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专题】“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作品展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四明山下战敌顽 抗日老战士杜月中回忆峥嵘岁月
2015年06月11日 06:32:35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吕玥

   浙江在线06月11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吕玥)初夏的傍晚,当记者走进位于新昌县老城区的下司巷时,顿时置身于最寻常不过的市井生活中:楼道口,三三两两老人闲坐,聊古往今来、家长里短,一旁的小窗子里,高压锅发出哧哧哧的声响,香味飘在空气中。

  得知记者要寻访抗日老战士杜月中,几位老人热情指路,还有一位老人主动要带我们去。虽然时间过去了70年,但这里的人们从未忘记这位老战士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功绩。

  在这个宁静的傍晚,耄耋老人杜月中对记者讲述起那段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日寇所到之处无不一片焦土。1941年,日军飞机轮番轰炸新昌、嵊县(今嵊州,杜月中出生地)。当时13岁的杜月中目光所及,唯见浓烟滚滚,天空通红,整个城区已是焦土烟火,断垣残壁,死亡枕藉,血肉横飞。当时老百姓传着一句话:“嵊县剩个壳,新昌剩只角。”

  次年,嵊县沦陷,日军进城后进行疯狂的烧杀、掳掠、奸淫。杜月中亲眼见到家中养的6只鸡被日本兵抓走,仅剩的口粮也被抢走。“当时我的小学老师叫孙祥云,是个爱国青年,教育我们长大了不要做亡国奴,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直到今天,老人仍清晰记得他人生的第一位领路人孙老师的话,这也是杜月中当时的最大理想。

  那会儿,杜月中的村里有些人到余姚挑私盐和贩土布,他们回来讲,余姚有支“三五”支队对老百姓很和气,能打日本佬,这让杜月中很是向往,下决心一定要参加这支抗日队伍。于是,1944年,年仅16岁的杜月中告别父母,翻山越岭前往余姚梁弄,加入了浙东游击队嵊新奉抗日别动总队第二中队,穿上军装,领到了一支步枪和5发子弹,从此踏上了艰苦卓绝的抗日征途。

  “虽然装备差,但我们能想办法,打起仗来绝不含糊。”杜月中告诉记者。1945年5月31日,二中队与鄞县自卫大队联合作战,攻打驻扎在鄞江桥的日伪军第十师第三十七团一部,激战一夜,共毙伤俘虏日伪军47人。

  随后,他又参加了宁波抗战史上著名的“讨田之战”。讨伐的对象是当时盘踞上虞许岙的一支千余人的匪部,匪首叫田岫山,与日本人勾结,残害当地百姓,人民苦不堪言。1945年6月,杜月中所在中队配合主力攻打其老巢许岙。年纪尚小的他白天负责押解俘虏,晚上则不顾危险,背着干柴放到碉堡附近,放上辣椒点燃,将碉堡内的敌人熏出来活捉,日夜不歇。说到动情处,杜月中用手比划,仿佛还是当年那个英勇少年。这场战斗前后共花了半个多月时间,28个碉堡全被攻克,歼敌1000余人。“四明山根据地的一枚钉子被拔除了,当地老百姓一片叫好。”杜月中回忆说。

  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浙东抗日根据地一片欢腾。“我们全都高兴地跳了起来。”杜月中告诉记者,当时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在梁弄召开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大家放鞭炮、扭秧歌、跳马灯,所有人的心情都高兴到无法形容。

  由于打仗冲锋在前,不怕吃苦,那一年,杜月中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光荣和自豪。”说到这里,老人满脸笑容。这也鞭策他在后来的战斗中更加英勇顽强。

  每当讲到胜利的场景,杜月中饱经沧桑的脸上都掩盖不住欣喜的神情。但战争是残酷的。杜月中每每提到曾经携手作战、最后血洒战场的战友,总会陷入长时间的沉默,眼眶里噙满泪水,那是他对于逝去战友的无限追念。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1990年离休后,本可安享晚年的杜月中继续参与社会工作,担任了新昌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组织研究会会员撰写回忆录,编写纪念文章,留住红色记忆。他说,在过去的革命年代,他亲眼见到了无数同志英勇地冲了上去,就再也没有回到家乡,作为现在仍能幸福地生活着的我们,必须珍惜当下,并且身体力行,让后人不要忘记历史,珍惜和平。

标签: 抗战|四明山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