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5月正式加入禁毒社工队伍以来,我在市、区、街道三级禁毒委、办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坚定基层禁毒工作的信心,积极履行禁毒职能,做到“以人为本行帮教、真情关怀促康复”。历年被市、区级评为“禁毒工作先进个人”, 2013年被市禁毒委评为“我身边的最美禁毒人”称号,所在街道在2012年被省禁毒委评为“全省禁毒工作先进集体”,这无疑是上级领导及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最大鼓励,同时也肯定了我这五年来的不懈努力。
作为一名禁毒社工,我始终把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能力、强化理论水平放在首位,注重禁毒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依法禁毒、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履职水平。本人通过三年学习已顺利完成了自考本科社会工作与管理的全部课程,于2014年5月取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职称。将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理出新思路,打开新局面,求得新发展。
增强宣传教育手段。坚持预防为主的禁毒方针,把握禁毒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科学讲解毒品的危害禁毒斗争的形势,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突出引导公众远离毒品的要义。显示了参与性、娱乐性、面向大众的要领。借鉴国学启蒙形式,创作了“远毒品、拒毒驾”三字经;采用禁毒灯谜宣传,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宣传的载体,劝导人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将“微信”作为2015年街道开年禁毒宣传的重要阵地,以12个社区禁毒工作站作为端口,辐射于12个社区的居民,使禁毒宣传向信息化、多元化、社会化发展。不断拓展了解禁毒知识信息渠道、不断延展获取禁毒知识年龄层面、不断推进缩短禁毒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提高深化禁毒知识宣传效果。
沟通协调提升帮教。在对吸毒人员的帮教过程中,我首先做好人员接收前的走访衔接工作,在人员未出所前通过派出所、社区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帮教对象的主要社会关系、成瘾程度、吸毒前科记录、包括家庭成员对其的态度,通过前期走访对帮教对象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便于接收初期信任关系的建立,我尊重帮教对象的人格,注意建立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注重沟通与教育相结合。我还运用家庭的亲情感化来促进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帮教工作的开展,朝晖地区最早一批服用海洛因人员现年龄基本都在四五十岁,婚姻状况多为离异,基本都与年迈的双亲居住在一起,因为多年的吸毒史造成亲情的淡漠。彼此之间多猜疑、矛盾,在每次家访和电话联络中我希望家属能多一些宽容和认可,而作为子女把父母的唠叨看做是关心而不是废话。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吸毒人员的回归,利用每次春节走访的机会我总会感谢吸毒人员家属对我们帮教工作的支持,同时家属也会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认可。
因人而异及时安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吸毒者我总结了不同就业建议,积极提高就业几率: 90后人员先学习再就业或边工作边充电,以提高投身市场竞争的能力。80后人员要结合自身特长,利用家庭人脉关系助推就业,及早走自食其力的路子。70后人员参加街道组织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对有就业愿望的人员作相应岗位的推荐。60、50后人员的就业机会偏少,对符合就业条件的尽量安排其公益性岗位,对特别困难的家庭申请享受社会救助,并鼓励其成年子女主动寻找职业,改变家庭贫困的现象。
部分吸毒人员就业后,我们发现在工作、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协助解决和跟踪服务。我通过街道相关部门联系为其提供:第一,就业指导,涉及职业定位、面试技巧等方面;第二,心理减压辅导,涉及人际交流、情绪调节、适应环境方面;第三,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咨询。
积极关注不断探索。从事禁毒工作的五年中,前三年我所接触的吸毒人员95%以上都是阿片类成瘾人员,他们是大家眼里的行为偏差人员,包括家属及本人,我们的介入让其家庭看见了希望与支持。同时,制度性帮扶(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性救助、春风助学、廉租房安置、医疗补助等)同样在阿片类成瘾人员帮教中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让我们彼此增添了信任,为吸毒者家庭在不同人生阶段提供支援服务。
