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4杭商大会 > 大会特刊 正文
吴晓波解读杭商
2014年10月16日 11:01:02 来源: 浙江在线

  ·杭州的气质,飘忽不定

  这座城市的气质一直飘忽不定,大抵因为它从来不善于拒绝。

  公元822年7月,诗人白居易授命南下到杭州出任刺史,其时,城市人口约4万户,计18万人左右,已号称“江南列郡,余杭为大”。正是白居易在两年多的任期内重构了杭州的城市格局,修堤筑坝,使西湖成为一个景观性湖泊。到赵宋南迁,此地居然被选为帝国都城,历百年而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在我看来,马可·波罗是否到过杭州是可疑的,他说当时临安城有160万户人家,约640万人,这当然是一个十分夸张的数字。不过也因为他的写作,让这座太平洋西岸的城市进入到了世界商业史的叙述之中。

  1980年代初,读初中二年级的我随父迁入杭州,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一座多么特别的城市,这里的商业无法与170公里外的上海相提并论。在记忆中,当年城市的建筑物以灰色为主,在比邻陈旧的房屋中拥挤着80多万人。“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这是1972年尼克松到访杭州时对这座城市的评价。

  当我在1990年大学毕业、重新回到这座城市。那年年底,我奉命去城东采访一家名叫娃哈哈的校办企业,据说它在三年时间里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儿童营养液企业。宗庆后是我见到的第一个杭州籍百万富翁。在他之前,中国的富人大多出现在农村。进入1990年代之后,财富开始向城市聚集。这里有更好的商场、学校和医院。浙江各地的乡镇企业家纷纷到杭州来定居、投资,城市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繁荣了起来。杭州市中心的杭州大厦一度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商场,它的单位面积营业额一直到前两年才被北京的新光天地超过。

  与其他成为过帝国都城的中国城市都不同,杭州似乎少一份颓废之气。在这里的20万在读大学生、12万软件开发者、数十万的年轻创业者及打工者、以及数以十万计完成原始积累的浙商群体让它始终散发出充满野心的商业主义气息,它是一座属于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型城市,自然的美好风景与商业的繁荣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尽管沉重的房价压力,让城市里的年轻人抱怨不已。但是,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仍然舍不得离开。

  最近我又去了一趟孤山,站在湖之南岸,在我的身后是沉默的岳飞大庙,举目望出,我看见了苏东坡的长堤、秋瑾的墓、俞樾的房子、林逋的水台、苏小小的亭子、吴昌硕的画室,向东一公里有史量才的别墅、张静江的公寓以及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美庐,水之南面是毛泽东常年居住的刘庄。这些名字,有的生前显赫,有的潦倒一生,如今他们都各安其位地在历史的某一个角落。行遍天下之后,客观而言,杭州的山水若在世界各胜景中进行排名,肯定进不了前二十,但是,在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若这些名字被一一朗诵出来,却会生长出别样的气质,它是“历史的黏性”,是被想象出来的风景。一切伟大的城市,大抵都是如此,它从历史中披星戴月地走出,在破坏中得到新生,每一代人都在它的肌肤上烙下印记,让它变得面目全非,然后在忧伤中退回到历史之中,只有城市永远存在,忍受一切,不动声色。

  ·薪继火传,不知其尽

  我曾到过胡雪岩故居数次,在这位最著名杭商的遗迹中,我常常心生感喟。胡雪岩凭商而贵,荣耀半生,一招失手,全盘皆输,结果郁郁而终。但虽如此,他关于诚信、责任的商业理念却如同他生前居住的宅邸一样,默默留存,影响了无数后来的经商者。在研究商业史的这些年,我经常想,胡雪岩在今天的商业发展中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由于工作原因,我跟改革开放后的杭商代表,像鲁冠球、宗庆后、马云等人都十分熟悉。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最早去采访他们的时候,除了鲁冠球已经是知名的乡镇企业家外,其余两外都还处在事业的起步期。那时的他们都谦逊而羞涩,除了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外,看不出他们身上有任何迥异于常人的特质,更不会想到在十几年后,他们已经是中国最顶尖的企业家之一。

  此后的二十余年,“浙商”成绩卓著,声名在外,曾经的“四千”精神让这个特殊的商业群体备受推崇,杭商作为其中一份子,幸与荣焉。但客观而言,杭商跟浙商整体呈现出的气质还有所不同。杭商看上去更内敛,更平实,更讲求稳健的发展,更有战略眼光,也更专注坚持,像鲁冠球、宗庆后都做企业做了二三十年,依然在沿着他们最早经营开拓的领域向前发展,这是非常让人钦佩的。

  从这或许可以回答开头那个问题,杭商之所以特别,在于在其历史的源头,有一些独特的东西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胡雪岩,一或更为久远的东西。

  而到今天,我们看到,杭州经济沿着产业升级的道路大步向前,召唤着新一代杭商的涌现。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跟前辈杭商们相比,新一代的杭商在开拓性、创新性、整合性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低调与稳健上,他们倒是继承得颇为充分,许多优秀的杭商并不为社会大众所熟知。

  杭州的美景天下闻名,创业环境之佳更是在国内屈指可数。这样的杭州,值得有一批怀揣梦想、充满朝气的企业家为之奋斗。我也相信,在新一代杭商的“接力”下,杭州经济依然能从它源远流长的商业传统汲取养分,薪继火传,不知其尽。

标签: 解读杭商|杭商大会 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