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作出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和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温州实际,现就围绕建设美丽温州、创造美好生活(以下简称“两美”)目标,推进大都市区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按照“赶超发展、再创辉煌”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十大举措”,坚持以“两美”建设为目标、以时尚之都为特色、以新型城市化为途径,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能级,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温州实际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逐步建成生态型、组团型、智慧型的现代化大都市区。
2、主要目标。围绕“时尚之都、山水智城、民营高地、温商家园”的定位,稳步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75%左右,基本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城市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大都市区辐射能力明显提升。优化城市产业格局,完善城市基础公共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大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打好“六城联创”攻坚战,提升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水、大气环境质量,建成美丽浙江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大都市区的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弘扬瓯越文化、保护民俗风情、融入时尚气息,建设具有温州特色的时尚之都,建设宜居宜业的山水智城,大都市区特色功能日益凸显。城市治理日臻完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大都市区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3、内涵要求。
——以“两美”建设为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创建“美丽浙江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为主载体,坚持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城乡统筹与特色引领、党政推动与全民参与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家园。
——以时尚之都为特色。发挥轻工产业、温商网络、民间资本、空间要素四大优势,坚持智造和消费双驱动,积极构筑时尚精品制造名城、国际时尚消费名城、时尚产业策划基地、时尚要素配置基地,加快推动轻工产业向时尚产业升级、轻工之城向时尚之都转型,努力建设智造发达、品牌荟萃、消费集聚、市场活跃、影响力大的时尚之都。
——以新型城市化为途径。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城乡一体、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具有温州特色的大都市区发展道路,在发展方式上,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由注重速度向注重质量转变;在发展重点上,由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向城市功能的提升转变;在资源配置上,由政府主导为主向市场主导为主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发展对象上,由注重中心城市发展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转变,努力构建组团型城市结构;在发展方向上,着力建设时尚之都,使其成为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城市品位与形象提升的新标志、市民生活品质改善的新目标。
二、优化空间形态布局
4、完善区域空间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海洋发展规划的多规融合,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管控严格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功能区划和各类规划调整机制,加强全市陆海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发展目标、规划坐标和土地指标有机统一。制订完善地下空间规划,强化城乡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健全规划监督评估制度和备案工作。以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修编为契机,构建以温瑞平原一体化为主中心,以乐清和平(阳)苍(南)为副中心,以永嘉、文成、泰顺县城为山区发展带动极,以中心镇为城市化的重要节点的“一主两副三极多点”大都市区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
5、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大都市区城镇等级结构,重点培育人口规模约500万的大都市区主中心,以推进温瑞平原一体化为主抓手,充分发挥瓯江口新区、温州经开区、瑞安滨海新区等新区人口集聚作用,进一步突出大都市区主中心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发展乐清、平(阳)苍(南)两个人口规模约100万的副中心和永嘉、文成、泰顺三个县城人口规模约10-15万的山区增长极,乐清副中心重点发展乐成和柳白、虹桥,平(阳)苍(南)加强龙鳌一体化建设,上塘、大峃和罗阳三个县城重点发展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对山区的辐射能力。有序发展城镇人口规模在10万以下的网络化城镇节点,充分发挥就地城市化作用。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推动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
6、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加快甬台温高速复线、龙丽温高速等建设,做好温武(温州-武夷山)铁路前期工作,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道为基础,与龙湾国际机场、温州港等共同组成的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对外交通体系,全力提升对外通达水平,增强大都市区的辐射能力。加快推进以快速通道为骨干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加快建设由市域铁路系统(S线)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M线)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全力构建大都市区内部以快速交通与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层次快速交通网络。坚持发展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五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积极推进公交提速、公交先建,进一步健全绿色公共交通体系。立足城乡网络建设,通过市域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快速路以及公用事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把“一主两副三极多点”连接成为有机整体,促进人口、产业及各类要素向城市科学集聚。优化市政公用设施空间布局,形成区域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村居的基础设施层级化、均衡化配置体系,促进供水供电、通信邮电、环境保护、消防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统筹地下管网改造建设,探索实行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廊模式。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推进海涂、荒滩、低丘缓坡开发利用。
三、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7、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五水共治”行动,深入实施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有序开展污染源治理工程、防洪保安工程、河网综合整治工程、亿方引水工程、河口治理开发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水乡文化提升工程等七大类“水乡建设千亿工程”,努力形成独具温州地域特色和文化风采的美丽浙南水乡。近期全面完成垃圾河、黑臭河和重点污染行业整治任务,建成污水、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完成珊溪水利枢纽等重要水源地整治任务。进一步深化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努力将其打造成“五水共治”的标志性工程。推进“浙南鱼仓”修复行动,严控陆源污染超标排放,加大海上执法力度,着力改善我市海洋环境质量。推进“治霾还蓝”行动,加大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烟尘整治、农村废气控制等工作力度,大力提升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推进“土壤净化”行动,加大危废与污泥处置、污染场地修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垃圾收集处理等工作力度,推进温州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温州经开区污泥热电联产项目、天长岭垃圾生态填埋场、永强垃圾焚烧厂二期扩建、厨余垃圾处置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我市土壤环境质量。推进“三改一拆”行动,建立健全有违必拆的长效机制,加强拆后空间利用,做到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推进“交通治堵”行动,优化城市内外路网衔接,强化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推进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严格交通秩序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城郊结合部整治,完善城市标识系统,全面改善市容市貌。
