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月20日讯 产业集聚区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2010年,我省规划并启动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去年底,《浙江省产业集聚区提升发展方案》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如何建设好产业集聚区,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次省政协会议上,民进省委会提交的《关于新常态下提升我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几点建议》,由于提交的时间较早,被大会提案组编为第一号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
“去年6月起,民进省委会把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确定为年度参政议政调研课题,民进界别政协委员积极参与调研。”今天下午,参与调研的省政协常委、民进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穆建平向记者介绍有关情况。
委员们发现,经过3年多建设,我省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拿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据统计,截至2013年,集聚区重点规划区投产企业达3315家,比上年增加536家;产业增加值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工业总产值4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为我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委员们也十分关注我省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过大、开发任务难以完成,建设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少等问题。
委员们思谋“良方”。去年12月,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一条条具体可行的建议出炉:要注重产业地产投资和地方债务风险,避免只讲投资,不讲效益;注重把握好产业准入门槛,引领集聚区向集群化、科技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注重招商引资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坚决杜绝企业低价圈地、圈而不用、用而不产。同时,还要注重产城协调与配套服务跟进,注重依托主城区,加强与城市中心和中心城市的交通衔接,支撑集聚区提升发展。
“这份提案凝聚了民进界别政协委员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能够得到大会重视,我们很振奋。”穆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