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苍南第二大水库蓝藻爆发 水面漂起片片“绿丝带”
2014年09月11日 09:13:53 来源: 温州网 吴祖坚 钱鹏鹤

工作人员将鲢鱼投放到水库中。

   浙江在线09月11日讯 被称为苍南县第二大水库的吴家园水库连日来蓝藻大规模爆发。苍南有关部门决定调运40吨鲢鱼来治理蓝藻。昨天,来自江苏吴江的首批8吨多鲢鱼,运抵水库进行投放。

  蓝藻怎么会爆发?水库管理方说四原因

  吴家园水库位于苍南县藻溪镇,是苍南龙港、金乡、钱库等平原地区60多万人的大水缸。

吴家园水库库区的蓝藻大量繁殖,水质呈现绿色。

  昨天,9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的水库,大部分区域被蓝藻覆盖。一眼望去是绿油油的一片。

  苍南县水利局吴家园水库管理所所长陈奇志说,上月26日,水库方面就发现蓝藻大规模爆发,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陈奇志分析了蓝藻爆发的原因。首先,上游污染物带入水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其次,受天气因素影响,水库水温适宜蓝藻大量繁殖。再次,水库水位目前只有38.5米,远低于正常水位44.5米,水库里面的水长期没有流动,几乎成一潭死水;最后,以前每年都会受台风影响,今年没有台风影响到水库,这些都给蓝藻繁殖创造了便利条件。

  怎么治蓝藻?请来40吨鲢鱼吃掉它

  陈奇志表示,从苍南县水利、环保等多方考虑,最后决定调运爱吃藻类的鲢鱼来吃掉蓝藻,这是一种生态无污染的处理方法。与江苏吴江一家鲢鱼养殖场联系后,财政拨款40多万元,合计购买40吨鲢鱼投放到水库里。这些鲢鱼,将分批在三天时间里投放完毕。据介绍,2012年10月底,吴家园水库蓝藻小规模爆发,当年投入了10吨鲢鱼,一周左右时间蓝藻问题就解决了。

  昨天上午9时30分,首批8吨多鲢鱼运到了吴家园水库,为了避免鱼碰伤后感染细菌,水库工作人员将这些鱼消毒后,投放到水库里。

  养殖场老板老杨表示,鲢鱼一般是在冬天运输,最近几天比较热,死亡率会比较高。因此,原本一车能装10吨鲢鱼,他们减少数量只运8吨多,为的是让鲢鱼有活动空间。他们还在运输过程中加冰块保持水温。首批运抵的鲢鱼存活率约98%。

  鲢鱼净水靠谱吗?以鱼养水是治理经验

  对于采购的鲢鱼,个头方面都有讲究,每条鲢鱼重量是0.5公斤左右,长了1年左右。这样的鲢鱼处于成长期,摄食量大,能吃大量蓝藻。初步估算,投放的这40吨鲢鱼,可以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消灭蓝藻。

  大量鲢鱼入住水库,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陈奇志表示,鲢鱼在水库里面缺少繁殖的条件,还有水库泄洪以及一些偷捕行为,都会导致鲢鱼数量减少。2012年底投放的10吨鲢鱼,目前所剩的数量就很少。

  苍南桥墩水库管理处吴钦华担任这次鲢鱼投放的技术顾问。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桥墩水库通过洁水渔业(以鱼养水)、闭库三年(禁止垂钓、捕捞),外界干预水生态平衡,水质有了明显改善。通过监测,蓝藻含量从2011年的82.6%下降至今年的10%。

  吴钦华表示,1958年就建成的吴家园水库将复制桥墩水库的治理经验,接下来还要邀请专家通过对水环境评估,引入更多淡水鱼种类,来改善吴家园水库的水质。

  影响供水吗?若藻毒素超标马上停止取水

  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苍南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副站长章岳蓬说,他们对水样的PH值、氨氮、溶解氧、总磷、总氮等常规项目检测,发现酸碱度失去平衡,水体偏碱性,以及水体中总氮超标。这两项超标均与蓝藻有关,但对饮用水安全影响不大。他说,蓝藻大量繁殖死亡后产生的藻毒素,才会对饮用水带来安全隐患。

  藻毒素是一种肝毒素,这种毒素是肝癌的强烈促癌剂。皮肤接触含藻毒素水体水可引起敏感部位(如眼睛)和皮肤过敏;少量喝入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长期饮用则可能引发肝癌。淡水中藻毒素是全球性环境问题。

  负责对藻毒素检测的是苍南县水务集团。该集团总工程师苏剑平说,吴家园水库饮用水管道,在位于10米以下水位取水,受漂浮在水面的蓝藻影响不大。他们对蓝藻密集区域的水质跟踪监测,有检测出藻毒素,但没有超过国家饮用水强制标准。要是藻毒素出现超标,他们会马上停止在吴家园水库取水。

标签: 蓝藻|水库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