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行进浙江 精彩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抗战胜利70周年 > 征抗日遗存史料 正文
浙江志愿者寻访300余名抗战老兵 关爱与时间赛跑
2012年08月15日 11:07:1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记者严格 古其铮 实习生沈栋琴

  中新网杭州8月15日电(记者严格古其铮实习生沈栋琴)每一年7月7日和8月15日前后,吴缘总是很忙。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吴缘是杭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

  最近几天,杭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组织慰问抗战老兵。去杭州富阳人民医院看望91岁抗战老兵蒋本髙,去浙江海盐探望1938年入黃埔的92岁抗战老兵沈志雄,去杭州富阳探访曾参加中国远征军的89岁抗战老兵徐友根等等。

  而上个月,94岁的黄埔抗战老兵蔡凌云似乎一下子不太适应家里一下来了那么多客人。他独自住在一个破烂不堪的工棚已经好久。

  75年前抗战爆发后,杭州临安青年农民蔡凌云和舅舅一同参军,其后参加过淞沪会战、潼关战役等。

  浙江老兵“三多一少”

  据志愿者吴缘介绍,浙江省目前还健在的国民党抗战老兵应该在3000人以上,其中出身黄埔军校的一共有413位,已经被寻访到并且记录在册的一共有一千多人,其中在黄埔军校学习过的有300位左右。

  著名作家方军曾经多次探访浙江老兵,他认为浙江是较早与日寇作战的省份之一,同时是蒋介石的老家,历史上又比较富庶,所以这里的抗战老兵情况他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当兵的人多、黄埔军校毕业生多、加入中央军的多,一少,就是宣传少。

  而志愿者吴缘也概括了老兵的直观特征:年纪大多在85岁以上,但是大多能够清晰记得自己所在部队番号首长名字,参加过的战役,甚至还能记得自己负伤后的后方医院,和资料大多能够对应。

  国民革命军90军61师501团3营任重机枪连少尉排长,94岁的蔡凌云至今还记得自己在抗战中曾经的部队番号和职务。

  吴缘说,由于历史的漩涡,这些老兵大多历经坎坷。

  吴缘自己也是老兵之后,其父吴其轺(1918年——2010年)作为中国优秀飞行员,毕业于黄埔中央航校,抗日战争时期,加入素有“飞虎队”美称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第五大队,击落过5架日机,4次成功飞越死亡之线“驼峰航线”,自身也曾被击落过3次,幸而大难不死,获得盟军司令部的特别嘉奖,被授予“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

  但吴其轺在其后多年是杭州的一名三轮车夫,1980年获得平反。

  “我母亲1954年和我父亲结婚,我从小到50岁,居然都不知道父亲在飞虎队以及抗战中的经历”。今年57岁的吴缘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好多年老兵对于抗战的经历都是缄口不谈。

  吴缘找到过一本父亲的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各式各样的飞机,旁边写着“俱往矣”三个字。

  但这位大陆最后的飞虎队员很幸运在其晚年赢得了迟到的尊重。2005年,吴其轺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颁发的纪念章。

  200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年大会上表示:“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也就是在这一年,浙江黄埔同学会会员、抗战老兵钱青获准在杭州民革退休。。

  1937年,杭州小伙子钱青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他弃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6期炮科,后任75军6师炮兵参谋。曾经参加枣宜会战、长沙会战。

  “靠的是拼命”,2012年7月,95岁的抗战老兵钱青回忆,日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远胜于中国军队,一般要用4到5条生命才能干掉一个鬼子。

  1942年在湖北宜昌城外枣宜会战,日军修建了很多碉堡工事,日军机枪手在碉堡里疯狂射击,中国军队前赴后继伤亡累累,最后钱青所在的炮兵用德国战防炮才轰下碉堡,打扫战场时候钱青发现,碉堡里的日军机枪手尸体脚上居然有铁链条钉在碉堡上,宁死不退,就靠着一点饭团和水打了五天。

  钱青对于日军的武士道至今记忆深刻,在采访中一再提醒记者要注意日本军国主义“咸鱼翻身”。

  和时间赛跑的志愿者

  而2005年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内地志愿者也从深圳发端,开始了他们的关爱抗战老兵行动。目前,志愿者们主要通过关爱抗战老兵网和互助抗日老兵论坛交流信息、分享寻访老兵的经验、介绍老兵的基本情况、组织慰问活动,为老兵募集善款等。

