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伯单车环游青海湖 图片由潘大伯提供
昨天10:52,林先生来电:临安有一个老年自行车长跑队,已经坚持28年了,年龄最大的已经86岁了,又骑自行车又长跑的。有六位老人,曾一天骑车192公里,不简单!比开车还厉害了。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对我们中老年人来说是个鼓舞。
记者董吕平核实报道:给我们打电话的林先生是临安人,他从朋友口中听说了临安老年自行车队的故事,觉得很励志,于是马上向快报推荐,尤其是那位队长潘喜炎。
潘喜炎86岁,杭州人,现住临安,退休前是高级经济师。潘大伯不抽烟不喝酒,爱好长跑和骑行,所以身子很硬朗。
1951年,年轻的潘喜炎分配到临安某银行,因为要经常到乡村调研,山路较多,只能步行,穿破了十来双塑料鞋后,在1970年前后有了自己第一双回力鞋。那时条件差,一双回力鞋能引来很多女孩子羡慕的眼光,也让他在那段困难时期越走越踏实,越来越自信……
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临安县城成立了长跑协会。说是长跑协会,实际项目很多,有游泳队,篮球队、登山队等,潘喜炎报了长跑队,也报了骑行队。
1990年,为庆祝北京亚运会举行,协会组织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活动,40多人从临安慢跑去富阳,全程61公里。潘大伯回忆,那天他早上5点多开始跑,跑到富阳已经快12点……
1992年,杭州地区举行老年运动会,那时60多岁的潘大伯参加了7000米长跑,参赛选手五六百人,潘大伯略带遗憾地说,那是他长跑生涯以来,离奖牌最近的一次:拿了第四名。
退休后,潘大伯一直坚持跑步。从2008年开始,他连续6年都参加了杭州国际马拉松,从半马跑到现在的小马,每次都坚持跑完。潘大伯打算今年继续参加。“到时候还得问问这把老骨头听不听话。”他开玩笑道。
潘大伯另外一大爱好,就是骑车了。他退休后每天早上六点左右,都会在家附近公园或者小区里骑自行车,退休近三十年,几乎一天不落。
潘大伯有四辆自行车,最新的是辆捷安特,儿子给他买的,花了一万多,骑行装备方面,头盔花了600多块,骑行服也有好几套,另外一辆自行车也是捷安特,花了7000多块,而他年轻时入手的两辆自行车,跟着他走过了很多路,虽然已经年久失修,但他没舍得扔掉,都放在自家的院子里。
潘大伯说,基本上每个月,骑行队都会组织骑行,这些年下来,临安只要有公路的地方,山山水水他们几乎都骑遍了。
有一次在临安汪家坞,那边有座海拔700米的山,当时队员们想抄近道,于是背着自行车直接走山路翻山,将近走了一个小时,下山后,住在山脚下的村民,看着他们,一脸惊奇。说你们怎么背着自行车爬山啊?感觉是从天上降下来的!
潘大伯对两次长距离骑行印象尤其深刻。
一次是2011年,这是他第一次骑车远行。他和协会骑行队的其他五人,从临安出发去舟山游玩。六人当中,有两位是女将,一个40多岁,一个50多岁,男同志都在60岁以上,潘大伯最年长。他们先从临安骑行到海宁,第二天再骑到上海的芦潮港,乘渡船到舟山嵊泗,离开嵊泗后,他们乘渡船回到宁波北仑,再骑行到绍兴。
从北仑到绍兴途中,一行人迷了路,晚上视线不好,加上山路较多,他们绕了很大一圈,直到当晚近10点才到绍兴,这天他们共骑行192公里,是他单天骑行最长的一次。
2013年,潘大伯一行七人,又乘坐大巴从临安到青海西宁,然后骑车环绕青海湖绕了一圈,共花了4天,约500公里。此行是对潘大伯考验最大的一次骑行经历——到西宁后,他们没来得及适应高原反应,就马上骑行去了青海湖,这里海拔有3300米,气温非常低,而且风雨交加,带的衣物也不够,骑行队一个60多岁的大伯,当时就流鼻血不止,好在找了当地医生检查无大碍,最后没有掉队。
“老年人身体状况确实比不了年轻人,但年纪大了,子女又不在身边,我们就想着趁着剩余的日子,出去走走看看。当然了,长途跑步或骑行,肯定要量力而行!”潘大伯说。(都市快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