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麒先生
浙江在线08月04日讯 (钱江晚报通讯员 梅林蓉 记者 章咪佳)高速发展的经济,离不开自然资源这个物质基础;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同样需要科学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如何更好地处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上管天,下管地”的地球科学给出了它的答案。
在新一期由浙江省科协、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科学+”系列活动之科学会客厅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协会理事长刘嘉麒先生,和大家聊起了生态平衡。
物质不灭定律
地球资源也会有新老交替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编写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指出,当前我们的生活方式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按照目前的发展模式,可能到2030年我们需要两个地球来满足我们每年的资源需求。
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分两个方面:
一是整个地球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继续掠夺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就会给自己带来灾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但是,人类确实需要资源、环境,我们要相信人类的智慧和能力能够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到2030年还有16年,这16年是不可能再生出一个地球来了。如果说到2030年人类就无法生存了,就要毁灭了,这一点我是不相信的。
其二,在所有的自然科学定律中,物质不灭定律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定律。尽管人们在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和物质财富,但反过来说,这些财富会转变,原来的资源不够用了,会有新的资源;原来的能源不够用了,会有新的能源。我是乐观主义者,我相信到了2030年全球超过80亿的人口还是能养活的。而且社会在不断地前进,人类的生活也会不断地变好。
现在地震比较活跃
和生态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现在地球处在一个活动高峰期,地震比较活跃。大家对此很紧张,觉得是不是和生态变化有关系。
地震和生态没有直接关系。地震是地球内部引力的释放,需要有强烈的地球引力;生态是地球表面的。生态对地震这种大的地质活动起不了作用,只能说地震引起的灾害方面,与生态有关系。假设生态比较好,水土不流失,那么地震造成的灾害就会减少。
地震除了由火山活动引起之外,最主要的是构造活动引起的。很多地方都有构造引起的地震,但并不一定有火山。从整个地球地震和火山分布来看,它们几乎都是伴生的,比如环太平洋沿岸。它们都是地球构造运动的集中的表现。
我国地震很多,但是火山不一定很多,几百年来没有火山喷发,但地震几乎每年都有。火山和地震不一样,火山会造成很多资源,除了矿产资源、能源,还有旅游资源。
浙江要发展
一是下海,一是上山
有人说浙江省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是资源小省,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准确。
从陆地面积来讲,10.18万平方公里是小省,但浙江有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把海域算进去,浙江就不是小省了。浙江的生态环境也挺好的,连续21年成为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省。浙江是富裕的,而且是藏富于民。
从生态来讲,浙江有60%以上的森林覆盖面积,这是很不错的。如果从资源、环境、生态、气候、地理位置等多因素进行衡量,全国没有一个省份比浙江好。浙江没有什么灾害,除了气象灾害多一点。
浙江要发展,两个方法:一个是下海,一个是上山。
浙江有丰富的海岸线和海洋资源,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岛屿。浙江有3061个岛屿,但只有不到10%的岛屿有人住,剩下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得上山呢?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得靠山区。另外,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是平原,10万就是10万;而山区是立体的,表面积要大得多,所以有山区、丘陵不是坏事。
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
浙江比其他省份有优势
还有一种说法是,浙江省能源资源匮乏,一次性能源95%以上需要调入或者进口。我认为这种提法也不准确。
匮乏是说缺煤、缺油、缺天然气这样的一次性能源,但是能源的概念是广泛的,有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也还有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这些能源很丰富,也能开发,只能说浙江有这能源而没有利用,而不能说没有。如果要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浙江比其他省份有优越性。
我们也曾经建议,浙江不一定发展石化能源,可以发展太阳能、风能,建议发展核能。
核能一听大家觉得有点恐怖,尤其是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后。其实核能是非常清洁的能源,因为它占地面积小,能量高。虽然它有危险性,但是只要安全措施严密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现在的能源结构,70%是煤,20%是石油、天然气,6%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核电,其中核能只占1.2%。反观国外,法国的核能占全国能源的78.9%,日本超过了57%。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