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徐志英
2015年06月05日 14:08:46 来源:

  徐志英,男,乐清市粤港金属工艺公司帮教安置点负责人。曾因吸毒“三进宫”,自戒毒后,他积极参与禁毒事业,十余年来,自掏腰包上百万元,真情帮教了70名非亲非故的吸毒人员,使他们远离毒品、重获新生。他本人也先后获得“温州市第一届十大民间禁毒人士”“乐清市禁毒先进个人”“温州市第二届十佳助警市民”等荣誉称号,而他的帮教安置点也成为浙江省温州市远近闻名的禁毒帮教安置点。

  百万家产灰飞烟灭 三次进宫戒掉毒瘾

  “公司业务这么好,赚的钱究竟到哪里去了?”在妻子再三追问下,徐志英不得不说出了染上毒品之事。

  1993年下半年,已积累上百万元资产的徐志英在“朋友”引诱下吸上了毒品。这时,他不但已吸光百万家产,还欠下材料商4万多元债务。

   徐志英出生在乐清市蒲岐镇东门村一个农民家中,16岁时曾在乐清虹桥镇学习电焊手艺。心灵手巧的他很快创办了不锈钢门窗加工厂,3年后就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年轻老板。

  由于他有钱又讲义气,“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那个时候,在社会上混的人没感到吸毒丢人,反而觉得不吸毒的人跟不上形势。”徐志英这样回首人生中最黑暗的岁月。

  徐志英的母亲很快知道了儿子吸毒的事,她马上赶来苦口婆心地劝他戒毒。“我的事不要你管!”徐志英一反往日的孝顺,居然顶撞起母亲。母亲悲恸欲绝,当场剁下了自己的4个手指头。

  望着血淋淋的手指头,望着母亲爱恨交织的眼神,那一刻,徐志英羞愧难当。在家人的帮助下,他被送往乐清市强制戒毒所,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第一次戒毒生涯。

  1995年3月,徐志英从戒毒所出来后,乐清市蒲岐镇政府与边防派出所与其家人签订了《家庭帮教》。

  然而,戒毒并非一件容易的事。1996年,徐志英复吸毒品,家人忍痛举报,他第二次被送进戒毒所。

  徐志英的父亲原本是做水产生意的,为了帮助儿子戒毒,他放弃生意来到徐志英办在乐清虹桥的不锈钢公司,每天跟着徐志英。徐志英的妻子林秀萍更是日夜“监督”,一家人轮流“看管”了4年时间。

  没想到,2000年徐志英再次复吸毒品,这次他被处以劳动教养两年。2002年初,徐志英从劳教所出来,终于成功戒掉了毒瘾。

  白手起家再度崛起 延续爱心投身禁毒

  毒海几度沉浮,最难得的是“浪子回头”。有着9年毒龄的徐志英,在家人和当地政府的关爱之下,奇迹般地展开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

  2003年,徐志英重新白手起家,创办了乐清市粤港金属工艺制品厂。

  如果说,他从此一门心思做生意,远离吸毒人员,社会上只是多了一名温州老板而已,但会少了一名对社会贡献更为独特的“禁毒大使”。

  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人们往往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没朋友、没工作、没收入,对前途感到迷茫和悲观,长此以往就会走上复吸道路。

  “其实,他们最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徐志英对此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因此,当企业有点起色后,他就到当地禁毒办要来贫病吸毒人员的名单,上门探访或资助其戒毒。后来,他逐渐用工厂这个平台帮教安置戒毒人员。

  从这些吸毒人员身上,徐志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初我也一样,完全看不到活路。”他说,从1993年到2002年,连他自己都快放弃的时候,家人和政府却始终不离不弃。“人心都是肉长的,我没什么文化,只是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延续这份爱心。”

  2006年,徐志英领到了“脱毒证”,开始在自己的企业里设立帮教点,劝说一些脱戒释放的“瘾君子”来企业上班。至今,他已帮助70名非亲非故的吸毒人员安排就业或支持创业。

  徐志英的妻子林秀萍算了一笔账:从2003年以来,夫妻俩为此共自掏腰包上百万元。尽管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林秀萍觉得很值。她说,丈夫在社会上重新找回尊严,而且帮助别人重新做人,这是金钱买不到的。

