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基层看作风——县(市、区)委书记群众路线系列访谈⑨
桐乡市委书记:三治合一变革 力推五水共治
2014年08月04日 17:07:3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程永高
【摘要】 桐乡以“三治合一”为载体,打响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五水共治”攻坚战。如今,桐乡人水关系和谐的美丽图景,逐渐清晰。

  【引言】县域治理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接天线”,即是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接地气”,就是要领导乡镇、社区,促进发展、服务民生。

  在浙江全省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主“战场”之一的广大县级区域,在解决“四风”突出问题、以活动促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落实、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上,各地涌现了大量典型和宝贵经验。

  为充分展示各地在巩固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转变作风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成效,由浙江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浙报集团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钱江晚报联合对全省多个县(市区)的县委书记进行访谈,充分展示全省各地在巩固群众观点、密切群众联系、切实转变作风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成效。

  浙江在线陆续推出“基层看作风——县(市、区)委书记群众路线系列访谈”报道。

  浙江在线桐乡8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程永高)德治为基,修身齐家明理;法治为要,良政善治循法;自治为本,多元主体参与。近年来,浙江桐乡市大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大张旗鼓开展了“三治”合一变革。今年1月,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机制,标志着桐乡“三治”合一正式面向全省推广。

  今年以来,“五水共治”成为桐乡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最为关心、最为重视的民生工程。

  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说,桐乡以“三治合一”为载体,打响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五水共治”攻坚战。

  如今,桐乡人水关系和谐的美丽图景,逐渐清晰。

治水现场

  德治为基 以德凝聚共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基层党委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出现了疲于应对的状况。

  群众的参与程度,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成败的关键。卢跃东说,桐乡通过“德治”载体,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以主人翁姿态投身治水实践,凝聚共识,营造了“大事一起干”的积极氛围。

  以德聚人。今年初,桐乡开展了“美丽幸福新桐乡”全市干部群众大讨论活动,百万桐乡人民助力区域发展的热情逐渐高涨。在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会上,桐乡市四套班子领导、企业家、种养大户、党员群众慷慨解囊,共募集治水资金4500万元。

  以德示范。屠甸镇开展了“邻水文明”评比宣讲,群众投票评出了18户“邻水文明”家庭,9家“邻水文明”企业、9家“邻水文明”经营户组成了巡回团,在全镇开展展览和宣讲活动。市、镇、村三级道德评判团同时成立。更有多个乡村把治水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向广大群众发出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的倡议;把不乱扔垃圾、不乱到生活污水等生活细节纳入“四好”星级家庭评创。

  以德促改。由道德评判团牵头对居民、村民污染河道等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如屡教不改、利用道德曝光台进行曝光,并要求支付河道垃圾清理费用。

桐乡市市委书记卢跃东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辅导暨第十七期桐乡大讲堂

  以法为要 强力执法推动治水

  卢跃东认为,除了用道德来感召市民,依法治理才是治水取得长效的保障。在“五水共治”中,桐乡既针对村民、企业开展法制宣传,又加强执法、公正执法、营造了“好坏大家判”的良好氛围。

  法治大宣传。桐乡261名政法干警活跃在299个重点“政法干警联网格”,以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宣传《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市、镇、村三级法律服务团多次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法律宣传和政策咨询。国税部门主动开展“五水共治”税务宣传、引导企业通过享受税收优惠,购买节能节水的专用设备。

  环境大执法。结合“三改一拆”整治和经济转型升级战略,桐乡推广排污有偿、破坏赔偿、生态补偿“三偿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每季开展一次“亮剑”系列专项执法执法检查行动,建立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对性质恶劣的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公开曝光。

  今年以来,桐乡共出动执法人员1028人次,检查企业356次,立案查处企业15家,限期整改企业11家,移送公安案件2件,刑事拘留3人。

  此外,桐乡还开展化工、印染、造纸、涉汞五大突出环境问题行业的集中整治。在嘉兴市范围内率先出台镇级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断面水质的考核办法,设置124个市级河道及跨镇级行政区域交接断面监测点。

桐乡市市委书记卢跃东调研西浜村

  自治为本 治水事事有人管

  群众被道德感召起来后,纷纷组织起来,主动参与五水共治。那么,如何将这种自发自治的行为,引导成为“五水共治”一项长期稳定性力量呢?卢跃动说,桐乡注意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营造了基层“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

  志愿者引领。桐乡发动全市2000余名注册志愿者、3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加志愿行动计划,设置水质监护、环保宣传等“岗位”,重点“承包黑河”、臭河、垃圾河,在治水中发挥各自所长,影响带动公民参与。市四套班子领导与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志愿者们一起穿上红马甲,入户宣传、清理垃圾、植树护岸。

  引导百姓参与。“五水共治”中,桐乡注意充分发挥群众热情,确保群众主体地位,向社会公开招募了4名募捐资金监督员。各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百姓参政团,共同把脉“五水共治”,确定河道洁化、绿化、美化方案。河山镇还发动了全镇7000余户家庭开展全民大巡防,将走村入户与五水共治、平安创建相结合,形成人人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而“三长”治水,则让桐乡河道治理走向监管网格化、巡查常态化、处置规范化。桐乡编制“治水全景图”,落实河长、段长、公里长“三长”治水,市级领导带头履行“河长制”,包干全市47条地(县)市级河道。

  洲泉镇青石村村民,以小组为单位,不向政府要钱,自发清理杨家浜河道,并承诺自己清、自己管,成效显著。

  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说,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结合地方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思考、碰撞、交流。未来,桐乡将继续推进“三治”努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发展水平。

责任编辑: 首席编辑 郭涛

标签: 基层看作风|县委书记|访谈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