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8月20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吴佳蔚)台湾演员柯震东因在京吸毒被警方控制,他是继高虎、张默、宁财神、张元、李代沫等人之后,今年以来第10位在京涉毒被抓的艺人。有名、有钱甚至有社会地位的人因涉嫌吸毒被抓,近年来屡见不鲜,导演、明星和编剧等等娱乐圈中人不过是这类人当中的一种。
根据浙江省公安厅提供的资料,近年来浙江吸毒人群逐渐向高收入人群渗透,部分案件还涉及同样”有钱有名“的私营企业家。
浙江合成毒品“猛”过“大麻”社会财损数十亿
据统计,截止2014年6月,浙江在控吸毒人员已达16.6万人。近三年全省年均新增吸毒人员2万余名。
今年1至6月的缴毒量,冰毒及冰毒片剂(麻古)占73%,氯胺酮(K粉)占20%,海洛因占5.8%。此次柯震东涉毒案中被公众广泛关注的“大麻”,浙江上半年共缴获400余克。
警方称,大麻在浙江吸毒群体较少,在控的16.6万名吸毒人员中,吸食大麻的仅为265名。相对而言,合成毒品的快速蔓延令人担忧,年均新增人员数占比达85%以上。仅2013年新增的吸毒人员中,合成毒品占比达88.3%。
此外,外来流动人口涉毒问题突出。全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外省籍人员共计62000余名,占40.6%。2013年全省抓获的毒品犯罪嫌疑人中,外省籍人员占55.1%。
警方表示,吸毒给社会财富带来重大损失。
从我省情况看,全省16万余名吸毒人员,每年因吸毒消耗的社会财富以数十亿计,而绝大多数吸毒人员也因病残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为社会创造财富,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
缉毒民警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在治毒的政府财政支出上,一名戒毒人员每年的戒毒治疗经费就达3600元,还不包括药物维持治疗、其它疾病治疗、基础设施建设、预防宣传等方面的支出。以温州乐清市为例,目前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为16000余人,近三年,乐清市政府每年用于禁毒的专项经费年均达到1900余万元,其中2013年达到2100余万元(包括禁毒宣传、办案、戒毒、安置以及戒毒社工工资等)。
浙江商人揭黑名利场 吸毒或成社交时尚
台州的邱先生从事餐饮业多年,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2010年,邱先生在朋友的力荐下,携千万元款项前往重庆开拓餐饮市场。
邱先生说,刚到重庆的那一个月,他每天都要跟至少四五个“老总”头衔的商界人士应酬,“什么城市地标都没见着,倒是饭店、酒吧、KTV去了不少。”
某天,一位重庆当地酒店的总经理陈某邀邱先生去酒吧谈生意。席间,陈某唤人拿出一包粉色药丸,请在场众人分享。
多年打滚商海,邱先生一眼就认出这是俗称“麻古”的毒品,随即婉拒了对方的“盛情”。不想,陈某竟一脸不高兴,扬言“不尝尝就是没胆量,不给面子,这生意也没法谈下去了”。
这时,另邱先生咋舌的一幕发生了。为了让邱先生了解“麻古”的趣味所在,陈某让服务员抓来一只野猫,并将“麻古”混合在水中灌入猫的口中。几分钟后,药效发作,野猫不由自主地在桌面上撒泼“跳舞”,乱摆四肢。
“所有人看猫‘跳舞’都笑得很开心,没有人觉得这是在犯法。而我意识到如果我吃了那个药,结果也不会比猫好到哪儿去。”邱先生至今心有余悸,却又再次庆幸自己坚持了底线。事后,他借口有其他饭局,离开了陈某的“场子”。
邱先生向记者透露,其实这样的事自己并非第一次遇到,经商时他也时常耳闻或目睹成功的商人或他们的子女涉毒的情形,个别地区甚至将吸毒标榜为“社交时尚”,有人因毒倾家荡产,但也有人至今逍遥法外。
根据浙江省公安厅的查案实践,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浙江不少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状况堪忧,常常因为禁不住别人“吸毒解压”的游说,沾染毒品以自我逃避,最终走上不归路。而浙江吸毒人群已经逐渐向中上收人人群渗透,不乏“社会名人”。
专家解读:物质富裕精神匮乏 成名人涉毒主因
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平长期跟踪调研“浙江吸毒人群”,他发现,浙江涉毒人员之所以从社会中下收入人群向中上收入人群渗透,基本原因是物质富裕而精神匮乏的不平衡性,简单说,他们希望能从毒品中获得所谓的快感。
