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刘子瑜 编辑/胡芸 3月26日发自浙江杭州
今日上午,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浙江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任职决定,吴朝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从新中国第一批大学保送生到拒绝更改国籍,从中学学霸到最年轻的中国九所顶尖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新掌门吴朝晖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
77岁的叶正文,原温州中学政治教师、副校长,当年一手为吴朝晖办理保送手续,他有着说不尽的“吴朝晖中学故事”。“喜欢数学、做人谦虚、不忘母校”是叶正文对这个年轻“大校长”的标签描述。
新中国的第一批大学保送生
“吴朝晖不仅仅是我的学生,他去浙江大学的保送材料也是我一手经办的”,叶正文这样告诉浙江在线记者。
吴朝晖1966年出生在温州,1984年从温州中学毕业。
今天的叶正文有些激动,在电话那头,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做校长了,国内一流大学的校长,那了不起。”他说,吴朝晖给温州人、给温州中学“增了光”,“我记得保送他的时候,国内在这之前还没有保送这个说法。”
据吴朝晖的简历显示,1984年9月至1988年6月,吴朝晖在浙江大学混合班、计算机软件专业学习,当年的混合班就是现在的浙大竺可桢学院的前身。
在1985年,当时的国家教委才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正式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工作,“严格的来说,吴朝晖是咱们国家最早的一批保送大学生。”叶正文说。
因为是国内最早一批大学保送生,吴朝晖的年龄也颇受外界关注。在国内九所顶尖大学里,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在内,吴朝晖是最年轻的校长,还不到50岁。
数学拔尖的“优等学生”
和叶正文聊起吴朝晖的“计算机专业”时,他说:“他学这个,有底子,他数学成绩很好。”
“虽然我是他的政治老师,但是老师们在办公室里提起谁成绩好,谁的数学好,那肯定是他。”叶正文回忆,当时保送吴朝晖进入浙江大学的时候,学校还开了一次会。
“因为以前没有保送,所以我们这个会开地很严,老师们都要统一投票,我记得是一次性通过、一致同意的。”
叶正文说,高中时的吴朝晖已经显现出“独当一面”的特性,在多次数学竞赛中都获得好名次。“那时候省里、市里都有竞赛,吴朝晖去参加,都是拿名次回来的,当时老师们都引以为豪。”
2002年,温州启动了“数学家摇篮”工程,吴朝晖担任顾问。
在叶正文眼里,吴朝晖是个特别谦虚的学生,“不管是表扬他,还是后来他被报送进浙江大学,他都很谦虚,无论是和老师还是学生。”
关心母校关心儿童的“大校长”
叶正文记不清吴朝晖最后一次回温州中学具体是什么时候,但在他的记忆里,吴朝晖是一个喜欢回母校看恩师的“大校长”。
“时间我记不清了,但是上次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浙江大学的副校长。”叶正文说,吴朝晖回母校,总会去看看以往的老师,“我今年77岁了,他也会来看我,我心里特别很开心。”
吴朝晖还特别关心儿童教育。 2003年的时候,他听朋友说起了关于山西吕梁境内一个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那些孩子们几乎没有像样的教室,每人每学年的学杂费是100元左右,但仍有很多孩子上不了学。”
当时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工委主任的他,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学会的其他几个朋友,他们20多个人一合计,就自发捐出了7万元左右,在那边建了所希望小学。
2006年的暑假,吴朝晖和朋友们还到那边为那些孩子和老师们做了一些培训工作,并捐赠了一批电脑。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差真的太大了,在这些经济落后的地方,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拒绝改他国国籍的中国科学家
1991年,吴朝晖公派赴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此前,有媒体报道了吴朝晖在德国期间的“爱国举动”。在德期间,吴朝晖应邀出席维也纳欧洲人工智能联合大会,一位德国专家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吴先生,把出席者国籍改成德国吧,我们给你出钱。”
吴朝晖什么也没说,只是将自己微薄的津贴换了回去维也纳的路费,在代表欧洲人工智能研究最高水平的联合大会上,宣读自己的论文,赢得全球数百名专家的掌声。
学成归国后,吴朝晖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系任教至今,主要从事智能技术、软件平台技术与实时嵌入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曾任“十五”863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十一五”863信息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现代服务业支撑计划专家组副组长等,致力于计算机软件研究并成绩卓著。曾先后获得2004年度、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次等奖项。
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吴朝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凭借“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