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白名单”考验国家信用
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国家旅游局近日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全国30个省区市1801家旅游景区成为首批“信得过”景区,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苏州园林、千岛湖、华山、塔尔寺、天池等5A级景区榜上有名。
该活动针对景区一票制、价格无欺诈、特殊人群优惠、预约优惠、公布价格构成、三年不涨价等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对参与创建景区限定了六条承诺条款。国家旅游局将继续推动此项活动,持续向社会集中发布新增“信得过”旅游景区名单。
由国家旅游局主导,各地景区参与并签署承诺的“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活动,实际上向社会开出了一份旅游服务质量的“白名单”。相比于时下颇具人气的旅游点评类网站的排行榜,这份名单不是由众多网友用亲身经历和体验“刷”出来的口碑榜,而是旅游主管部门直接负责。这就意味着,这份“白名单”的可靠性有国家信用作担保,应当是值得信赖的权威发布。
从行业角度看,国内旅游市场的秩序和服务水平长期受到诟病,价格欺诈、不透明等问题十分突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的公布,从正面认证了一批示范景区,其行业标杆的意义非常显著。首批有超过三分之一的4A级以上景区加入了活动行列,这些拥有优质旅游资源的景区,也天然承担起行业领头的责任,充分发挥“白名单”的正向激励作用。
随着旅游日渐成为大众休闲娱乐方式并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对旅游市场的监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责任,主要体现在整治违规等“负面”问题,公布“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其用意是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旅游市场的秩序,但也在客观上主动给自己的监管责任“加码”,这不仅考验着政府相关部门的履职能力,名单上景区的表现也显得至关重要。
景区能否名符其实“信得过”,最终还要由市场来检验,游客的评价与口碑才是衡量景区品质与诚信最有分量的砝码。只有名单上的景区切实履行承诺,对得起“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的称号,这份承诺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可与信任,起到引领市场规范的积极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层面建立“白名单”制度,其实是将国家信用与旅游行业进行捆绑,一旦行业失范,国家信誉也将蒙受损失。
少数企业的失信砸坏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的例子并不是没有,尤其是食品行业内一些影响很大的事件的前车之鉴,值得政府部门和各行各业引以为戒。“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会不会沦为尴尬的“国家免检”产品目录,应当引起旅游行业的高度重视,珍惜这份承诺与荣誉。对政府管理部门而言,以自身信用为行业托底也应当慎之又慎,相关企业是否值得担保,如何确保企业配得上担保,都需要始终把好监管这道关不松懈,才能维护好国家信用的分量。(评论员李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