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国际化教育的道路怎么走? 明年启用的这所小学是个方向
2014年10月10日 06:49:09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郑司琪

   浙江在线10月10日讯 ( 通讯员 翁艳燕 今日早报记者 郑司琪 ) 如今“国际化教育”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全国各地都在竞相推出国际化的特色课程。然而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称得上国际化?是不是让学生出个国门看个风景,再请个外教老师来中国上课就是国际化了呢?

  昨天上午,杭州市下城区各所中小学校长与来自澳大利亚的西澳独立学校联盟考察团代表展开了一场观点碰撞会,围绕“传递21世纪课程”的主题,对中澳两地课程建设情况展开交流。

  记者还从昨天的论坛上获悉,关于下城区正在筹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又有了新动向:依托于该项目,2015年将率先启用一所新的民办小学,招收一年级共3个班,待到2018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将正式启用,全面展开招生。

  而这所新学校,走的恰恰是高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民办教育特色。

  初衷

  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所国际化学校

  新学校坐落于东新路颜三路口,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3亩,可以容纳2000名师生,定位为高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

  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所学校呢?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局长黄伟表示,相较于其他区来说,下城区目前的民办教育资源相对紧缺,仅有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和启正教育集团下属两所中学一共三所民办学校,“然而我们并不是想单纯地再增加一所民办学校,更希望新学校能够迎合时代特征和本地特色,做出有自己创意的一些东西。”

  如今,采用校际结对、让学生出国到结对学校交流类似的合作项目很多,是不是就可以称为是国际化教育了呢?黄局长认为,虽然通过结对交流铺开的面很广,但却无法深入课堂也缺乏专业性,“很多学生仅仅是走出国门,进入被安排好的学校交流而已。”面对这样的困境,区域间的合作势在必行,国际化的教育应该体现在课程、教师,也要融入到整个校园文化当中,“通过区域调配,能够使各具特色的国内外学校交流更加紧密。”

  正因如此,继2012年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佩瑞学区举行合作签约之后,昨天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又与西澳独立学校联盟(由十多所学校组成)进行签约,并举办了首次中澳校长“武林汇教”论坛。

  今后,双方将在校长海外研修、名教师培养、学生互访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今天,西澳独立学校联盟考察团的校长、老师们还将走进杭州京都小学和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参加社团活动、听课。

  规划

  预计2015年招收一年级新生共三个班

  目前,下城区这所国际化的新学校已进入概念设计阶段,预计将于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而为了缓解下城区民办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现状,将在现有的地段率先启用一所民办小学,学校的审批、命名等程序预计在2015年3月完成,首批面向一年级招生3个班级,走小班化教育。

  新的民办小学坐落于白石路颜三路的城北体育公园,选择在这里办学,一是倚靠未来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地段,为今后的师资生源调配蓄水铺垫,二来也是为了将现有的社会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

  “我们不能将校门一关让学生赶进教室埋头苦学,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黄局长介绍说,城北体育公园里有游泳中心、网球羽毛球中心、门球馆等等设施,仅周末的时候会有一些市民来使用,这些资源恰好都是给孩子营造轻松、欢乐教学氛围的绝佳场所。

标签: 国际化教育 责任编辑: 陆海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