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7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魏皓奋) 前天,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在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我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时,谈及了我省在“推进适老化小区改造”中碰到的一系列难题,并表示我省要研究制订适老化改造的具体措施,在老年人较为集中的小区,加快推进无障碍通道、老年专用服务设施建设。
同时,省政府提出目标:确保到2017年,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形成2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有了政策但缺乏操作办法
“服务体系发展不够均衡,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熊建平说,“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政策已经有了,但还缺乏一些具体细化的配套措施。”
比如,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环节,省里已专门安排了补助资金,但在日常运行环节,还没有出台经费补助政策,不利于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持续健康运行。
又比如,实施小区适老化改造、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省里的政策意见是明确的,但是,由于这一问题较为复杂,协调难度很大,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工作进展较为缓慢。
对策:探索推进住宅的适老化改造,通过房屋租赁置换、加装电梯等方式,逐步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出行困难的问题。
不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
处于停滞状态
从省人大内司委的调研情况看,一家中等规模的照料中心一年的人工、水电、食材等运行维护费用一般在4万到6万元。总体上,维持运行的长效机制未形成。
有的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如金华每年每个照料中心补足2万到3万元,台州每年每个照料中心补足0.5万到2万元,缺口经费由村(居)委会自行解决,正常运行还要得益于集体经济好、民间捐助多。
有些地方财政未安排运行补助,村(居)委会筹资力度不够,照料中心运行一段时间后,处于停滞状态。
同时,大多数照料中心主要提供用餐配餐、文体娱乐等基本服务内容,针对高龄、独居、失能、失智等特别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料、临时托养、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还比较少。
对策:推进照料中心长效运行,发挥政府、市场以及群体自身的综合作用,一方面,要分类兴建,明确服务对象、人员、成本,规范有序运行;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
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老人
该制度几乎操作不了
熊建平说,“全省现有的15万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中,专职人员占比不到50%,平均每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专职服务人员不足3人,总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居家养老服务的需要。”
同时,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大多数为4050人员,专业护理知识缺乏,难以适应岗位要求,影响了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
而省人大内司委也提出专业队伍比较薄弱的问题,医疗服务人员缺乏,社区医生一般只有1—2名,平时要为社区居民服务,只能给老年人进行次数较少的健康咨询,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的制度几乎操作不了。
对策:加强校企合作,职业培训。全面实施养老护理员培训计划,确保到2020年全部持证上岗。同时,鼓励各地将奖励补助资金提前到入学或入职环节发放,并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奖补额度,吸引更多学生报考养老护理等专业并从事相关工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