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1日讯 悄悄转身抹去眼泪,她尽力把头埋入双臂,这名13岁的小女孩默默不语,只有旁边爱玩闹的弟弟才能引起她的注意。
这对姐弟已经十多年没见过爸爸妈妈,他们说,即使爸爸妈妈来到面前,他们也十有八九认不出了,只有一张老旧的证件照,还能让他们记得爸爸年轻时的摸样。
看着证件照,占奶奶叹了口气,她说:“这两口子都不回来,孩子到现在都落不了户,学校已经通知了,读完小学他们就没书读了。”
女孩还无法理解,她和弟弟都是瓯海人,为什么将来不能读书,她只能哭着求奶奶拿主意。
【孩子奶奶】
跑了多年,
孩子户口学籍办不好
占奶奶家住瓯海茶山三根村,她说,孙女谢婷思、孙子谢定渊的事,让她操碎了心,可她实在没有办法,她和老伴一年打工的收入不到四万元,每天都忙于生计,他们只能求助媒体。
在占奶奶家中,记者看到了这对年幼的姐弟,他们皮肤黝黑,很活泼,尤其是弟弟总是静不下来。
但谈起他们的父母,两个孩子都沉默了。
占奶奶说,她儿子阿杰十几年前到意大利一家制衣工厂打工,几年后便和同是瓯海人的女工小王结婚,可他们婚后的日子也不宽裕,生下婷思、定渊不久,就托人把两个孩子送回国由她和老伴抚养。
“他们借了笔钱开了间制衣小工厂,但后来赔了钱,连利息都付不出来,十几年来他们从没回国看过孩子,也没给家里寄过一分钱。”占奶奶说,去年阿杰只给她打过一个电话,今年就完全断了联系,她连儿子的电话号码都找不到了。
五六年前,占奶奶就一直劝儿子儿媳回国给孩子落户办学籍,但他们总是抽不出时间,占奶奶也只好学校、教育局、公安局三头跑,但一直没个结果,两个孩子到现在还是“黑户”。
【小学校长】
没户口,
孩子升学就业都受影响
记者来到婷思、定渊就读的茶山三小,贾校长说,他们和三根村委会也为这两个孩子发愁,他们没有户籍,将来升学就业都受影响。
记者从校方了解到,婷思入学时,教育部门对户籍的要求还没那么严格,所以她顺利入学,但没有学籍。而到了第二年,随着政策的调整,小姐姐一岁的定渊就被户籍问题卡住无法入学,但占奶奶拿来一份过期的护照,当时负责登记的老师可怜孩子,就睁只眼闭只眼让定渊获得了学籍。
“教育局常会审查学生信息,婷思没学籍,按规定不能来这读书,但毕竟她是个孩子,也已经进来了,学校也不忍心让她没书读,但现在小学升初中需要提供身份信息进行网上申请,婷思升不了学。”贾校长说,虽然定渊有学籍,但升学时孩子的身份信息会被再次审核,他的未来也很悬。
校园里的姐弟俩也是老师们关注的对象,贾校长评价,姐姐还没什么问题,但弟弟很顽皮,老师们也换着办法教育他,但他常常听不进去,她和老师们有时也讨论,这男孩缺乏家庭教育,如果再不在学校里接受严格教育,未来就有些危险了。
【当地派出所】
须由父母本人
提出孩子落户申请
贾校长说学籍登记的基础是户籍等身份信息。但占奶奶说,她和老伴都是文盲,不知道怎么帮孩子落户。
记者带着占奶奶来到瓯海公安分局茶山派出所。
户籍民警查询后称,两孩子的爸爸户口已被注销,但妈妈的户口还在瓯海仙岩,孩子应到仙岩派出所办理手续。
户籍民警解释,根据《浙江省公安厅关于出国人员所生子女落户问题的通知》等政策,必须由孩子父母中的一方回国,带着孩子到公安机关提出落户申请,并要携带孩子出生证明、夫妻结婚证明以及孩子父亲或母亲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等一系列材料。
占奶奶提出,能否让两个孩子跟他们爷爷落户?对此,另一位民警表示,这不符合相关政策,而且要给孩子落户,首先要拿出能证明孩子是中国公民的法律依据,可占奶奶几乎拿不出任何合法手续,此外,在不少西方国家,孩子一出生就有机会获得出生地国籍,现在连这两孩子是否加入了外国籍都难确定,如果他们加了,那首先要放弃外国国籍,再申请中国国籍,情况更加复杂。
【瓯海教育局】
考虑孩子情况特殊,
可特事特办
既然目前户口难以落实,有没有别的办法让两个孩子继续接受教育?
记者来到瓯海区教育局义务科,该科张老师称,谢家两个孩子的事她也很了解,定渊用护照登记,获得的只是临时学籍,婷思则连临时学籍都没有,其实现在让这两个孩子在茶山三小读书已经是一种照顾,现在学生的学籍都是全国联网的,没有正式学籍,初中根本无法接收,所以他们都不能升学。
她表示,我国虽然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但范围限定于中国公民,可这两个孩子算不算中国公民都成问题。
该科叶老师表示,考虑到谢家的特殊情况,他们可以特事特办,即为两个孩子建立纸质临时档案,让他们到愿意接收他们的初中读书,由于没有正式学籍,孩子将来拿不到初中毕业证书,但能享受相同的教育,不过高中就要另想办法了。
“只要孩子父母能回来给孩子落户,我们就可以给孩子登记学籍,其他的都不是问题。”张老师说。
记者把这一消息转告占奶奶,她表示如果孙子孙女能读初中那真是谢天谢地,她会想方设法联系上儿子儿媳,让他们尽快回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