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网供图
浙江日报杭州9月4日讯 记者今天从省工商局了解到,我省将从10月1日起正式实行企业信息年度报告制度,取代施行30多年的企业工商年检制度。我省400万各类市场主体也正式进入“后年检”时代。实行年报制度以后,将给企业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企业年报一天搞定
据了解,取消企业年检改为企业年报后,企业直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年度报告,无需提交纸质材料,方便快捷。根据省工商局的安排,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杭州市工商局)从9月1日起就对内资企业试行年报制度。短短三天时间,共有4100多家企业上网进行了操作。
“改为年报制度后,速度变快了,过去少则一两天、多则十天半个月的年检流程,现在改为网上进行年报操作,鼠标点点就可以搞定。”在先行试点的杭州市,多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后便利了很多。经营一家投资公司的沈先生说,之前参加年检先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新制度实施后企业只要在网络系统中填写相关经营情况并上传,一天之内就能完成,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那么,企业的年报要报哪些内容呢?省工商局企业监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年度报告内容包括企业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企业开业、歇业、清算等存续状态信息,企业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信息等。
不少企业担心,年度报告的各项数据上网后,会不会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呢?对于这个担心,工商部门表示,年度报告中的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对外提供保证担保、所有者权益合计、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等带有“私密”性质的信息,是否向社会公示由企业决定,如果不向社会公示的,相关信息在公众查询时将被屏蔽。除法定监管部门外,企业和个人想要获得这些信息,需要当事企业的授权才可以向工商部门查询。
逾期不报列入异常名单
过去,省内不少企业都有这样的“惊险经历”,就是因为忘了参加年检险些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实行年报制度以后,企业自主申报信息,企业不会因为迟报而被吊销营业执照,但是如果逾期不进行年度报告,就会被打上“经营异常”的标签,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对企业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按照规定,2013年企业信息年度报告在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内完成,以后每年的年度报告是在次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上网提交。企业如果没有在企业信息公示平台上按时提交年度报告也是有风险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逾期不报告,工商部门就会在报告日期截止后10日内,也就是每年的7月10日前,依法作出决定,把相关企业的名单列入“经营异常”名单,但企业只要按规定补报之后,可以向工商部门申请移出这个名单。
但是,如果长时间逾期,那么企业的风险就很大了。新政明确规定,连续3年不按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由工商部门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示。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而且一旦被列入这个“黑名单”,企业就会失去很多生意上的机会。
失信成本大大提高
年检取消后,有企业认为,改革后监管放宽了。其实不然,实行年报信息公示之后,企业的信息不再只有政府某几个部门所掌握,企业从过去的对政府机关负责变为对社会负责,一些弄虚作假的企业就过不了关。
企业年度报告内容连同企业基本情况以及是否受到行政处罚、是否取得审批许可情况等,都将直接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根据新的规定,企业登记与备案、许可审批、行政处罚、企业年度报告等相关信息内容免费供社会查询,真正实现了政府行政资源社会共享。
与信息公示和年报制度配套的是抽查监督,抽查率不低于3%,工商部门根据注册号等信息随机摇号确定被抽查企业,还对被举报投诉或其他执法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企业开展专项核查。
过去各个执法部门都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形,企业被处罚后表示罚几万元钱甚至几百万元都不要紧,千万不能上网公布,企业就是怕公示后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新政实施后,过去处罚信息只有少数人知晓的情况也将改变,对企业来说失信被罚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因此,如果一个企业因为失信,社会各界都可以查到看到,各个职能部门根据联动响应机制对其进行限制或禁入,企业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省工商局局长裘东耀表示,《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强化了信用约束措施,不再依靠传统的行政处罚手段,而是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社会监督等手段强化对企业的信用约束,充分发挥信用在维护市场秩序中的作用。
失信后可再走“信用修复通道”。如果企业从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之日起满5年未再发生相关违法违规情形的,工商部门可以将其移出这个名单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