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慈善嘉年华”昨温暖开幕 公益组织欢聚杭州热闹“送爱”
2014年12月28日 07:14:11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今日早报记者 李攀

  在慈善嘉年华现场,公益组织为市民提供各种爱心服务。

   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李攀)昨天,杭州的天气不算太好,阴沉沉的,冷风“贴面”,吹得人哆嗦。不过,要是你恰好路过吴山广场,应该会感受到一股冬日里浓浓的暖意。

  昨天,在那里,我们兑现了一个延续13年的“约定”。

  由本报联合省慈善总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慈善嘉年华”温暖开幕,来自全省各地的120家公益组织欢聚吴山广场热闹“送爱”。

  “爱心水饺”热闹出锅

  一小时义卖300份

  今年是浙江现代慈善事业开展20年的“纪念年”,在之前的预告中,我们从省慈善总会得到的消息是,今年的“嘉年华”规模要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大,内容也更丰富。

  事实上,昨天来到现场的慈善组织多达120家,包含了义卖、公益服务、公益项目展示等各种类型,超过千人参与其中,“阵仗”远远超出很多人的预料。

  原本按照行程安排,活动从上午10点开始,不过9点多,超过一半以上的公益组织就在吴山广场上搭好了红色的小帐篷。

  没有人“号召”,这些公益组织主动把活动时间提前,纷纷“开门营业”。

  在义卖区,来自绍兴的“一米阳光”爱心社成了“爱心集市”里最热闹的地方。摊点前摆着两个电磁炉,上面摆着高高的一叠蒸笼,旁边放着酱油、醋等调料。

  “这里面是什么?闻着好香啊。”路过的市民纷纷被这香味“拖住”了脚步。

  爱心社义工们掀开锅盖,原来,里面正在蒸他们独家制作的手工水饺。

  “大家都来吃啊,我们的水饺猪肉芹菜馅,皮薄料足!”爱心社义工边颖樱站在摊点前,高声吆喝。

  小边说,他们今天带来的公益项目叫“一米饺子”,一份饺子有10只,每份义卖价格10元,买下水饺的市民同时还能得到两双精美的冬袜。

  小边说,这个项目源于他们在敬老院、福利院的献爱心经历,“很多老人因为牙口、肠胃不好,对食物非常挑剔,我们经过多次对比后发现,饺子口感软糯易消化,最适合老年人。”

  为此,绍兴“一米阳光”爱心社将“一米饺子”作为义卖项目,得到的资金进入到“爱心基金”,去开发各类公益项目。

  “这次趁着慈善嘉年华,我们把‘一米饺子’带到了活动现场,让市民既能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提早感受过年的感觉,又能传递我们公益创意。”小边说。

  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现场的爱心市民非常“给力”,仅仅“开门营业”一个小时左右,一米阳光爱心社就售出了300份“爱心水饺”。

  这让原本只负责“吆喝”的小边不得不加入到包饺子的队伍中。

  “只要是做慈善,我们就不会感到累。”小边和义工们说,他们唯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馅料、饺子皮不够了怎么办?

  免费理发还剪得好

  阿姨认准了理发师小伙

  从2012年,“慈善年夜饭”升级为“慈善嘉年华”以来,每年的嘉年华活动上,磨剪刀、维修眼镜、免费理发……这些项目总是“红得发紫”,深受市民欢迎。

  今年,同样不例外,“老面孔”们再一次集体亮相,其中就包括连续参加三次“慈善嘉年华”的临安市慈善总会新闻网义工分会的义工。

  为了此次嘉年华,13名义工上午7点多就从临安出发赶赴吴山广场。

  和其他公益组织一样,他们一早“开门迎客”。在不大的两个摊位里,摆着4张白色休闲椅做成简易的理发椅,旁边放着热水壶。摊点前面有两个简易洗发工具,一个蓝色塑料桶连着两个花洒,花洒下面有接水的脸盆。

  义工们把烧好的热水兑成温水后,装入这个塑料桶。有市民来理发时,只需打开保温桶的开关,温水就会从喷头流出,而洗过的水则会顺着脸盆流到水桶中,非常环保。

  这套简易理发设备是由义工“唐昌”设计的,今年47岁的他,自从四五年前“触电”公益以来,不但将公益作为自己的唯一的一份“工作”,还将弟弟也吸引到了公益的队伍中。

  在理发区,记者见到了正在理发的郑阿姨,今年65岁,这是她第二次来参加“慈善嘉年华”。

  郑阿姨说,去年参加活动时就是这里一位义工剪的头发,回去后很多老邻居都觉得她的发型很棒,显得非常精神。

  在那以后,平日里对生活有些挑剔的郑阿姨把临安的那位义工作为自己的“指定发型师”。因此,看到早报上的消息后,昨天一大早,郑阿姨倒了两路公交车,赶到了活动现场。

  听到郑阿姨这么夸自己,义工“小夏”有些不好意思,原本就是理发师的她加入义工不过四年时间。

  “我的理发店开在临安一家医院旁边,平时常常看到住院的老人家因为找不到地方理发干着急。”“小夏”说,每个人都会老,他们的遭遇可能就是我们以后的遭遇。

  所以,“小夏”跟一群志同道合的理发师加入了义工组织,用他们的手艺为公益尽力。

  除了免费理发,这次“慈善嘉年华”上,临安市慈善总会新闻网义工分会的义工还自学了磨剪刀的手艺。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服务更多的人。

  提前感受年味

  一个上午送出200多份春联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还有一个地方特别热闹,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人。来自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浙江创作基地的19名书法家,在现场为市民们免费挥毫泼墨。

  “马蹄踊跃驰千里,羊角扶摇上九霄”,“五羊献瑞人增寿,百鸟鸣春喜盈门”……一幅幅富有美好寓意的对联刚写出,墨迹没干就被市民“一抢而空”。

  除了对联,还有一张张充满祥意的“福”字也深受市民欢迎。

  “我们在来之前,已经提前准备了近百幅对联和福字,可是没过多久就被抢完了。”书法家张超说,中午没到,后来准备的100多张对联纸也全部用光了,大家的热情都很高。

  住在城西的孟大伯赶到吴山广场时,发现已经“邀请”不到对联了。大伯急得专程跑到附近的一家超市,自费买了对联纸,请书法家为他书写。

  “快过年了,拿幅对联回家,也算是提早感受一下年味儿吧。”孟大伯说。

  30多个公益项目

  在“慈善嘉年华”上找到“婆家”

  其实,昨天的“慈善嘉年华”还有一场重头戏。

  那就是由杭州市上城区民政局主办的第二届公益服务项目相亲会,这个相亲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一些公益机构找到合适的“婆家”。

  孟骏是一家学习推广杭州话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今年他想在杭州发行一本学习杭州话的教材,不过由于资金困境,项目迟迟没有实施。

  昨天,在公益服务项目相亲会上,他的项目被一家企业“相中”,愿意投入5万元公益资金,这让孟骏看到了实现项目的希望。

  此外,给父母补办一场婚礼、残疾人艺术引导及社区融入等公益服务项目也都在相亲会上找到了合适的“婆家”。

  截至昨天下午两点,参与相亲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达到了200多家,参与的义工有上百人,其中确认合作的公益服务项目有31个,签约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23家,成交金额53万余元。

  “不要小看这笔钱,对很多公益组织来说,这可以帮助他们继续发展壮大下去,去服务更多的市民。”上城区民政局一位负责人表示。

标签: 公益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