8、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加强温中平原生态区、温西山地生态区、温东海洋岛屿生态区三个生态功能片区建设,打造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生态廊道,建设温州生态园、林垟湿地、苍南水乡湿地、洞头鸟岛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铜盘列岛自然保护区和西门岛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推进滨海防护带建设,着力构建“三片三廊七核一带”的生态结构。建设一批集景观营造、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富有人文内涵的示范工程,增进城乡生态空间有机联系。对中心城区绿地及水系资源进行系统挖掘,梳理城市绿地的传统脉络和生态肌理,以大罗山和三垟湿地为中心城区生态景观绿芯,充分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外围的自然山体,推进大罗山、景山、吹台山、大嶂山绿楔以及城市东区机场以南沿鱼骨状水系形成的两条绿带等建设,构建“一芯半环多楔渗入”的绿地系统结构,打造“城外山环水绕、城间山水相连、城中见山通水”景观层次丰富多变的城市生态空间。
9、增强城市景观特色。推进滨江商务区、城市中央绿轴、三垟湿地三大亮点区块建设,把滨江商务区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商务中心,把城市中央绿轴打造成文化、生态、行政相融合的城市新地标,把三垟湿地公园打造成城市“客厅”。构建瓯江南岸滨江公共活动带、温瑞塘河水城公共活动带、城区内河城市公共活动带三条以水系为主线的公共活动带,通过线性空间串联整个城市的主要中心及核心公共开放空间节点。重点加强温瑞塘河主河道、划龙桥河、蒲州河等沿岸文化景观走廊建设,努力培育温瑞塘河水乡文化。加强城西街、庆年坊、朔门街、五马-墨池等四个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景观环境,维护历史风貌,努力实现对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市区六大进城口的洁化、序化、绿化、亮化和彩化,形成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的城市新印象。深化建筑文化研究,强化城市建筑色彩、城市灯光照明的引导和控制,注重对城市街景、建筑物、公共空间等实行艺术化设计和人性化改造,将地方文化中的精髓、要素和符号有机地融入城市建筑之中。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和建设,推进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
10、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深入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精品线和示范乡镇、精品村建设,积极培育美丽乡村样板户,努力打造精品样板。加强古建筑和古村落风貌保护,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留存好乡村历史文化记忆。加强农房改造和危房改造,提升农房建设科学化、系统化和美观化水平,彰显浙南民居特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积极推进全市森林公园建设,建设一流森林休闲养生福地。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农业“两区”建设,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实施村道绿化,着力打造美丽公路。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11、实行产城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把网络经济作为“一号新产业”,加快推进网络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打造网络经济强市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立健全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产业分工体系,培育和引进一批对区域发展和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深化对外开放,抓好口岸扩大开放,努力打造一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出口持续增长。推进科技项目、研发机构、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改革,深入实施“四换三名”、“三转一市”,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推进大都市区产业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东部沿海产业带、西部生态产业带和中部城市产业带联动发展态势格局。加快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和温州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温州经开区整合提升,充分发挥温州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在推进产城联动、学城联动中的重要作用。
12、加快时尚产业发展。以打造“东方时尚岛”为目标,科学谋划建设瓯江口时尚新区,加快规划实施“时尚新天地”、“世界温州人家园”等重大项目,使其成为引领温州时尚之都建设的新龙头和发展极。推进鹿城环五马、龙湾中心区、瓯海新城、永嘉三江口、温州经开区滨海新城、龙湾空港新区等时尚商圈建设。加强流行时尚元素与传统轻工产业的融合,推进以服装、制鞋等为重点的传统轻工产业时尚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时尚旅游、健康养生、时尚文化、电子数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等新兴时尚产业和时尚延伸产业,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和特色鲜明的时尚产业集群。发展时尚创意设计,建设一流的时尚创意设计平台,推进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轻工产业创意设计新优势。扶持和培育标志性自主时尚品牌,引进国内外高端时尚品牌,完善时尚品牌运营推广体系,推动本土时尚品牌“走出去”。打造多维度时尚消费空间,拓展时尚消费领域和方式,创新时尚业态和商业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时尚展会节事活动,不断提升和扩大时尚消费。
13、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推进省级以上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工作,加快建设温州合成革废弃物再生利用、苍南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等16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深入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低碳金融、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碳汇发展路径,加快温州经开区首批国家级低碳工业园试点,推进甬台温天然气、成品油管道(温州段)、金丽温输气管道(温州段)、温州(龙湾)燃机电厂30万KW油改气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序实现我市风电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深化节能工作,探索建立工业产业“上新汰劣”用能动态平衡机制,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在线监测,推广应用一批节能(节水)技术、产品,扶持建设一批节能基础设施、节能服务等公共平台。着力完善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监测、考核三大体系,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等综合措施,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减排,确保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顺利完成。
