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龙泉溪头村老窑工见证青瓷衰荣 老龙窑焕发新光彩
2014年10月04日 07:55:08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金春华

   浙江在线10月04日讯 ( 浙江日报见习记者 金春华 市委报道组 鄢鸣)这两天,金桂飘香,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81岁的老人金品每天都早早吃好饭,和儿子金朝荣一起在作坊开始做瓷胎,为烧窑做准备。

  在宝溪乡,有12座老龙窑,其中7座是省级文保单位,金品家的就是其中之一。金品还是龙泉现在仅有的3位老窑工之一。老人14岁进龙窑当学徒,和家传200多年的老龙窑一起见证了65年来龙泉青瓷的兴衰沉浮。

  “我1947年开始当学徒。但是战乱中,龙窑受到影响,几乎都熄火不生产了。一直到1957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批示,要恢复龙泉青瓷的生产。”金品回忆道。

  从那时候起,金品从一名学徒到一名熟练工人,最后成为一名瓷厂管理者。上世纪60年代初,他当上了龙泉瓷厂第四分厂的厂长。而他最辉煌的岁月,还要数上世纪80年代:那时,他办起了自己的瓷厂。

  “那时候主要生产碗、杯等日用瓷器,很畅销,碗还没烧出来,一些客商就在家里等着,货款早早就付掉了。我们那时候是没日没夜守在龙窑边上的。”金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脸上露出了笑容。1985年,金品的大儿子金朝荣也加入了青瓷制作的队伍。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最大的危机出现了:液化气窑炉开始普遍使用。

  龙窑以木柴为燃料烧制青瓷,一次烧窑需消耗一万多公斤木柴。虽有少数窑变精品、绝品出现,但成本高,总体质量不如液化气窑炉。金朝荣介绍:“液化气窑炉烧出来成品率高,成本低,渐渐把老工艺给替代了。”就这样,坚持到2003年,金品家的龙窑也熄了火。宝溪乡的几座龙窑大多荒废或改作他用。传统建窑和烧窑技术濒临失传。

  2009年,龙泉传统瓷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球首张陶瓷类非遗“名片”。消息传来,金品立即从银行取出了夫妻俩辛辛苦苦攒下的养老钱,在子女的帮助下,对龙窑进行了修缮,修复了生产作坊。

  2010年11月12日,出窑那天,老人第一个进入窑中,捧出亲自烧制的青瓷,他的眼眶湿润了。

  如今,金品家的龙窑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主要转向艺术品青瓷的生产。去年的销售额达到了30多万元,今年预计会更好。老人的三儿四女中,除了金朝荣,还有两个女儿也在从事青瓷生产。

  “如果有人想学烧窑技术,我愿意将自己所有的技术都教给他,我只希望龙窑能长烧不熄。”老人说出他最大的愿望。

标签: 青瓷 龙窑 窑工 责任编辑: 谢佳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