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行进浙江 精彩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温岭一男子徒手握电线不怕电 专家教授无法解释
2015年04月01日 06:41:08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陈栋

   浙江在线04月0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陈栋)触电不是闹着玩的,搞不好会有生命危险。不过台州温岭泽国镇有一名中年男子却自称,日常家用的220伏电压根本不能伤他分毫。

  这真的是一种特异功能吗?钱江晚报记者昨天联系了这名专职消防员江再德,一探究竟。

  记者现场目击“绝技”

  手握电线两极,电灯亮了

  江再德是泽国专职消防队的一名专职消防员,个子不高,消瘦,但整个人看上去很有精神。见面时,他摸着秃顶的头,乐呵呵地说,“你看我头发都掉光了?我今年47岁啦!”

  在当地,江再德是名人,人送绰号“电不死”。

  “我们老江可神奇了,电线接到他身上完全没事,换成一般人,早见阎王了。”有记者来采访,同事小刘比江再德本人还兴奋,“上回,他把全身淋湿了再通电,照样没事儿。”

  记者一脸的不信,老江决定“表演”一回——这样向外人演示“绝技”,他已经不知做过多少回。

  只见他从楼上拿下一堆道具,有电吹风、灯泡、电压表等。

  首先,他拿插头插进插座通上电,插头的另一端,是两根裸露的铜丝。江再德弯腰去拿,记者吓得不敢看,还未闭眼,他已经淡定地一手拿起一根铜丝,仍然一脸笑容。

  难道没插电?老江拿起电吹风,随后用捏住电线的手指头分别去碰电吹风插头上的两片插片,电吹风马上“呼呼”地转了起来。

  随后,他又拿出灯泡,两只手各捏一根连接灯泡的电线,灯泡立即亮了。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在电源上做手脚,老江还用电压表现场测试了插座上的电压,电压表显示为217V。

  “都说水导电,有人说我要是碰到水,肯定也会触电,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说着,江再德弄了些水,把自己的手脚弄湿,再去抓电线,一样地泰然自若。随后,他还倒了一杯凉白开,在人体通电的情况下,一口气喝掉了半杯,但他就像橡皮做的一般,丝毫没被电流击伤。

  因为“电不死”

  他在当地已是知名人士

  江再德称,最早发现自己对电“不敏感”,是在1995年。

  当时有个同事,到江再德宿舍借洗衣机,用过后慌张地说:“你的洗衣机漏电,差点把我电昏过去。”这台洗衣机他几乎天天都在用,从来没触过电。后来,江再德找了份电工的工作,每次安装电线,他不管有电没电,直接用手去抓,把旁边的人都看傻了。

  触电后安然无恙,次数多了,别人都说他是“运气好”。可江再德却觉得,自己可能真不“怕”电。2009年“5.1节”,他自己在家里做了一个试验,在自己身上接通了220伏电源!“当时,我老婆看见,都吓哭了,骂我神经病。”

  自从发现了自己这个“特异功能”,江再德就开始喜欢上“玩电”。

  “我尝试了不同伏特的电压,发现常规的电压和电流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影响,最高的时候我把电压加到了250V左右,还是没什么感觉。”江再德说,只有当电压升高到300V以上,他有些刺痛的感觉。“一般情况下,我是感受不到电击的,唯一能体会到被电的感觉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有时候脱衣服产生太强的静电,我才能感到被‘电’了一下。”

  双手皮肤光滑有弹性

  生活习惯和常人无异

  触电的感觉,几乎每个人都有过,那一瞬间锥心的灼烧和疼痛,几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人类对电的敬畏,一半来自于它带给我们的进步,另一半则是它能轻易地夺走生命。

  记者对江再德进行了近距离“身体检查”。在他的头上,有些奇怪的纹路及疤痕。不过,老江说疤痕是几年前出车祸留下的,纹路是近年才出现的“老年斑”。

  他的双手很大,除了手指根部有几个老茧,整张手掌还挺柔软,并不算别的“不怕电奇人”那样粗糙。甚至,他食指上的皮肤明显比其他地方更薄,甚至还有些细微的裂痕。

  如果他真的不怕电,那么有没可能是他的身体特别干燥,不容易导电呢。江再德挽起裤腿,露出小腿肚,记者蹲下来自己看了一下,江再德的小腿也是油光光的,并不是老柴般的干燥。再想想前面江再德湿身和喝水通电的场景,江再德靠干燥来防电的可能性也是没有的。

  那么,事实到底是什么?

