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夜赏唐宋元书画珍品。
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林梢青)新年不过在两三天之后,杭州的天愈发冷了,下午的阳光却格外舒朗而温暖。
许畅裹着毛衣坐在书桌前,赶在阳光里拆王嘉怡寄来的新年礼——一张薄薄的贺卡、一条银色的衍缝裙子和一本台北故宫博物院仇英特展画册。这是身在台北的同学在微信里所说的新年大包裹。
许畅准备好了回礼,一条羊绒围巾,然后,也是一本画册——浙江省博物馆唐宋元书画展,限量版精装,她从展览现场“抢”来的。这个一年最爱的展览里,她遇见了南宋马麟的《荷香消夏图》,距今800年上下,如今想念时,只能翻开画册再见了。
这一年,许畅每个月都要看几场大展,有时在西湖这头,有时是西湖那头。如今想来,最惦记的,起码有三个,除了浙江省博物馆的“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展”,还有浙江美术馆的“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和“西泠峰骨——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七任社长作品展”。
文博专业的许畅在上海读书时,大大小小的展览几乎都不错过,但杭州工作半年后,她才第一次见识了令观众“疯狂”的展览。
3月的一个周末,浙江美术馆的敦煌艺术展临近闭展,南山路排起的长龙几乎要拐到长桥公园上了。许畅跑到对面一看,眼前,浙江美术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莫高窟”。
很不巧,许畅遇到了人流量最大的一天,这一天,浙江美术馆的参观人数达到了两万。第二天报纸上刊登的那位在门口伸手往前冲的老爷爷,当时就离她不远。
那一天,好多人排队在莫高窟158窟(复制品)那个标志性的卧佛前留影。许畅悄悄上前细细打量了卧佛,尽管,它比原版还是要小一点,但这也足够让她惊叹。还有那些神秘的复制洞窟,每个都要耗费10多个艺术家4至5年的心血。
大概谁也没想到的是,看完,许多人对敦煌更心心念念了,包括许畅自己。
4月,作为南宋古都临安的杭州,迎来了一场与自身记忆息息相关的重磅大展。对,就是西湖文化广场浙博武林馆区的“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展”,36件(组)唐宋元国宝级珍品,件件堪称中国艺术史上地位独特的珍宝。这其中,南宋珍品占据半壁江山,共19件。
这次许畅有了经验,刚刚开幕就跑去现场,盼着不要再向敦煌那样赶上拥挤的末班车,没想到,这一次展厅一天也没有闲下来。
接下来的几个周末,每周她都去排一次队。她最爱的马麟《荷香消夏图》,也曾是清康熙帝师高士奇的钟爱之物,画上清垂柳拂岸,柳翠欲滴,六只小燕子,栖息树颠,碧波桥上,四人散步。远方烟霭触摸,山峦树木,隐约可见……
想当年,高士奇赋闲的日子里,每每打开画卷,他望着其中的西湖景致,便会忆起儿时在湖上纳凉的往事。
而许畅的同事陈然,则最爱另一件重量级展品,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卷》,10年里它只出过辽博库房3次。对这件国宝来说,这是一次“省亲”之旅——1122年的开封,40岁的宋徽宗赵佶在11米长的描金云龙底纹白麻纸上,写下这件狂草。4年后北宋亡国。宋徽宗被金人掳去,诗文画作随着儿子赵构迁到了杭州。从此,这幅手卷随着朝代更迭辗转,在近千年历史里游走了大半个中国。
历史的风荷与笔墨,停驻于纸卷,一步之遥,便是千年光阴。
赶在元旦前,许畅寄出了画册,直到这一刻,她依然为这一年的相遇充满了幸福感,画上的人们,他们所曾见到的湖光山色,而今犹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