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相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共同启动“美丽浙江 美好生活”全国知名网络媒体采访活动。首先,我代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向前来参加采访活动的各位嘉宾、各位记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的母亲河是钱塘江,也称为“之江”,省以江名,故简称为“浙”。全省划分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11个省辖市,下设35个县、21个县级市和34个市属城区。201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498万人。
浙江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的美誉。除此之外,浙江的特点还可以概括为:
山海并利。浙江陆地面积只有10.18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浙江拥有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海岸线总长6696公里,全国最长;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2878个,全国最多,是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浙江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舟山群岛新区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人杰地灵。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史前文化的杰出代表有: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跨湖桥文化和上山文化。据统计,东汉以来载入史册的浙江籍文学家逾千人,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特别是“五四”以来,出现了鲁迅、茅盾等一大批浙籍文化名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五分之一。
文化灿烂。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以杭州西湖为中心,纵横交错的风景名胜遍布全省。全省有杭州、宁波、绍兴、衢州、金华、临海、嘉兴等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村总数全国第一。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入选数量实现了“三连冠”。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到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由124亿元增加到37500多亿元,排名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13年和29年居各省区首位,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区之一。社会事业呈现全面发展良好态势。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十年保持在较高水平,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浙江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3年,浙江经济稳中有进。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7568亿元,增长8.2%;人均生产总值68462元,增长7.9%;财政总收入69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797亿元,分别增长7.8%和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分别增长9.6%和10.7%;固定资产投资20194亿元,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38亿元,增长11.8%;进出口总额3358亿美元,增长7.5%,其中出口2488亿美元,增长10.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
2014年上半年,浙江经济迈出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的步伐,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7978亿元,增长7.2%。考虑到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内外需求减弱、下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以及比较谨慎的企业家意愿,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党的十八大以来,走在前列的浙江人民努力实施“八八战略”,从“两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两富”(物质富裕精神富有)迈向“两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演绎着实现中国梦的浙江样本。关于浙江的发展,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说明。
第一个关键词是:一张蓝图绘到底。2003年7月,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带领十一届省委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作出了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重大决策。“八八战略”不仅是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也是浙江全面深化改革“五位一体”的总谋划,为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活力和动力源泉。11年来,浙江始终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不断深化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建设,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开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2012年12月,省委召开十三届二次全会,要求全省上下拧成一股劲、形成一个声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地续写“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通过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具体路径,努力推进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干好“一三五”,“一”就是全力以赴做好2013年这一年的工作。“三”就是在此后三年要顺利完成省里的“十二五”规划。“五”就是要全面落实本届省委、省政府五年的目标任务。实现“四翻番”,就是到2020年要使全省生产总值达到55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4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00元,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
第二个关键词是:四大国家战略举措。2011年2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大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先后批准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新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浙江未来发展勾画了大有可为的美好前景。从浙江地图上形象地来看,“四大国家战略”覆盖区域形成了一幅弯弓向大海的大开放格局。从环杭州湾到温台沿海是一条外凸的弧线,凸出点是舟山,这是大开放的前沿,布局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三项国家战略举措。浙中地区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撬动了整个浙中、浙西南地区扩大开放,与宁波-舟山港陆海联动,如同一支箭直指东海,指向浙江发展的广阔前景。近年来,浙江围绕“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研究部署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岸线资源管控等改革举措,积极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深化义乌新型国际贸易各项改革,规范和完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同时,深化投融资、财税、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及政府职能转换等纵深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加快建设“三张清单一张网”,即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府服务网为重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中科院《2013科学发展报告》显示,浙江GDP发展质量指数已位居全国第2位。
第三个关键词是:五水共治。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的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2013年11月,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吹响了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号角。夏宝龙书记在部署“五水共治”时形象地比喻:“五水共治好比5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摆在第一位;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分别是其他4个手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攥起来就形成一个拳头。治好污水,老百姓就会竖起大拇指。因此,五水共治,治污要先行。”今年以来,浙江把“五水共治”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持铁腕治水,形成破竹之势,打好转型升级的组合拳。我们采取了几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全面实施“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重点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推进城镇截污纳管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二是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全面落实“河长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环境治理,努力构建良好水生态系统。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水陆并治,积跬步以至千里,累小胜而成大胜,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第四个关键词是:“两美”浙江。2014年5月,省委召开十三届五次全会,对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作出研究部署,积极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实践,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两美”浙江的战略部署,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重要内容。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今年5月份,又批准了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我们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作为重要工作指针,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着力优化空间结构,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加强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强化法治制度保障,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天蓝、水清、山绿、地净,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的美丽浙江。
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使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富矿;“两美”浙江,演绎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今天,我们邀请全国知名网络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莅临浙江,围绕“美丽浙江•美好生活”这一主题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你们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报道,向全国网民介绍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两美”浙江、推进“五水共治”、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的决策部署、目标任务、具体实践和丰硕成果,展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助大家的才思妙笔,把活动期间耳闻目睹的浙江发展新风貌、新变化,浙江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感受、新向往,呈现和传递给关注浙江发展的广大网民和媒体朋友。“两美”浙江建设需要浙江人民群策群力,也需要你们的关心、支持和鼓励。
最后,预祝“美丽浙江 美好生活”全国知名网络媒体采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记者朋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