里发酵的今年第一批糯高粱就是从安徽进货来的。”寿国信说。
去年寿国信的酒厂产出60吨烧酒,今年还要扩大规模。4家酒厂产能都逐年扩大,同山红高粱供不应求。据了解,同山烧年产在2000吨左右,需要4000吨高粱作为原料,但眼下同山镇的高粱产量仅能满足一半不到的需求。除了酒厂积极开辟域外高粱基地,同山还出现了高粱经纪人这一新的职业。
同山红高粱能够走俏市场、价格飘红,有赖于当地政府对同山烧的市场开拓。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同山镇在萧山机场开设了同山烧销售窗口,扩大其销售半径。“效果可明显了,这不,我刚发往新疆80多箱货,还有天津、山东的客商要跟我谈代理呢。”寿国信说。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高档白酒市场遇冷,定位于中档的同山烧开始显露出市场竞争力。去年12月,当地政府还指导成立了烧酒业协会,并举行了首届同山烧酒文化节,适时进行品牌推广。同山镇副镇长王建勋说,为鼓励农户种植高粱,“镇里今年还特别推出了鼓励政策,对于连片种植30亩至50亩糯高粱的农户,奖励每亩300元;连片种植50亩至100亩,奖励每亩400元;连片种植100亩以上,奖励每亩800元。”
王建勋估算,今年同山农户每亩高粱可增收近1000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