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9日讯 “孩子,快抓住,快抓住!”永康市西溪镇桐塘村的池塘边,一名老人左手扶着石栏杆,右手倒拿着一把拖把,并不断将身体下沉,将拖把伸得尽可能地远。而拖把的延长线上,是一个正在水中扑腾的孩子。
孩子头朝上,看见伸过来的拖把,似乎听懂了老人的话,紧紧握住了拖把。老人慢慢地将孩子拉到了岸边。这时,老人的老伴也赶到了池塘边,夫妻俩合力将孩子抱上了岸。孩子吓得脸色发青,说不出话,但是他得救了。
46年守护池塘边
这是发生在10月25日下午2点半左右的揪心一幕。救人的老人叫应月芳,今年66岁,她的老伴吕永谱已79岁了,头发花白。两人的家就在池塘边,他们一起经营着一家开水店。说起他们俩,周边的村民都说他们是好人。
应月芳家门口的池塘边安装着一排健身器材,孩子们很喜欢到那儿玩耍。尽管池塘边安装了石栏杆以及铁链子,但还是会有孩子玩着玩着,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
应月芳21岁嫁到桐塘村,在这46年时间里,他们两口子挽救了不少孩子的生命。“实在记不清救了几个了,近三四年就有六七个,所有加起来有10多个吧。救人是应该的,没有特意去记,加上年纪大了,想不起来具体数字了。”应月芳说,溺水的绝大多数是外地的,“三四岁、五六岁的都有。”
应月芳不会游泳,为了及时快速地营救溺水的孩子,她专门在池塘边摆放了长竹竿、拖把等物。家里不忙的时候,她就会走到池塘边看看,提醒正在池塘边玩耍的孩子注意安全。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阿婆”。
自学急救常识救孩子
救人过程中,少不了急救常识。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应月芳并没有真正学过急救常识,她所运用的都是自己总结的“土办法”。但让她欣慰的是,她还真用自学的急救常识,救了一名孩子。
那是五六年前,一名8岁左右的小男孩溺水。大人发现时,孩子已经掉下去一会了,而且孩子离岸边比较远。不会游泳的应月芳马上叫了村民,一起将孩子抬上了岸。“当时,孩子已经奄奄一息,他的母亲坐在池塘边大哭,以为孩子救不回来了,但我不死心,决定再试一试。”应月芳拨开人群,一边给孩子连续做心肺复苏,一边让孩子的母亲给他做人工呼吸。过了10多分钟,孩子终于有了呼吸,吐了好多水。看到孩子缓过来那一刻,应月芳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些急救常识,有的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教的,有的是看别人抢救时自己默默学的。”应月芳说,在她10来岁的时候,她的弟弟曾溺水,后来被邻居救起,“我见过他们抢救弟弟的方式,就记了下来。”
救人后谢绝酬谢
虽然救了很多孩子,但应月芳夫妇从来不邀功,甚至拒绝家长的酬谢。“救人是我们应该做的,不需要感谢。”这是应月芳夫妇常说的一句话。
10月25日晚上,被救起的小男孩父母就领着孩子,提了刚买的营养品,来到应月芳家。“孩子才两周岁半,如果不是好心阿婆相救,我现在就看不到这么活蹦乱跳的孩子了。”不管两位老人怎么拒绝,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将礼物留下。
孩子的母亲说,她们来自贵州,夫妻俩就在桐塘村附近上班。事发当天,他们将小儿子交给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看管,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儿子就自己跑到了池塘边玩耍。
“这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后要多关注孩子,让孩子远离危险地带。”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父亲吴忠荣一个劲儿地说“永康人真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