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柳营社区“开心农夫”用厨余垃圾当肥料
2014年08月19日 06:26:4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许雅文 翁云骞 仲彦瑾

  “社区农场”既鼓励居民将厨余垃圾分类,又帮居民实现”田园梦“。仲彦瑾摄

   浙江在线08月19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许雅文 见习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仲彦瑾) 71岁的陈水娟是杭州柳营社区远近闻名的资深“园艺师”,她家的阳台上摆放着各种盆栽植物。上个月底,陈水娟从“社区农场”认领了一只种植箱,种上了小葱、韭菜和木耳菜,“我们老年人行动不便,去不了郊外的农场,想在家门口实现田园梦。”

  15只蔬菜种植箱整齐摆放在公共绿地上,这就是“绿色浙江”与柳营社区合作项目“绿居”中的社区农场。种植箱旁还放置了一只堆肥桶,居民将家里的厨余垃圾投放到堆肥桶里发酵后,可以用作种植箱中果蔬的肥料。

  这样的“社区农场”,在柳营社区很受欢迎。居民名正言顺地当上了“开心农夫”;社区也从满足居民种菜需求的角度出发,鼓励大家将厨余垃圾分类出来用以堆肥。

  随手堆肥,垃圾减量

  早上7时,宋小春去菜市场买回一天的食材。她把果皮和菜叶像宝贝一样单独放在一只桶里,为她认领的种植箱里的蔬菜积攒有机肥。

  种植箱和堆肥桶放置在柳营社区2幢楼前的绿地上。每只箱子上都立了一块小牌,写着种植种类,有韭菜、小葱、木耳菜等;箱子边上还贴着门牌号码,被2幢楼1单元和2单元中的15户居民分别认领。

  “种植箱和堆肥桶设立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居民把厨余垃圾的分类做好。”柳营社区主任贾鹏向记者介绍,社区的柳营花苑是杭州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但是居民的垃圾分类做得并不好。

  柳营社区共有3253户居民,常住人口将近9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老年人,三分之一是外来租房户,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垃圾分类的推行十分困难。贾鹏注意到社区里很多老人、妇女喜欢种菜养花,“我们就想着,从居民需求角度入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项目推行之初,柳营社区“绿居”项目负责人俞来妍感受到了居民跃跃欲试的热情。她告诉记者,上个月底到现在,社区选择了种菜达人、骨干居民共15户家庭,每户配发了一个种植箱、一袋有机土、3个品种的蔬菜种子。

  蔬菜播种以后,种菜箱和堆肥桶旁,三五个居民总是聚在一起饶有兴趣地讨论一番。“堆肥要多久能用?”“厨余垃圾真的有减少吗?”“绿色浙江”的王玲介绍,居民将厨余垃圾放入堆肥箱后,加入菌种密封发酵,3个月后,厨余垃圾就变成了有用的化肥。假设每人每天产生0.5公斤厨余垃圾并投入堆肥箱,那么一个堆肥箱可以为2幢1、2单元共28户居民消灭7天厨余垃圾的量,预计达到垃圾减量23%左右。

  协商选址,避免异味

  俞来妍介绍,这看似简单的15箱菜和占用的不到2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是社区种菜迈出的一大步。

  众所周知,因社区种菜而引起邻里不睦的现象屡见不鲜,臭气、占地无疑是引发矛盾的主要导火索。俞来妍告诉记者,这次选址很费工夫,是邻里相商、社区宣传的共同结果,“既要征得业主的同意,又要放置在相对明显的位置以起到对垃圾分类的宣传作用,还要满足种菜所需的阳光。”

  74岁的王桂衡每天都在社区里走走看看,哪里有空位置、哪里对邻居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哪里的光照适量……“别看偌大的柳营社区,要找这样一块地不容易,2幢楼处在独门独院的位置,协商起来还算方便。”

  “邻居支持我们种菜,我们也要换位思考。”陈水娟说,种菜有很多讲究,比如韭菜、生菜、大蒜,既不招虫又具有观赏性,邻居看到了才会更支持。

  菜种下去了,施肥时会不会产生难闻的气味?俞来妍向记者摆摆手解释说,堆肥桶里不只有厨余垃圾,还要覆盖一层菌种,分解期短并且没有臭味。陈水娟告诉记者,由于种植箱里铺盖的是有机土,不需要经常施肥。此外,15户居民已经约定,即使施肥,也会选择天气凉爽的夜晚,等到一早起来,即使有气味也早已散尽,不会影响到邻居。这几天,陈水娟和宋小春正搭伴寻找另外的地块,为将来进一步推广“社区农场”做准备。

标签: 社区|厨余垃圾|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