  苦心造就业务主管 资助毒友重整旗鼓

  来自山东青岛的阿建,是昔日“瘾君子”来徐志英企业上班的第一人。

  2005年夏天的一个清晨,徐志英在乐清市虹桥镇某游乐园发现了一个正在扫地的小伙子。此人佝偻着腰,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徐志英走近一看,竟是昔日毒友阿建。

  原来,阿建刚从强制戒毒所出来,由于没钱回老家,就在游乐园找了一份清洁工作。看到阿建颓废的神情和虚弱的身体,又听说他拿的工资还不够吃饭,徐志英当场就说,到我那儿干吧。

  阿建过来上班后,在徐志英夫妇的精心照顾下,身体渐渐康复起来。没想到,他却在朋友诱惑之下又染上毒品。徐志英又气又急,马上送他去戒毒所,并替他交了7000多元戒毒费。

  阿建强制戒毒到期后,徐志英继续留他在厂里上班。谁知过了一段时间,阿建居然再次复吸,这次,他被劳教两年,简直就是徐志英的翻版。

  “志英哥和嫂子还是没有放弃我。”阿建说,徐志英夫妇不仅来看望他,还每月寄来生活费,得知他在深圳上学的儿子急需用钱,又马上汇去5000元。面对这样的好人,就算铁石心肠也要被感化了。

  这名经历酷似徐志英的“瘾君子”,出了劳教所后终于重获新生。不久,他成为徐志英厂里的一名业务主管。

  乐清市虹桥镇的周晓东曾经也是百万富翁,后来因吸毒几乎一贫如洗。徐志英认为他是“可造之材”,便多次找他喝茶谈心,鼓励他重整旗鼓,再次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周晓东两手一摊:“我现在什么都没有,再创业从何谈起呀。”徐志英给他出主意:“办个洗车场,投资不大,生意稳妥。”

  就这样,周晓东在徐志英的鼓励与支持下办起了洗车场。如今,这家洗车场也成了帮教安置点,吸收了3名帮教对象,一场“爱心接力行动”在悄然展开。

  现身说法痛斥毒品 打造浙江“阳光工程”

  从2008年以来,在每年的“世界禁毒日”来临之际,乐清市各乡镇和街道都会出现可以移动的禁毒宣传长廊,旁边站着一名表情严肃的解说员。

  这名解说员就是徐志英,他用亲身经历向群众诉说着毒品的危害。周围站着一群身披绸带的禁毒宣传员,他们都是徐志英企业里的脱毒工人。37副巨型禁毒宣传图片,各个触目惊心,仿佛在诉说着毒品的悲惨故事。

  除了街头演说,徐志英还经常深入企业、学校、戒毒所现身说法,宣传毒品的可怕,呼吁人们关爱吸毒人员,帮助他们重新做人。

  “我想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徐志英对这些做法一点也不感到丢脸。他说,当时他就是因为不懂得毒品的可怕才染上的,所以要想办法让群众尤其是孩子知道毒品的危害,这样他们才不会去碰。

   此外,徐志英又出钱置办了200来幅禁毒宣传图片,分类在学校和工业区展出。

  “刚戒毒出所的几个月很重要,不少人出来后,以前的‘毒友’给他接风,三下两下往往就复吸了。”徐志英说,要无缝对接出所和安置就业这段时间,必须尽快开展安置工作,让他们拥有一个适宜的戒毒环境。

  多年积累的帮教安置经验,让徐志英产生了新的目标,他决定打造一个集帮教安置、生活服务、心理干预、生产劳动、教育培训、康复矫正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功能复合型戒毒康复基地,并称之为浙江“阳光工程”。

  从2012年9月开始,徐志英为这个基地四处奔波。在乐清市禁毒指挥部和虹桥镇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徐志英成功特批到土地。目前安置基地已基本落成,预计2016年6月26日开始正常运作,可安置人员将达100余名。

  如今,徐志英的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乐清市禁毒部门领导感慨地说,论产值,徐志英的企业没法和正泰、德力西相比,但却为当地社会稳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标签: 责任编辑: 谢佳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