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5全国两会 > 最新消息 正文
什么是经济新常态? 全面改革怎么“改”?
发布时间:2015-03-09 08:58:17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Can not find mark:diantou!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不少热词。

  究竟什么是经济新常态?简单说,就是经济增速放缓,从追求增速转变为追求质量。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尽管GDP增速放缓,但绝对增长量在上涨,现在GDP每上升1%,对应的绝对量为5000亿元到6000亿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常态背后的矛盾突显。只有全面改革,才能引领新常态。

  昨天,本报特别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和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经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一起来解析宏观经济大趋势,为政府在新时代更好地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谈经济新常态:

  今明两年是转型最艰难的两年

  刘世锦:“新常态”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增长速度变化,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了中高速增长。

  这是规律使然。现在,消费比重超过投资,服务业比重超过工业。外贸出口很难像过去那样有20%以上的增长,以后的增长率可能就在5%-10%。

  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就是经济增长动力的变化。最后和它相适应的,是整个体制改革相应地转型。

  2015年、2016年是转型过程中最艰难的两年,现在仍处中高速增长的探底过程中。等这个坎过去,均衡点找到以后,我估计最少有5年或10年,能保持一个中高速增长的态势。到2020年,我们一系列发展的目标可以如期实现。

  贾康:新常态,简单来说,首先是“新”的特征非常明显,原来两位数的增长无法延续,必须转为中高速;“常”就是速度往下走,怎样趋稳,对接到一个尽可能长时间的中高速增长平台上。

  经济增长速度下台阶的过程中,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就必须实现结构优化,处理资源环境、分配关系、财产配置等种种矛盾突显的方面,全面改革则是关键一招。

  谈新常态下的全面改革:

  最根本的挑战是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刘世锦:改革任务列了300多项,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从政府本身来说,就是怎么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怎么由过去的“强政府”转化为一个“巧政府”。

  贾康:现在全面改革的特征是,在改革深水区,光强调突破口和靠局部改革,不可能取得进展。

  我认为,全面改革中最根本性的挑战,是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怎样克服既得利益的强大阻力和障碍。肉吃完了,剩下都是骨头。啃硬骨头是非常艰难的事,但别无选择。

  全面改革需要什么关键配套?从经济改革重点切入后,行政、司法、政治、社会一道打通,同时必须以全面的法制化来对应全面改革,实质性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其实,中央的“四个全面”已非常清晰地形成了一个顶层规划。

  谈经济速度与改革:

  不出台多元化官员考核体系,就会劣币驱逐良币

  贾康:整个经济大势进入中高速增长以后,政绩考核体系不能再留于空谈。必须出台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多种目标来做科学考评,这样经济增长速度与改革关系的良好处理才能落到实处。

  各个地区的增速不可能齐头并进,要允许有些地方高些,有些地方相对低些。这个考评的关键是尽可能地符合客观规律,不能再陷入GDP崇拜。

  同时,还需要一个监督机制。否则,为官不为,很容易陷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改革的事如果表表态就行,实际可以不做。谁愿意去啃这个硬骨头?

  如果都是这样,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无作为混乌纱帽的官员,会驱逐那些有作为、敢承担风险的官员。

  谈国企改革:

  淡化标签,追求最大包容性增长

  贾康:我个人认为,中国国有企业,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过度垄断。

  比如,金融系统。很多人不承认存在垄断,说有这么多家银行就是在竞争啊。但城区的居民所享受到的金融服务,都还明显处于短缺状态,说明有某种过度垄断的因素抑制。

  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还必须发展大量的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这些实际上都是要解决国有控股大银行过度垄断的问题。

  现在确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其实就是淡化谁进谁退的贴标签,追求最大包容性增长。

标签:经济|新常态|改革编辑:石潇俊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