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4日讯 今年72岁的朱兆荣是南太湖高新区幻溇村里制作马灯的高手,前不久,他又带着几位老搭档制作起马灯来。该村的金溇马灯文化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一般都是在元宵节时在村里表演。“今年还得让村里热闹一下,让村里人开心开心。”朱兆荣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用竹篾扎出一个马头。
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金溇马灯就由于各种原因在幻溇暂时停止公开表演。直到2004年,在朱兆荣等几位村民的努力下,金溇马灯的表演才得以重见天日。“刚刚恢复演出的时候,我们也用买来的马灯表演,但现在还是回到了过去那样,手工制作。要的就是这份感觉啊。”朱兆荣如是说。“老式的马灯我20多岁时看见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如今我已经70多岁了,还能看看新式马灯。将来,我们这些老人家都不在了,这些马灯也不知道会不会传下去。”金师傅也是村里提倡恢复金溇马灯的村民之一。虽然他对马灯文化的前景有点担心,但他还是坚持在为马灯的“继续奔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老朱手艺好,我跟他一起做灯。”
据了解,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金溇马灯文化,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分别有着旧、新两个样式。以前的金溇马灯与外地的马灯基本相似,只是简单的马匹、灯笼,配上锣鼓。马灯制作简单,表演形式只是伴随着锣鼓声在村里行走,骑马的演员没有明确角色,没有生动的表演和队形变化。
而经过村里几位老人的改良后,金溇马灯迈出了现代舞步。“现在的金溇马灯主要由马、灯、彩旗和锣鼓队四部分组成,有100多人表演呢。”朱兆荣说,马灯数量上虽然仍是12匹不同颜色的马,但在表演形式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每个人物有了更加鲜明的个性和装扮,场地演出有了各种走法和阵法,锣鼓演奏也有了特色。”这也让金溇马灯形成了不同于其它地方马灯的特色。
说起村里重新兴起的马灯文化,该村党支部书记叶建华很是感动。“当时村里要重新恢复马灯,大家都主动捐钱, 10元、 20元的有, 1000元、2000元的也有。”叶建华说,后来村里还有人一下子捐了1万元,购置现成的道具马让团队演出,不过村里的几位老人还是决定要亲手制作马灯,并且教小辈如何做,“大家不想让这门生在幻溇的文化失传啊。”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现在村里的农民马灯队里,有不少“80后”甚至“90后”的村民加入。虽然一开始,这些年轻人只想着好玩,可几场全村巡回表演后,他们的想法发生了变化。“真的是喜欢,穿戴上这些老人做的竹马,有种穿越感,但更让我自豪的是,我们没有让跑了百年的马灯停下来。”一位“80后”马灯队员说。
更值得高兴的是,前不久,一项文化工程提上了幻溇村的日程:该村将建设一座文化礼堂,并计划将金溇马灯也请进陈列馆,将其由来、典故、制作过程一一道来,用村里的文化地标留住这份民间记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