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记嘉兴海宁马桥街道先锋村党委书记许文华
先锋村里出先锋 “三改一拆”中小村官展现大智慧
2014年12月24日 17:10:29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
【摘要】 嘉兴海宁马桥街道先锋村的“先锋”书记,在“三改一拆”中带领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敢想敢干,完成上级任务的同时,为村集体谋发展,为村民求福利。

  许文华在拆违现场

  浙江在线海宁12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张冰编辑/王黎婧)走在先锋花苑,许文华向记者介绍起眼前这片空地的未来:施工队即将进场,新建占地3800平米的农贸市场,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能满足8万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实现“三改一拆”给村容村貌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位嘉兴海宁马桥街道先锋村的“先锋”书记,在“三改一拆”中带领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敢想敢干,完成上级任务的同时,为村集体谋发展,为村民求福利。用“小”村官的大智慧,圆满完成拆违任务,赢得民心。

  大胆细心 带领先锋村跻身嘉兴首批“无违建”村

  初见许文华,只看到这位村委会书记个子不高,皮肤黝黑。54岁的他,在海宁市马桥街道先锋村担任了10多年的村委会主任。2013年,浙江在全省开展“三改一拆”行动,建设美丽浙江,推动转型升级。同年,许文华当选村党委书记,开始在新岗位上带领党员干部大展身手。

  “若不是借着省里‘三改一拆’东风,村里很多工作没办法开展,拆违也会遇到更多困难。”许文华说出心里话。先锋村地处海宁市区城郊结合部,利益的诱惑曾让这里遍地都是违建。许文华当选村书记后,拆违的重担落在他身上。

  “他是个急性子,任何事情从不拖拉。”占九妹,先锋村村委会成员,与许文华共事十年,深知许文华的性格。在占九妹眼里,许文华是个有责任心的干部,拆违前期会做大量工作,集中拆违都会在现场督战。

  占九妹提到了张家桥小区的一处违建点。村民萧某把800平米土地租给他人,建成废品收购点。从3月到6月,房东总是以“违建与自己没关系”为由推脱责任,租户每次答应得好好的,但一直没有搬离的动静。许文华做了多次工作,最终将这块“硬骨头”彻底拆除。

  先锋村的先锋花苑小区,608户住户中有235户擅自搭建了彩钢棚等违建。这种违建拆起来容易,建起来更容易。“最快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搭好一个彩钢棚。”许文华说,为了防止此类违建死灰复燃,他把钢棚材料按市场价回收,再把卖废铁的钱补给村民,一方面减少村民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消除“二次违建”的后患。

  胆大、心细,敢想敢干,是当地多位干部、群众给许文华的评价。许文华借“三改一拆”破竹之势,带领全村共同参与“无违建”创建,使先锋村成功跻身嘉兴市首批“无违建”村。

  许文华和群众沟通生活情况

  赢得人心 公平拆违提前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

  拆违,拆在公平,也拆出公平。

  先锋村原有集体违建厂房、市场4处近1万平方米。作为省国土资源厅的行风监督员,许文华深知违建造成的不公平。“比方说,企业通过正常途径审批、租赁土地每亩年租金35万元,但如果违规租赁土地,每亩年租金可能只要3500元。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一样的,但土地成本相差百倍,这对守法的企业显然不公平。”面对这些,许文华召集村委会集体讨论,果断决定集体违建先行拆除。

  村集体的违建拆了,村民对于拆违的反对声小了,但考虑到一些实际需求,部分村民仍然不愿意拆除自家违建。正因如此,今年5月,先锋村拆违拆不动了,许文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绞尽脑汁想办法,既要拆除违建,又要提前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

  村民王小初家的新宅建好,老宅盖成了橡塑厂,属于典型的一户多宅。又因为该橡塑厂在路边,上级要求限期拆除。当许文华找到王小初,王小初告诉他:得先找到地方安置。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许文华带着王小初寻找安置点,把周末也全部搭了进去。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尖山新区找到合适位置,橡塑厂如期搬迁,王小初家的老宅也顺利拆除。

  先锋花苑29户住户,把家门前的几十公分空地围起来,做成了与住宅楼主体相连的封闭空间,每家违建面积大约8平米。住户们认为,这8平米既不影响小区交通,也不影响从容村貌,而且拆掉又可能对房屋主体安全有影响,因此反对拆除违建。

  “许书记听到住户有顾虑,就到杭州请来专业的房屋检测机构,给每家每户检测,确定对房屋主体没有影响后,才动员我们拆除违建。”64岁的吕谦是村民小组组长,“三改一拆”刚开始时,他对此并不看好。但是许文华和党员干部带头拆,树立了威望;帮助村民解除后顾之忧,赢得了民心。村民支持村里的工作,“三改一拆”也自然而然地在先锋村顺利展开。

  不忘初心 为村为民谋福利兑现村书记竞选承诺

  “我竞选村书记的时候提出了三项承诺:三年内新建农贸市场,村集体收入增加250万;把先锋花苑由开放式小区改造成封闭式小区;三年内把小区内生活污水全部治理好。”许文华告诉浙江在线记者。

  先锋村“三改一拆”开展得如火如荼,许文华努力实现三项承诺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他瘦小的身子里不断迸发出大智慧,解决工作中的一个个问题。

  在创无违建的过程中,先锋村拆掉了三个菜场,还有一部分租赁出去的标准厂房,村集体收入从原来的611万元减少到了500万元,离许文华“3年增加250万元”的目标似乎更远了。但他并没有因此放慢拆违的进度,而是从其他地方想办法,借助当前的大形势倒逼村集体主动谋划经济收入可持续增长。

  “原来办公室很大,我带领村干部主动把办公室面积缩小,腾出来的空间租给给政府部门和电商,村里每年可增收35万元;通过节能减排,村里的变压器从原来的两台减少为一台,每月从亏损5万到现在盈利3万;我们提升3.3万平米标准厂房租金,在租金比其他地方低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许文华说,这些事当初都没有做,但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村干部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才想出了这些好法子。

  许文华在任期内准备做的一个大手笔,就是新建农贸市场,不仅是为了解决村民在旧菜场拆除后的生活问题,也是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12月23日,他带记者看了新农贸市场位于先锋花苑五区的选址。“新农贸市场占地3800平米,比以前更规范,而且不会涉及违建。施工队明天就准备进场,预期年收益200万元。”许文华对此信心满满。

  把先锋花苑改造为封闭小区,一方面是处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预防违建。“小区建成封闭式的以后,违建材料不可能在保安眼皮底下运进来,从源头上预防违建现象的产生。”许文华解释,彩钢棚等违建搭建起来太快,如果任由住户搬运搭建材料,违建随时可能会产生。

  当许文华了解到,村民搭建彩钢棚,有的是为了堆放烧饭用的柴火。许文华就提出把无违建创建与村民享受集体经济福利相挂钩,提高村民参与无违建创建的积极性。

  “我统计过,每户每年平均用掉100立方天然气。我们今年对凡是没有违建的农户,年终给予50方天燃气补贴,如果今年做得好,明年考虑村民使用天然气全部由村里买单,全村850户居民可以从中获益。”许文华说,每年花钱不多,但可以有效地推动无违建创建,也有利于村民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而对于小区生活污水治理问题,也在许文华的谋划中。他说,今年仅“五水共治”村里就投入了一百多万元,以后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投入更多资金治理污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责任编辑: 王黎婧

标签: 三改一拆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