浙江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超过90%以上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过去的30年中,数以万计的浙江私营企业主凭借着“肯吃苦、敢冒险”的拼劲,在经济改革浪潮中冲杀,成就了一番事业,也给世人留下了“胆大无畏”的浙商精神。
然而,“一夜暴富”的美梦实现后,许多浙江老板们却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在此情况下,有一部分积极向上的企业主选择攻读EMBA等方式来“回炉修炼”,提升个人素养,或投身公益事业回馈社会,但个别企业主却在别有用心者的驱使下参与黄赌毒相关违法活动,久而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王平认为,当前社会收入中上层人群涉毒的动机多半是对行为越轨的挑战,既俗称的“炫耀”、“冒险”。“就像中国人爱拼酒一样,酒量差也要硬喝无非是为了面子。”
记者了解到,初次吸毒的过程并非像传言中“飘飘欲仙”,还伴随着晕眩、呕吐等不良反应。涉毒人员在经历了一次次不良反应的“磨炼”最终“挑战”成功,便进入到了成瘾阶段。
对此,王平表示,根据调查发现,在浙江多数社区毒品矫治过程中,复吸率控制在50%以下已算较好成绩,但社会名人的复吸率往往很高。一方面,这类人群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为毒品提供了物质温床,另一方面,他们所处社交圈较为固定,难以摆脱毒品“中介人”,给彻底戒毒带来极大隐患。
如在柯震东一案中,容留他人吸毒的房祖名便扮演了“中介人”的角色。
“社会名人被毒品侵害并不是突然发生的,是长期存在的,但因为这个群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信誉,往往让人忽视他们的阴暗面。”王平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更应关注这一群体所面临的问题。
”娱乐圈“近年来涉毒的中外名人(来源:新浪娱乐)
常见毒品简介
海洛因:
来源于鸦片,是吗啡二乙酰的衍生物,其化学名为二乙酰吗啡。白色结晶粉末,黑市品种纯度不一,由浅棕色至白色;亦有混杂奶粉、咖啡因、发酵粉或葡萄糖等物质。通常用锡箔包装或以封口塑胶带方式流通市面。中国海洛因来源的主要毒源地是位于老挝、泰国、缅甸三个国家接壤的“金三角”地区。
冰毒:
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
“冰”之所以被滥用,与其特性有关。一般中小剂量者,可以提高人的心境,有能力增加、觉醒程度提高的感觉,表现出精神振奋、清醒、机敏、话多、兴致勃勃、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工作能力(特别是技巧性工作能力)提高,而且长时间工作或学习无疲劳感、无饥饿感。基于此,一些偶尔的滥用者,如长途行车司机服用以免困倦,学生挑灯夜战应付考试,运动员用以增强耐力和速度,演员用以增加精力和提高表演艺术等,他们都属于非经常使用者。
近年境外传入的“摇头丸”,包括”麻古“、”神仙水“、”跳跳糖“等,都是冰毒的衍生物,先后在广东等沿海城市的歌舞厅、卡拉OK厅娱乐场所出现。
大麻:
桑科、大麻属植物。2006年12月10日,英国慈善团体YoungMinds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经常吸食大麻的年轻人罹患精神病的机率,是不抽大麻的年轻人的两倍。长期吸食大麻成品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造成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毒、细菌感染。所以大麻吸食者患口腔肿瘤的多。
吸食大麻还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影响运动协调;吸食过量时可损伤肌肉运动的协调功能,造成站立平衡失调、手颤抖、失去复杂的操作能力和驾驶机动车的能力。
可卡因:
别名古柯碱,小剂量时能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欣快感,随着剂量增大,使呼吸、血管运动和呕吐中枢兴奋,严重者可发生惊厥;大剂量可引起大脑皮层下行异化作用的抑制,出现中枢性呼吸抑制,并抑制心肌而引起心力衰竭。
恰特草:
恰特草的原产地为埃塞俄比亚,早在13世纪当地人已经咀嚼恰特草的嫩芽和叶子来抵抗饥饿和疲劳,效果和5毫克的安非他命差不多。后来嚼恰特草的习惯传到许多非洲和中东国家。药力退却之后,咀嚼者多感沮丧,逻辑混乱,什么也不想做。去年,恰特草在中国被列入”毒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