最近新增人员中吸食合成毒品比例明显增加, 80-90后吸食合成毒品者的沟通、协调、帮教有太多的未知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制度性帮扶对此年龄段将不再是优势(因属法定工作年龄段,又无严重身体疾病造成丧失就业能力,故均不符合申请社会援助的条件。)作为社会支持系统中最稳健的家庭,在80-90后吸毒者帮教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家属态度两极分化严重:一类父母已无法管束,多为离家、居无定所,家属抵触、排斥心理严重。二类父母多溺爱,对子女的吸毒事实视而不见,一味包庇、纵容,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采取拖延、推诿。认为是政府不给予自己子女机会,或自己可通过自愿戒毒戒断毒瘾,无需政府介入,将事态扩大后反造成子女和本人的社会形象及地位受损、前途丧失,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矛盾在先期就以确立,造成工作中的对峙及停滞。
通过数年工作经验归纳,我思考用更积极的方式去面对他们,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出击,提高谈话广度,提升服务效率。与其谈工作压力、情感困扰、家庭矛盾、亲子沟通、人际冲突、失眠、莫名的情绪低落或焦虑等,探索问题的症结和改善之道,采用心理咨询的专业技能与之交流,为其提供关注情感,积极共情,关怀心灵,以准确到位的人文关怀,帮其宣泄情绪,恢复情感,激发正面能量,促进帮教实效。
让他们了解心理咨询也是一种健康服务,一种社会资源,除了能协助解决问题之外,可以让吸毒者工作更有效率、生活更有方向、也更有幸福感。而这一系列的帮助不再是说教,是建立在一种平等、互助、宽松的氛围中进行。
创新手段注重疏导。在帮教工作中,我不断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手段和方法,凭借个人专业技能以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为突破口,形成了“彩虹家园”帮教体系。彩虹家园的寓意:彩虹代表雨过天晴,家园代表归属感,通过“彩虹家园”把迷途者重新带回阳光,让心灵永远晴朗。
“彩虹家园”帮教体系由七个项目组成:
彩虹帮教小组:彩虹帮教小组是由禁毒社工、派出所民警、心理咨询师、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家属所组成的。
彩虹康复计划:帮教小组通过谈话及家访的方式,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采取以家庭为主体的防复吸戒毒模式,是最具人性化、最节约社会资源、最经济的“绿色”戒毒方法。为戒毒者营造一个安全、温暖、轻松的戒毒环境。
彩虹危机调适:危机是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产生身心混乱的状态。分为成长危机和情境危机。给予及时介入输入希望,让其重新找回行动的动力,最大限度减少、阻止其破坏行为,及减轻对自身的无意伤害。
彩虹关怀措施:解决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生活困难,为其办理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春风助学基金、归正人员救济金、廉租房货币安置、廉租房实物配置、就医补助等制度性帮扶。
彩虹谈话场所:街道设立一间谈心谈话室,以方便帮教小组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谈话沟通,零距离接触戒毒人员,了解其内心想法及倾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为其排忧解难。
彩虹人员档案: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内容包含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手册,及SDS、SAS心理评估量表,由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填写,心理咨询师进行计分、评估,设立一条心理健康状态预警线,结合家访通过分析当事人成长经历、人格结构和吸毒原因,把握其心理活动的动力关系,以此为依据合理分配社区管控和矫正帮教工作力量。有针对性的实施帮教,提升管理效能、化解社会风险、取得良好成效。
彩虹支持网络:按照分级分类管理要求,戒断三年人员属于三级管控人员,安排针对期满解除人员的追踪家访(结合春节、夏日送清凉走访活动)了解其戒断后的巩固状况,特别针对独居及生活有困难人员,结合社区禁毒工作站及网格化管理模式,对本辖区内吸毒人员持续关注。
通过“彩虹家园”帮教体系充分体现“科学管理、特殊关爱”的思想基础,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寓关爱于管理之中,真正做到人格上尊重、感情上贴近、生活上关心、就业上帮助。让戒毒康复人员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主动积极参与配合戒毒,从而大大降低复吸率。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禁毒工作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上我将再接再厉,总结经验,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使社区禁毒工作跨上新台阶。
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禁毒办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