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5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李攀)“如果这件事做好了,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昨天,在人大台州代表团驻地,省人大代表、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吕义聪一字一顿地说。
他口中的好事,指的是借助大数据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居民DNA采集数据库,来应对拐卖儿童妇女、追捕逃犯等刑事案件,以及搜寻失踪人口等。
本届两会上,他将这个想法编写成建议案,与其他12位代表共同联名提交至人大。
说起提出这个建议的初衷,吕义聪特别提到了不久前发生在台州黄岩的一起儿童失踪案。
去年12月3日,在黄岩区下洋村,一名4岁男童在家门口突然失踪。
在孩子失踪的50多天里,这个家庭的生活彻底被打乱。父母远赴福州、金华等地,贴出5000多张寻人启事,愿倾尽家产,悬赏20万征集线索。
就在几天前,孩子的父母收到网友消息,说在河南发现一个孩子很像他们的儿子。
两天前,孩子父母远赴河南郑州寻子,然而希望还是破灭了。
即使是这样,这对夫妻不言放弃,他们打算一辈子找下去。
很多人说这对夫妇的遭遇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电影《亲爱的》,事实上,这部电影也正是依据类似真实故事改编的。
“在以前,看到这样的遭遇,我可能未必有很深的感触,但直到自己做了父亲,才知道孩子在心中的地位。”吕义聪说,他的女儿刚刚9个月大。
在他看来,拐卖妇女儿童等案件,后果不仅仅是对一个个家庭的打击,更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吕义聪认为应该借助当下非常流行的大数据,加快建立一个遍布全省的居民DNA采集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建成后,不仅仅可以应对拐卖儿童妇女、追捕逃犯等刑事案件,还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搜寻因精神疾病等原因而失踪的人口。
记者了解到,2009年以来,公安部启用了“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和“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
这虽然对破获婴幼儿拐卖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DNA信息通常是在儿童失踪后,才对家人进行采集的,这还无法有力防范婴幼儿拐卖案件的发生。
“与其事后弥补,不如把工作做在前面,如果暂时无法全面铺开,不如先把弱势群体保护起来。”吕义聪说。
据他了解,其实在以往全国两会上,已经有代表委员提出过类似的建议。
但建DNA数据库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经费问题,个别地区人口众多、流动人口情况复杂问题等。
因此,吕义聪在建议里说,若受限于短期内的现实客观条件,无法实现全省居民100%的DNA数据采集和录入,建议在常住人口中,先对儿童、老人、精神或智力异常的特殊人群进行DNA数据采集和录入,做到弱势人群优受到保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逐步完善数据库,推广到每一位居民。
“浙江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应该有能力也有条件把这项工作做好。”吕义聪说。
吕义聪提交的这份建议,得到了代表团12位代表的一致认可。
当然也有代表提出了一些担忧,DNA数据采集会不会泄露居民隐私?
台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志君是列席代表,虽然没有办法联名提交建议,但她真心想为这项建议“点赞”。“我认为建立DNA数据库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及时准确地确认被强迫乞讨儿童、流浪人员、智障人士和迷路老人等人员的真实身份,方便快速送其返家,更重要的是可以破解司法部门侦查上的难题,打击和震慑犯罪行为,节约大量办案成本。”陈志君说。
她说,如果建立DNA数据库,则应将其上升到一定的安全高度,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其使用条件,严禁数据外泄,加强监管,保护公民信息安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