  浙江天台在抗日战争期间属于抗战模范县,仅在1939年一次性自愿报名参军上前线的就有1353人。天台人林华强曾经是一名人民解放军的军人,他对老兵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2007年4月,天台成立了抗战老兵志愿者服务队,林华强担任队长。他告诉记者,寻访老兵是志愿者们最大的难题所在,天台的大小村庄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我们用最笨的土办法,一个村一个村的去走访。每到一个村都是先询问该村九十岁左右的老人还有几个,有没有参加过抗战的。”

  参加过常德战役的抗战老兵叶万火住在离天台县城近百里的天柱山区里,非常偏僻。林华强好不容易找到老人的孙女,让其带路,在翻越了两座山头爬了十几里山路后,终于见到了久违的老人,老人在山里放牛。九十岁高龄的人每天还爬那么远的山路去放牛,让志愿者觉得是一个奇迹。

  “这些老人绝大部分都是90多岁的老人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会太多的。”林华强告诉记者,志愿者的心愿很简单,就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老兵们走得尽量没有遗憾。

  志愿者“雨伞姐”从2010年12月开始加入关爱老兵志愿者团队,去年5月起,杭州抗战老兵钱青进入了她的生活,每逢周末或者是有空闲的时候,她都会前去看望老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尽快找到散落在各地的老兵,帮他们养老送终。”

  钱青原来的住所脏乱不堪,去年年底演员陈坤来探访时候曾经为此失声痛哭。而记者7月底踏入钱家时候,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志愿者吴缘告诉记者,他们最近募集了一笔资金为老人装修陋室,老人很高兴,铺了地板,厨房卫生间都贴了瓷砖,“大门,抽水马桶,都是志愿者送来的”。

  而就在记者采访时,一位从南京赶来的志愿者正在为钱青做饭,她叫董蕾,是一名音乐老师。她觉得钱青身上有一种精神很让她感动。

  住在工棚的94岁的蔡凌云也得到了志愿者的帮助。志愿者帮助老人搬出工棚住进了新家,添置了生活用品,而且志愿者还帮他请了保姆。

  当志愿者向这位抗战老兵敬礼时,94岁的蔡凌云也回敬军礼,非常激动。

  李春锋是浙江一名职业摄影师,自2012年1月加入关爱老兵志愿者团队以来,几乎将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关爱老兵上面。

  “旅游以后还有大把时间,而老兵的事情不能再等了,因为他们都是按天过的。”

  他决定尽可能地要为每一个老兵都留下最后的影像。截至目前,他已经为81位浙江省的抗战老兵拍摄了照片。李春锋拍摄的老兵照片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肖像,包括一张军礼的和一张纯肖像的(老人百年之后用);二是记录老人们现在的生存状况,即纪实类图片。

  拍摄天台老兵陈能燕的经历,让他至今想来还颇为动容。“我是流着眼泪拍完的。拍摄当时,老人家已经是癌症晚期。拍完没多久,老人家就去世了。”李春锋清楚得记得,当时老兵满脸发自内心的婴儿般无邪的笑容。

  最后的纪念章

  据浙江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一位黄姓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浙江省对于没有工资收入的黄埔同学会会员每月补贴525元。

  志愿者吴缘说,相对于物质方面,抗战老兵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关怀,尤其是对抗战这段历史的认可。

  杭州抗战老兵徐友根1942年17岁参加中国远征军,先后参加过密支那战役、南坎战役、腊戍战役,几十年来他最大的愿望是到广州祭拜自己的连长殷广柱。1944年缅甸南坎战役连长牺牲,徐友根把连长的骨灰揣在怀里从异国他乡送回国并安葬在广州。去年在杭州志愿者的支持下,88岁的徐友根60年后回到广州,在广州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里祭拜了自己的连长和牺牲的战友。

  他表示,广州之行,他此生无憾了。

  面对纷至沓来的志愿者,杭州的抗战老兵钱青几成“祥林嫂”,95岁的他一遍又一遍地说枣宜会战,说他的战友以血肉之躯拼命抗战,他乐此不疲,甚至还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电话。

  他和记者说,他活着是为了死去的人说话。

  关爱老兵志愿者还募集资金,为抗战老兵颁发了3000多枚纪念章。吴缘透露,第三批1500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也正在制作中,预计在今年抗战胜利纪念日前会派发到老兵手中。

  “全世界盟军二战老兵都是备受尊重和关爱。”吴缘觉得照顾孤寡老人理所当然,更何况中国的抗战老兵,九死一生历经坎坷,对他们关爱和照顾,义不容辞。“我们是发现一个,关爱一个。”(完)

标签: 抗战老兵 责任编辑: 朱巧玲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