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9日讯 (今日早报通讯员 袁田 蔡明亮 姜晓霞 记者 高丽莎) 市面上林林总总的粽子产品,哪家的粽子包得漂亮,口感又好,还保质保量?昨日,杭州市消保委开展了一场端午消费比较试验。
结果显示,市面上热销的8个品牌12个批次的粽子总体情况良好。不过在食品、质检专家和消费义工代表的评判中,也发现有个别存在标识标签、净重不达标等瑕疵。
个别批次出现标识不规范
此次消费实验前,杭州市消保委的工作人员以消费者的身份随机走访了部分超市和蛋糕店,选择大多数消费者比较喜爱的鲜肉和细沙两种口味的粽子,各购买六款真空包装类产品。涉及品牌包括诸老大、楼外楼、知味观、三全、五芳斋、荣昌记、真真老老、可莎蜜儿。消费比较实验主要对粽子的标签、净重、口感、色香、整体紧实度和馅料等几个指标进行评判。
其中,标签项主要是围绕产品外包装上除各种卫生指标外,是否贴上标签SB/T10377(粽子行业标准),并标明粽子品种名称、配料表、保质期、生产日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包装规格、制造者和地址等;净重项主要是现场对粽子进行称重,看是否与产品标注相符。
从外包装看,8个品牌的12款粽子的标识标签情况都比较规范。有个别品牌的粽子的标注上存在一定瑕疵。比如可莎蜜儿的糙米肉粽包装上,多个标识标注在一起,消费者在查看时,不容易辨识。诸老大的经典细沙粽包装上的标签上,将细沙标注为“洗沙”,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一款粽子净重差1克
从12个品类粽子的净重环节看,现场工作人员将粽子去壳去皮后,在生冷的状态直接称重。从结果看,大多品牌品类的产品都符合包装上的标注重量,很多品牌还超了10多克。然而,五芳斋的咸肉蛋黄粽,标注是280克,工作人员现场称重是270克。现场质量技术监督的专家称,净重称量在检测环节一般要取样10次,本次是消费体察活动,因条件所限只称取一次,所以以“大于271克”的标准来衡量更显公平,但该款粽子还是相差了1克。
在口感打分环节,评判采取盲评的方式。口感主要是看粽子是否糯而不烂,咸甜适中,有无杂质、霉变及其它污染物;色香主要看剥去粽叶,外观光泽如何,是否具有粽叶和糯米固有的香味;整体紧实度主要指粽体不过烂,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等;馅料主要看其含量多少,口感如何等。楼外楼东坡肉粽、知味观细沙粽、真真老老红袍豆沙粽等得分都在9分以上,拔得头筹。
食用粽子注意保质期
端午节,粽子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备美食。不过,小小的粽子吃起来可有讲究。昨天,杭州市消保委专门发布了“粽子食用消费指南”,提醒消费者要特别关注粽子的保质期。
眼下很多粽子为真空包装,保质期长短不一,有的6个月有的9个月。其实,真空包装粽子在常温25℃下保存是9个月,0-4℃冷藏下为12个月,消费者要注意区分。
烹制生冷粽子时,应煮熟煮透。熟透的粽子再次加热时要加热至中心温度达75摄氏度以上,且不应重复加热超过1次。
“新鲜肉粽放在冰箱里最好3天内吃完,如果是花生、豆类为馅料的,5天内吃完。总之不能食用储存过久的粽子,包装袋膨胀破损的切勿食用。”杭州消保委秘书长杨禄逸提醒。
相关新闻
杭州一地下生产窝点被端
截获6.5万个“黑粽子”
端午临近,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重点部署了对杭州粽子市场的专项检查,包括辖区内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场所、食品流通储运集散地、大型冷库等。昨日,记者获悉,6月17日,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在一冷库查获了一个地下非法生产粽子窝点,没收“黑粽子”多达6.5万个。
这批黑粽子藏匿在余杭区良渚街道储运路一农产品有限公司冷库内,执法人员对库内储存的食品逐一进行排查,发现这批无标签、无生产日期保质期、无生产厂名的粽子,分鲜肉粽、豆沙粽、蜜枣粽三个品种,以200只每袋装在白色蛇皮袋中,共计325袋,6.5万个。
经查,该批查获的粽子是一河南籍姓杨男子从今年3月份开始在位于拱墅区康桥镇的出租屋中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的,陆续储存在租赁的冷库中,以备端午节前销售。幸运的是,至查获时这批粽子尚未销售。
据悉,该批粽子生产的原料、场地条件、人员的健康情况等都无法保障,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目前该地下生产窝点已被取缔,涉案产品已经被查封,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