五、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14、构筑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新温州人与本地居民的互动交流,营造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加强平安温州建设,积极构建以“六防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安全生产整治和食品安全“强网清源”行动,依法妥善处置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坚决遏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发生。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法律服务,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全面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决防止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扶持和规范社会组织发展,推进专职化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社区管理,加快建设社区管理信息平台,实行社区事务网格化管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理顺村、农村新社区、乡镇(街道)关系,健全农村新社区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
15、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功能布局、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着力健全覆盖城乡、体系完整、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根据城市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着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健康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医疗、教育、就业、住房、防灾减灾等问题,努力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的目标。推进以“信息化”为载体的智慧城市建设,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统筹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建设“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政务”、“智慧环保”等基础平台,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根据城市实际承载能力,对部分稀缺公共资源实行积分制梯度管理,以“高积分换高待遇”为原则,逐步形成“权责对等、梯度供给”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体系。
16、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鼓励群众创业创新,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机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把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着力抓好产业开发帮扶、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异地搬迁、社会救助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落实。加强对低收入农户、贫困地区的群体性和区域性分析监测,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开发,切实提高帮扶成效,进一步减少低收入和贫困人口。
17、大力弘扬瓯越文化。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载体,加强重点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实施“非遗守望行动”和温州历史文化名人宣传系列工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争做最美温州人”主题活动,加快推进温州道德馆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依托文化礼堂建设主平台,积极构建农村精神家园。大力弘扬和提升温州人精神,营造大气开放、鼓励创新、合作包容、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富有品位的城市生活格调。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加快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加快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加快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公众绿色消费行为的自觉形成。
六、完善体制机制保障
18、创新户籍管理制度。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积极稳妥、规范有序,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逐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半市民化”问题。根据我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社保参保年限等为基准条件,建立健全积分落户制度,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居住证制度,实施与居住年限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建立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全面准确掌握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完善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制度,开展农业转移人口综合素质培训,全面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和技能素质。
19、完善土地管理机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城镇建设拓展边界、永久性基本农田、生态用地保护三条红线,以“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为原则,切实加大土地用途管制。大力实施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推进更加市场化的土地配置方式改革,以亩产论英雄、以集约促转型,在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科学适度合理开发利用。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建设,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扩大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范围。推进征地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征地范围,严格限定公益性征地范畴。深化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扩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范围,改革农村住房保障及宅基地管理,落实集体农用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20、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源头严控”的体制机制建设,科学划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等三条红线;实行节能减排总量管制,推进用能预算化管理,加强行业性和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建立环境保护重大决策听证、重要决议公示和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加强“过程严管”的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积极开展用能量(权)、碳排放权及水权交易;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专项转移支付改革;建立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完善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和跨区域综合治理机制。加强“恶果严惩”的体制机制建设,建立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探索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鼓励推行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围绕“两美”目标推进大都市区建设,事关长远、意义重大。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温州大都市区协调委员会,温州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市委、市政府美丽温州建设领导小组。注重“多元投入”,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功能,发挥国资集团重要作用,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和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参与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推进试点示范,鼓励各地在完善新型城市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考绩办法,改进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工作,加强专项考察督查,严格考核结果运用,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营造围绕“两美”目标推进大都市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