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乌镇11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 童晓蕾)超过160万的自闭症儿童分布在全国各地,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专业的诊疗和服务?当发生重大灾难性事件,心理重建服务如何快速深入到偏远地区?当城市发生大规模罢工,而当地缺乏专业的沟通协调专家怎么办?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分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原院长张秀兰提出的问题,直指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在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如何让服务深入到更基层的地方。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服务资源开始出现,但毋庸置疑,这些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而且是在少数大中型城市,但相关的服务需求分散在广大的农村和城市地区。张秀兰说,中国尤其是城乡发展差距很大的地方,如何解决这样的供需矛盾,使整个的经济社会的成果能分享到每一个角落,成为政府和整个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能有什么样的思维给我们有怎样的启示,在这次新的互联网经济变革之中,我们如何能充分的利用这种技术,特别把知识密集型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性做出来?”张秀兰说,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互联网给了她很多启示。
在她看来,我们可以把所谓的很小受众的服务,能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规模的市场,比如住在中小城市甚至农村地区的人想买一个品牌产品,却不足以支撑一个专卖店,可以网上购买,通过物流的递送可以享受同样的消费产品,同时促进整个的物流产业的发展。
“互联网给我们的启示,一是跨时空的资源优化程序,可以很直接地和客户面对面,另外可以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专业力量;另外它的服务可以是短程的,同时由于大数据的发展很多供需之间的对接可以精准地匹配,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实时检索的电子档案,可以随时把这个人观测的过程做起来。”张秀兰告诉记者,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帮助解决公共服务中资源优化、共享的问题。
张秀兰向记者提到了孟加拉国的现状。“那里的农村发展并不好,但当地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都可以用手机解决慢性病管理,只需要懂得简单操作,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日常诊疗。”
她认为,互联网为公共服务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市场,专业技术与互联网的整合,实现个性化供给与服务的对接。但在完善整个市场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很大。
不过,张秀兰也提到,创新服务机制,要把不同人群的市场都非常清楚地描绘出来,同时要建立起供方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化的付费机制。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做的是对特殊群体精准的补贴,服务机制创新要对所有人群,政府补贴需要的人群,这样最终形成一个创新的服务机制。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