  说法①最主流

  个体电阻大

  电流造成的伤害小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马皓

  如果台州这件事情是真实的,那么从理论上来解释的话,有两种可能,一是人体阻抗比较大。人是碳水化合物,不同人的阻抗是不同的,即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他的阻抗也有差异,比如皮肤是潮湿,还是干燥,另外,也和环境有关,天气潮湿,阻抗就小,电流就大,反过来,电流就会小一些。如果个体电阻大,那么通过的电流量就小,对人体的伤害可能就没那么明显。

  另外一种可能是电流没经过心脏,只是从皮肤表层通过。不过,这种情况,一般会灼伤皮肤,而且,时间不会持续太久,也就几秒钟。

  但马皓表示,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伏,超过这个界限,是有危险的,“能在几分钟时间内,对抗这么高的电压且没有问题的,我还没遇到过。”

  本报记者吴朝香

  说法②比较专业

  改变电流的频率

  也能降低伤害

  国家电网浙江公司技术技能培训部教师王川

  王川认为,江再德两只手触碰插头后,已经形成了电流回路,电流肯定会通过心脏。如果接通的是正常的家用电,毫发无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人之所以会触电身亡,其实是因为电流对心脏、神经和呼吸系统造成了损害。平时所说的触电,也是指电流所带来的伤害。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所能承受的电流一般为16毫安,而按照家用电压220伏、人体电阻2000欧姆计算,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了100多毫安,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和100多毫安的电流相比,更危险的其实是电流频率。中国交流电的电流频率是50赫兹,而20~80赫兹是接近于人的心肌最高振颤频率,最容易引起心肌被动性振颤麻痹,导致心跳骤停。”王川解释说,“如果改变了交流电的电流频率,比如提高到2万赫兹以上,就相对安全了,就算是通上220伏的电压,再加上有些人耐受力比较强,几十或者一百毫安的电流,通电时间只有短短五六分钟,理论上确实有不受伤害的可能性。”

  比如某些理疗产品,也是通电的,但人摸上去却比较舒服,就是因为提高了电流频率,当然电流也不能太大。

  “以前有个著名的魔术,表演者将自己通上电,电灯接触都会亮,可他却毫发无损,奥秘就在于改变了电流频率。”后来这个魔术被标上表演,因为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实在太危险。

  在网上,钱江晚报记者找到了一份电流频率与触电死亡率的统计表格,50~60赫兹的电流频率死亡率在90%以上,而随着频率升高,死亡率开始下降,到1000赫兹以上,死亡率降到了11%。

  而要改变电流频率,王川说,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变频仪器就可以了,“看上去就是普通的电线或插头,旁人很难看出来。”

  本报记者朱丽珍

  说法③看起有些雷人

  《走近科学》也曾解密“电人”

  原因很雷人:手茧太厚

  2007年初,央视《走近科学》报道了一个奇人:来自黑龙江大庆的马显刚,根本不怕电。他一手拿着火线,一手捏着零线,可以点燃800瓦的电灯。更神奇的是,他接触电流后,非但不会像正常人那样感觉到疼痛与痉挛,反而会觉得身心舒畅,精神倍增。日久天长,老马触电竟上了瘾,没事儿就会通上电享受一下。

  经过检测,马显刚的人体电阻是普通人的八九倍,接通家用的220伏电时,通过他身体的电流仅为6毫安左右,远低于正常人所能承受的8毫安到10毫安范围。

  另外,专家还发现,老马的手与其他人相比很粗糙,其实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的作用就是保护身体不受外界伤害,皮肤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后,老化的细胞并不会马上脱落,而是在人体表面形成一个角质层,这厚厚的角质层是皮肤的第一道屏障,它可以抵挡外界的物理刺激,比如强烈的阳光刺激,还有电刺激等等。

  由于老马手上的角质层比较厚,所以这也起到了一定的抗电击作用。

标签: 触电 责任编辑: 王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