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0日讯 (今日早报通讯员 钟蓝 姚一飞 记者 章高航)说起杭州余杭的鸬鸟镇,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里的山沟沟景区和蜜梨。不过你知道吗?为了保护好家门口的绿水青山,鸬鸟镇是余杭区唯一一个没有工业规划区的镇。
而“竹海”遍地的余杭百丈镇,传统粗放型的竹产业让其面临发展提升的瓶颈。“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是目前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百丈镇党委副书记宋亮说。
今天,我们将带你看看不一样的鸬鸟和百丈,看看它们是怎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
鸬鸟镇
村民们的钱袋因为绿水青山鼓起来了
鸬鸟镇太公堂村是余杭区西北端的一个行政村,南与临安白水涧景区交界,西与山沟沟景区相邻,北与安吉县接壤。
村子隐藏在成片的毛竹林里,沿着幽静的山路往里走,一边是清澈的小溪,一边便是村民们的家。近几年来,不少村民把家里整修一新,改成了吃饭和住宿的农家乐。
傍晚时分,52岁的张根宝捧着一个茶杯在小溪边乘凉,和邻居们聊天。以前,张根宝家的收入主要靠卖毛竹,偶尔外出打打小工,一年收入微薄。“以前干活很累,哪有闲工夫乘凉。”不过这一切,在他的“美丽农家”开业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周末的房间都满了,主要都是上海和江苏来的客人,有些一住就是一个星期。”张根宝说,一般周末的房间都要提早起码一个星期预约,现在他家能一次性入住37人,一年接待游客2000多人,收入在20万元左右。
他说,以前从没想过在这样的山沟沟里,会有这么“发”的一天,现在想想,之所以大家能富起来,还是因为这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农家民宿的兴起,让鸬鸟的老百姓尝到了“家居深山可经商、足不出户可赚钱”的甜头,这不仅改变了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据了解,鸬鸟镇共有各类农家乐单位150余家,可同时接纳8000余人就餐,5000余人住宿。去年,鸬鸟镇农家乐共计接待游客70万余人次,实现收入超4000万元。
接下来,鸬鸟镇还将着力打造“规模小但精致精美”、“集群发展又规范有序”、“融合地域与居家元素”的民宿。比如沿着上灵线走,弯弯曲曲的山路会把你带到一处朴素的民居,走进这家叫“菩提谷”的民宿,店里的一位年轻人告诉我,周末的房间已经预约到8月中下旬。
据了解,在“菩提谷”建设过程中没有使用一滴油漆,始终坚持最大限度还原村落和房屋的原貌,最大可能地尊重每棵树木、每片茶园、每条山溪,甚至保留原住民的生活习惯。
“我们主要是想让客人玩得起来,住得下来,枕着鸬鸟镇的青山、绿水、梨花香,香甜入眠。”鸬鸟镇党委副书记鲍永华说。
唯一一个没有工业规划区的镇
“我们镇目前的工业产值和2000年时的工业产值差不多,我们是余杭区唯一一个没有工业规划区的镇。”鲍永华告诉记者,近几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鸬鸟镇的工业产业一直在萎缩,“工业产业萎缩了,税收也会萎缩,财力就会下降,所以各项事业发展也将受到限制,不过为了留住绿水青山,我们愿意。”
鸬鸟镇有一个叫“黎鹰牧场”的生态农庄,来这里可以体验牧场田园式的生活。而它的前身却是一座制药厂,原厂长祝洪渭告诉记者,曾经的药厂很辉煌,是胡庆余堂的厂外车间。“每年光生产鲜竹沥一种药就达130万盒。但是排污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废水不好处理,所以后来药厂就关闭了,变成了现在的牧场。”祝洪渭说,虽然现在的工资没有以前高,但是他一点都不后悔。
据鲍永华介绍,现在镇上除了传统的针织和竹制品加工企业,一些污染比较大的化工、造纸类企业基本都关停和转产了。
对于环保,鸬鸟镇一直很重视。丢弃农药空瓶,在农村是一件平常事,这些空瓶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农药残留物存在,当瓶子破碎再经雨水冲刷,农药残留物将流入水源或渗入土壤。为防止由此造成的环境隐患,鸬鸟镇从2009年开始就有了农药废弃物回收制度,截至去年年底,共回收废弃农药瓶、袋22.8万余只。
据了解,鸬鸟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7.9%,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常年保持2300个/立方厘米以上,拥有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余杭区最完整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同时还拥有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等多个“国”字号荣誉。
百丈镇
发展文创产业促进转型升级
余杭百丈镇同样也是竹子的海洋,竹木资源丰富。不过传统粗放型的竹产业让百丈面临发展提升的瓶颈。如何转型升级?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百丈人正在用发展文创产业的模式,给大家描绘了一幅蓝图。
百丈的竹林面积有58000多亩,占土地面积的64.89%,面积和产量都居浙江省单个产竹乡镇的前列。溪口村,几乎家家都有几亩毛竹林。
62岁的张水有家便有七八亩的毛竹,不过他告诉记者,他们家的毛竹林基本荒在那里。为什么呢?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毛竹每2年砍一次,砍伐率是30%左右,也就是说砍一次约有7000斤,每100斤可以卖35元左右,砍一次的收入就在2450元上下。但是砍毛竹的人工费是每100斤(一担)18元左右,等于一半的钱付了人工费。这还没算上平时的管理成本,“算下来,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不过他告诉记者,最近有好消息,“以后可能培育一根竹子的价格就和卖一车竹子的价格差不多。”
原来,素有台湾“竹艺国宝”之称的竹工艺大师陈高明看中了百丈的竹子,近日走访了百丈的竹林后,他对部分竹子进行了标记,下一步将和农户合作,专门培育一些适合进行工艺设计的竹子。
“我们最大的资源是竹木资源,我们想把百丈打造成工艺师、设计师的选材基地,把竹子和文创相结合进行转型升级,同时可以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百丈镇党委副书记宋亮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引入文创元素,提升竹木产品附加值,“我们打算更多地发挥百丈本土企业家的力量,引入创意人才,实现就地转型升级。”
记者手记
前些天的暴雨,让早晨上班的杭城市民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倘若你在雨天沿着杭长高速,向西北一路开过去,则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呆”:下了雨,路两边的山峦更显灵秀,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面对这样的风景,你不禁想多欣赏一会儿。而为留住这样的美景,当地也做出了“牺牲”——鸬鸟镇的鲍副书记自豪地告诉我:“我们是余杭区唯一一个没有工业规划区的镇。”
绿水青山不是免费蛋糕,自然秉赋亟待保护,哪怕牺牲局部经济效益,也不能做破坏生态的千古罪人。但是没有工业,城镇怎么发展?我了解到,除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家乐等,余杭区还有另一个“法宝”:对瓶窑组团(瓶窑、径山、黄湖、百丈、鸬鸟五个镇)尝试推行了生态补偿机制。
也许,你不理解什么是生态补偿。其实说白了,就是某个区域、单位或个人,因为承担了更多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在很多方面的发展上受到了限制,作出了牺牲,为了公平起见,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
最初,余杭区所有镇街的考核方式都是一样的。从2009年起,余杭把所有镇、街道以集聚发展型、综合发展型和生态发展型区分,径山、黄湖、百丈、鸬鸟等镇作为生态发展型镇,不再考核工业投入、开放型经济和浙商回归等指标,但增加了生态保护机制考核。
2014年,余杭区政府对瓶窑组团五镇的各类生态补偿超过2亿元,力度全省罕见。
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丰收,提升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