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0日讯 今年农历七月、八月,人们可以有幸看到“超级月亮”。昨天,梅花洲景区惊现“超级月饼”,并供先到的千名游客免费品尝。梅花洲景区负责人自信满满地说,这是嘉兴有史以来最大的苏式月饼。

“超级月饼”有多超级?
据官方说法称,这个直径达2米、厚度约15厘米、“体重”约为1吨的“超级月饼”,就算每人能吃掉一斤,也能让2000个人共同享用。月饼馅包括芝麻、松仁、花生、核桃仁、瓜子仁、枣泥等。为了制作这一月饼,景区定制了模具及灶具,由10位大厨合力耗时7天才制作完成。而月饼制作的总负责人是国家特级厨师杨全林。
昨天上午,梅花洲景区在石佛寺借着推出“超级月饼”的时间举行中秋祈福法会开光仪式。从梅花洲假日酒店到石佛寺这段路,“超级月饼”享受了“八抬大轿”的待遇,被8个男人抬进庙里。
记者在现场看到,“超级月饼”魅力十足,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游客。人们争相目睹“超级月饼”的“芳容”,而且“磨刀霍霍”要一尝它的味道。但想要近身看个仔细甚至抢到第一口月饼,绝对需要充足的体力和耐力。人墙里简直就是一个小烤炉,记者挤在其中被人流往前推,有种被揉进月饼做成馅的感觉。
不过,辛苦都是值得的。这个椒盐苏式月饼味道不错,松子、核桃等用料也足,因此吃起来十分香甜。但这个“超级月饼”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景区以“属于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向外界透露。
边吃边猜:
猜想一:“超级月饼”不足1吨?
一家人分吃一个月饼这种温馨的感觉很多人都体会过,但是跟上千人同吃一个月饼,这种体验就不多了。昨天,大家一边分享这个“超级月饼”,一边猜想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记者采访了新塍镇月波桥下新旺记的老板张桂祥,他本人做苏式月饼已经快30年了。根据月饼厚度,他首先怀疑,这个月饼的重量没有宣传中的1吨。
按照景区公布的官方数据来算,假设这是一个规整的圆柱体,两米直径的圆柱体的体积应该是3.14×12×0.15=0.471立方米。百果口味的苏式月饼的密度应该只比水稍重一点,大约是1200千克/立方米。所以大致计算下来,这个月饼应该为565千克,也就是半吨多一点。不过,就算一位游客吃1斤月饼,确实也够上千人来分享。
如果真要做出1吨重的月饼,同样的直径就意味着月饼必须加厚到30厘米左右。如果真的达到这个厚度,就会带来另外一个重要难题:怎么保证在烤熟它的同时月饼皮还没糊掉?
记者在现场观察,昨天在景区里供大家分吃的月饼厚度也就是七八厘米,所以大致算一下,这个“超级月饼”的真实“体重”应该是280千克左右。所以,只需要安排8名景区工作人员就可以顺利把月饼抬到庙里。而如果是1吨重的月饼,由8个人来抬,意味着每个人肩上要承担125千克的分量,这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猜想二:“超级月饼”怎么做的?
不管“超级月饼”有没有1吨重,它终归是一个非常大的月饼,制作它的最大难题是烤熟。这也是昨天大家猜想最多的一个话题。
张桂祥说,如果让他来做,他能想到两种思路,但都不能在烤箱中一次成型,因为找不到这么大的烤箱。
张桂祥厂子里的烤箱最大能烤直径1米的月饼,经调整,可以加大到直径1.2米。要做直径2米的月饼,他说,有一种叫做隧道炉的烤箱应该可以做到,但是一般酒店里没有这种装备。
张桂祥的两种思路之一是做三明治的思路:把皮和馅分开制作,分别烤熟;一层皮,一层馅,再一层面皮。用生料把上下两张皮接起来,用电炊炉等局部加热的工具烤熟接口。或者像做巧克力蛋糕一样,在皮子上面再浇一层,然后也是用局部加热工具烤熟。但这样做有一个缺点,因为馅和皮是分开制作的,所以馅料和皮没有黏连,馅料是散的,一切就垮了。而梅花洲景区的“超级月饼”显然通过了这一考验。
另一种思路是分块制作,拼装完成,这样就能克服馅料松散的毛病。张桂祥看了记者发去的照片认为,昨天梅花洲的超级大月饼就是参照这种思路来做的,应该是分成6至8块进行烤制,最后用局部加热的办法连接。作为内行人,他在照片上看到了月饼边缘连接的痕迹。
“这个月饼做得蛮好。第一眼看上去,感官度和油性度都很不错。这个方法最难的地方在于,分开做的每块月饼的厚度都必须是完全一样的,最后才能顺利拼接成一个整体,从表面看不出高低起伏。另外,这个月饼的‘体形’也好,是苏式月饼的标准‘体形’。苏式月饼作为手工月饼,要求层次分明,月饼皮能一层层剥开,这个月饼应该也做到了。”张桂祥说,做这个月饼的师傅水平蛮高的。
无论月饼是怎么做出来的,让世人共享“超级月饼”的寓意还是十分美好的。昨天记者在梅花洲景区看到,不少游客手中拿着一大块经过开光的“超级月饼”,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准备把它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