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凤飞巷7号楼的石理奎(右五)一家和邻居姜志英(右三)一块吃年夜饭。
浙江在线02月19日讯 “过完年,大家都搬走了,这最后一个春节,我们一定要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地过啊!”
昨天下午5点,金华市二七新村凤飞巷7号楼2单元202室,石理奎一家的年夜饭已经开席。石理奎的老伴在厨房里已经忙了大半天,没顾上解开围裙,又说要给住在1单元的一位老邻居送个菜去。
老石退休前在原金华金属材料公司工作,这套只有两个房间的房子是单位的房改房,住了30年。昨天是他们一家人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除夕。
年夜饭
“友情客串”出席老石家年夜饭的,还有他们邀请来的住在301室的姜志英,姜大姐也是这个楼道的楼道长。
“今天这个年夜饭,吃的时间要比往年长了,因为大家互相都要客串一下,明年大家就不在一起吃年夜饭了。”说到这里,姜大姐顿了顿,有些激动。
去年8月,金华市婺城区政府公布了二七区块旧城改造房屋征收范围图,今年1月1日,二七区块开始组织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截至春节前一周,二七区块旧城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已累计完成4661户的征收补偿协议签订。
姜志英和7号楼的老邻居们都已完成征收签约。
搬家
二七新村曾是金华最繁华的地段,是很多外地人坐火车来到金华的第一站,但再辉煌的过去也经不住时光的消磨。过年前的这段时间,二七新村散布着离别的不舍。
几天前的婺江西路356号2单元203室,挂在墙上的两张家庭合影,把73岁徐杰带回了30年前,当年的他一身公安制服穿戴,非常帅气,边上是扎着辫子的妻子和两个戴着五角星帽子的年幼儿子。
73岁的徐杰是浙江通济运输公司的退休员工,在二七区块住了32年。“想想还真有些舍不得,可是不搬不行啊,金华城市中心不能再这么破破烂烂了,这里改造好,城市的面貌就不一样了。”徐杰所在区块内共有300多户人家,他是第一个评估,第一个签约的被征收人。
按照政府新的征迁政策,徐杰领到了79万元的补偿款,他再掏了4万元积蓄,在江南买到了108平方米的大房子。
除了老照片,徐杰把用了40多年的高低柜和楠木箱也带到了新房子,“这些东西跟着我大半辈子了,很耐用,不能丢了。”
穿过黑漆漆的楼道,合上锈迹斑斑的铁皮门,婺江西路356号老邻居们都已各自搬离。
新生活
当然,除了不舍,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期盼。
“73岁还能住上属于自己的新房,想都想不到啊。以后我们一家人生活更方便了。”昨晚,徐杰一家9口人围坐在新房餐厅的大圆桌前吃年夜饭,很是开心,老人说自己现在的幸福指数是100%。
徐杰原来的老楼房只有60平方米,房屋破旧,过道狭窄,终日晒不到太阳,卫生间也在房间外头。
新小区带电梯,上下楼可方便多了,新房子面积比老房子大了将近一倍,通透、明亮,而且客厅和餐厅很大,连83岁老岳母的房间都准备好了。
“我们家大儿子的房子跟我们只有200米路,小儿子的公司也就在楼下,小孙女的幼儿园也很近,一大家子以后都住在一起了。”徐杰的老伴刘月英说。
侄儿住在兰溪诸葛乡下,老徐打通了手机:“志松,叔叔住新房了,正月里带孩子来金华玩啊。”房子大了,招待亲戚也更方便了。
老邻居
新家是搬了,但老邻居的情谊并没有散,徐杰早就给老邻居们一一打过电话,告诉他们自己新家的地址,还约定正月里要一起去郊外钓鱼。
石理奎的新房买在金华江南的老理工学院地块;姜志英的新家则安在同在江北的人民东路上。风飞巷的老邻居们都说,虽然以后不再做邻居,但还是要尽量走动起来,像亲戚一样。前几天,风飞巷的老邻居们还拍了张全家福,作为曾经那些美好回忆的见证。
76岁的忻明良是一位老铁路,生活在二七新村快50年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现在,要搬走了,老忻也不甘寂寞,约上了几个老邻居,一块去新小区买房。“大家以后还是住在一起,踏实、安心,有照应。”
新闻背景
二七新村
位于金华市婺城区,名字起源于1923年的铁路二七大罢工。是金华城市核心区中危旧房最为集中、基础设施薄弱、治安和消防隐患突出的区域,自去年下半年启动的二七区块旧城改造是迄今为止金华历史上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涉及6033户、17261人,征收房屋建筑面积约62.74万平方米,被浙江省省长李强称为“浙江省棚户区改造规模最大的区块。”
按照计划,2015年6月,二七区块的老房子要开始拆除,旧城改造正式进入新建设阶段。金华将把二七区块打造成金华城市滨水核心区和旧城改造示范区,主要承担商业和居住功能,同时将充分保留老金华记忆,建立兼具历史人文气息和城市特质的铁路遗址公园。(都市快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