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江东21家牛肉熟食店 卖真牛肉的只有8家!
2014年08月05日 09:00:04 来源: 杭州网 艾华丽

  猪肉

  如何分辨真假牛肉,一般猪的脂肪比较多,牛肉的纤维较长,肉质紧凑,猪肉的纤维较短,较松散。口感上猪肉也会来得更嫩一点。

  牛肉

  在加入一系列添加剂之后,经过卤制,生猪肉立刻变身卤牛肉。

  进货单上明明写着只进了40斤牛肉,可摊位上却有一百多斤“牛肉”,多余的60肉是什么呢?

  昨天,江东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组检查数据:

  该局对江东菜场熟食店的21个批次的熟牛肉进行抽检,其中8个批次检出牛源性成分,6个批次检出猪源性成分,另外7个批次,同时检出牛源性和猪源性成分。

  江东21家牛肉熟食店

  卖真牛肉的只有8家

  6月初,一市民向江东区市场监管局投诉,说在某熟食店买红烧牛肉,切开吃后觉得是猪肉的味道。

  6月12日,江东区市场监管局出动26名执法人员对江东区9家菜市场内的红烧牛肉店进行检查。

  检查人员在现场封存了21批次牛肉,送至专业机构,检测项目为“牛源性”、“猪源性”成分检测。

  检查的结果,解读得通俗一点就是,21家熟食店,有8家店卖的确实是牛肉(检出“牛源性”成分),6家店是猪肉充牛肉(检出“猪源性”成分),还有7家店,可能是猪肉和牛肉混合卖,因此既检出了“猪源性”又检出了“牛源性”。

  进货时写“猪肉” 15元/斤

  出货单写“牛肉” 15.75元/斤

  抽检时,一烧烤店老板说出了“牛肉”供货商。当天下午,检查人员便对该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在冷库内发现一批冻肉,包装盒上除拼音字母外无其他标识。

  冷冻公司符某说,这批冻肉是猪肉。

  但检查人员在翻看销货单据存根时发现,存根上写有“猪肉”字样的地方,“猪”字有被涂改的痕迹,依稀可见是改成了“牛”字。

  检查人员当场出示从江东烧烤店中提取的一份清楚写有“牛肉”的销货单据,与冷冻公司涂改后的同一联销货单据存根完全吻合。

  最后,符某承认,这批冰冻猪腱子肉是以15元/斤的价格进货,以“牛肉”的名义以15.75元/斤卖给江东某烧烤店的。

  江东市场监管局人员说,一般熟牛肉要五六十元一斤,生牛肉近30元/斤,熟食店以15.75元/斤的价格买“生牛肉”,心里应该清楚这“牛肉”是有问题的。

  150斤“牛肉”里

  105斤是骡肉

  江东区的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不法商贩用来冒充牛肉的,大多是猪肉,不过无独有偶,不久前宁海熟食店老板周某被查出以骡肉冒充牛肉。

  宁海县参与检查的工作人员说,周某摊位上的牛肉无论颜色还是肌间脂肪、气味都与一般牛肉不同。

  检查人员从市场管理处通过索证索票制度查实,周某当日只进了40斤牛肉,但其摊位上所摆放销售的“牛肉”却有一百多斤。

  面对质问,周某交代自己是用骡肉冒充牛肉,随后检查人员当场查扣骡肉105斤。

  宁波人均一年吃6斤牛肉

  本地牛根本不够吃

  近年,有关猪肉冒充牛肉的新闻并不罕见,通常的手段都是加工成熟食,吃起来味道相似。

  不法商贩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猪肉跟牛肉的身价相差越来越大。

  据宁波商贸网昨天公布的城区菜市场零售行情,目前牛肉38元/斤,猪条肉12-13元/斤,牛肉比猪肉要贵3倍。

  两者身价悬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一头牛需要10个月,外加饲料、人工,成本远比猪来得大。

  宁波畜牧部门曾有过统计,由于条件所限,宁波稳定的肉牛出栏量只有6800头左右,就算加上那些淘汰下来的奶牛、水牛,也不过7000多头。这样算下来,屠宰后能产牛肉1400吨左右。

  实际上宁波人一年的牛肉消费量要达到2.5万吨以上,人均消耗6斤牛肉。

  早几年宁波有关部门就算过,宁波的牛肉消费有95%得依靠外省调入,比如东三省、江西、河南、安徽、山东、贵州、云南等肉牛主产地。

  另外,在高端牛肉消费领域,宁波主要是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冻牛肉。

  去年海关就发过一则小消息,2013年牛肉的进口量是前年的64倍,可见增长速度之快,需求之旺。

  100斤猪肉怎么变身卤牛肉?

  只要两斤“牛肉膏”

  不法商贩用猪肉做牛肉,通常是靠一种叫牛肉膏的食物添加剂。

  牛肉膏原本是一种正常的食用香精,采用新鲜牛肉经过剔除脂肪、消化、过滤、浓缩而得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有牛肉的自然香味,水溶液呈淡黄色,主要成分是新鲜肉类、各种氨基酸、味精、水解蛋白等,功能是给牛肉提鲜。

  目前,“牛肉膏”在淘宝搜索中已成非法关键词,不过搜“牛膏香精”还是能找到不少产品,一瓶2斤装的就是50元左右。

  据其他媒体的实验报道,500g牛香膏就足以让50斤猪肉有牛肉味,方法是先用麦芽酚去除猪肉味,再用这个膏腌制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快报去年也曾做过一篇报道,为了让牛肉味更醇,不法商家的添加剂清单上还会有肉料王、怪味粉、I+G(一种提鲜剂)、黑粉(比味精鲜两三倍)。这样一来,猪肉当牛肉卖,净赚几千元。(都市快报)

标签: 牛肉|打假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