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长长的100岁和20分钟的送别
浙大数学系白正国教授逝世。昨天追悼会上,来了三位中科院院士
当年竺可桢校长亲自聘请的浙大教授从此不再,但数学精神不灭
2015年02月03日 07:02:23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徐洁 见习记者张冰清

  白正国(左一)与苏步青夫妇在一起

   浙江在线02月03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徐洁 见习记者张冰清)1月27日凌晨,浙江大学数学系白正国教授在杭州的家中逝世,享年100虚岁。此后,竺可桢校长聘请的浙大教授,再无一人。

  昨天一早,白正国的追悼会在杭州殡仪馆举行。追悼会办得很低调,来了60多人。但其中不乏数学界的大腕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洪家兴和张伟平都来到了现场。除此之外,白正国的亲友、弟子,那些同在浙大任教的中青年老师也来了。

  白正国教授一生,培养了7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中大部分都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为各大院校乃至国内外数学专业的佼佼者,他为人谦虚低调,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曾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学生、谷超豪的老师。浙大数学系教授蔡天新在朋友圈感慨:“长长的100岁,只送了20分钟。”

  沈一兵(浙大数学系教授)

  95岁大寿那年

  数学界的大腕儿都来了

  浙大数学系教授沈一兵是白正国先生的大弟子——1962年,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开始正规培养3年制研究生,沈一兵是白正国带的第一届研究生。

  先是恩师,后又一起共事,沈一兵与白老深交多年。

  白先生去世的上一个礼拜,沈一兵还去家里看望过他,白先生的精神还不错,“一年前,他的耳朵不太好了,但能说。我们去看他,想说什么就写给他看。我们写,他说。”

  所以白老一直坚持住在家里,不去医院。今年元旦前夕,沈一兵去拜年,他清楚记得白老跟他说的话:“我老了,没有病,很好。”

  “先生走得很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沈一兵告诉记者。

  在沈一兵看来,白先生同现代中国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治学、教学都非常严谨。他考上研究生的60年代,正值文革后国家百废待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白先生一口气写了5篇论文,“数学论文不像其它学科,一年能写一篇就很不错了,那时候白先生也开始转向黎曼几何(德国数学家G.F.B.黎曼19世纪中期提出的几何学理论)的研究,于他而言是新的挑战。”

  先生不仅自己勤于研究,对学生更是倾囊而出,“我们的论文,从前期准备,到开题,他都认真指点,写完后,还逐字逐句帮我们修改。但先生坚决不让我们在论文上加署他的名字,有的同学加上去,他都会划掉。”

  5年前,白正国先生95岁大寿,浙大给他办了一个生日会,很多数学界的故友、弟子都来了。

  沈一兵说,那时候白老精神非常好,还在会上发了言:“最近几年没有做研究,我落伍了,感觉很惭愧。”

  这句话,让沈一兵和其他弟子都很感动,“一位老数学家,这时候还心系研究,还如此谦卑,更让我们敬重。”

  盛为民(浙大数学系教授)

  当年的读书报告会

  数学大牛们现在还后怕

  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盛为民是白正国先生的第四位博士研究生,回想起恩师,他最先想到的就是严格的读书报告会。

  白先生的读书报告会一周两次,一次是硕士生的,一次是博士生的。每次报告会,两个学生分别上台讲一个小时,可以讨论一本书,也可以探讨某篇学术论文。

  这其实是浙大数学系的一大传统,源于数学家苏步青和陈建功创立的数学讨论班。1931年,两位教授在高年级学生和助教中举办数学讨论班,那时称为“数学研究”,目的是提高他们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让盛为民犯怵的是,白先生会在报告过程中冷不丁地提问,万一答不上来,白先生没准儿会动怒。他记得当年一个师哥在报告会上表现不佳,白先生一言不发,甩袖而去,留下面面相觑的几名研究生。

  “哪怕你讲得很好,他也会插句话或提个问,这样是为了强调某个知识点,让学生印象深刻一些。”

  有别于其他读书报告会,白先生定了一项特殊的规定,那就是旁听生不准参加报告会。逻辑很简单,旁听生只听别人的报告,自己不做报告,这样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自然也就不会努力。

  的确,很多学生正是在这种压力下迅速成长的。

  白先生的另一位弟子傅吉祥,1992年考上杭州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就是当年那个战战兢兢做报告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了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的教授。

  他至今还记得,报告会设在3楼走廊末尾右边第一个教室。当时已经77岁的白先生每次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学生的报告。“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他都不会轻易放过,要想在他面前打马虎眼,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白婉静(白先生女儿)

  父亲生活的点滴

  都体现了数学思维

  白先生的女儿白婉静把父亲平日的生活概括为“规律”二字,规律作息,规律饮食,几十年如一日。

  白婉静回忆说,父亲每天早上6点起床,然后看书读报,中午打个盹儿,睡前一定会洗个澡。“80岁之前,是一天洗热水澡,一天洗冷水澡。80岁以后,医生建议不要洗冷水澡,他才改洗热水澡。”

  连锻炼身体也是极有规律。80多岁还骑自行车,“这个全校都知道的,当时杭大80多岁还骑车的只有两人,他是其中一个。”90多岁骑不动了,就改为走路,每天绕小区走好几个小时。再到后来,腿脚实在不便了,他每天还是在固定的时间,在家踱踱步,到阳台晒太阳。

  也许是他脑袋里的数学思维太过强大,以至于不小心应用到了整理衣物上。白婉静说父亲箱子里的东西都归类得很好,整整齐齐,有条不紊。“他自理能力很强,生活起居完全不用子女插手。”

  白先生生活里推崇朴素,子女回忆说,有一年他们曾买了一套西服作为生日礼物送他,但他只在家试穿过一次,后来再也没有穿出去过。

  

  他这么牛,你知道吗

  白正国,1916年12月17日出生于温州平阳,是原杭州大学数学系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导,在射影微分几何的曲面论方面有着独创性探索,是温籍数学家群体中成就卓然的一位,他与谷超豪同属苏步青的学生,同时白正国还是谷超豪的老师。

  白正国教书育人的几十年间,培养了7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中大部分都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为各大院校乃至国内外数学专业的佼佼者。

  抗战爆发,数学系随浙大西迁,期间,白正国一直跟着苏步青做研究。1943年,他被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聘为研究助教。所谓研究助教,就是不用教书,集中精力搞好科学研究。

  这在当时可是“特例”,那时内迁在昆明的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起来的西南联合大学设有“研究助教”一职,竺校长就借鉴了那个方式,在浙大,他是唯一的一例。

  抗战结束后,苏步青被派去台湾接管台湾大学时,他就担当起苏步青当时所授的两门主要课程“微分几何”和“坐标几何”的教学。

  1946年,浙江大学迁回杭州,苏步青自己讲授研究生的高等微分几何课和主持“讨论班”甲、乙等课程,那两门课仍由白正国讲授,直至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为止。

  这期间听过白正国课的学生,有中科院院士谷超豪与王元,美籍数学家杨忠道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董光昌和郭竹瑞等。

  在他80岁生日的时候,中科院院士谷超豪在贺信中写道:“您和同事们一起奋斗了40多年,在杭州大学建设了一个高水平的数学系,成为我国数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这是您的重要贡献……”

标签: 教授 责任编辑: 沈继平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