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温岭第四医院病人大转移,孕妇生下宝宝叫“灿鸿”
http://jrzb.zjol.com.cn/html/2015-07/11/content_3100728.htm?div=-1
2015年07月11日 07:39:47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通讯员元婷婷陈方达吴樟强今日早报记者李攀华炜陆海峰王晨辉吴中平

  超强台风“灿鸿”今天将登陆浙江沿海,防台防洪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昨天,已在“风口”蹲守两昼夜的本报多路记者,记录下了各地迎战台风的一幕幕场景——

  温岭第四医院病人大转移,一孕妇生下宝宝叫“灿鸿”

  万吨货轮被困巨浪之中,14名船员7小时后脱险

  □通讯员 元婷婷 陈方达吴樟强

  今日早报记者李攀华炜陆海峰王晨辉吴中平

  今天中午前后,1949年以来7月份登陆浙江的最强台风“灿鸿”将在温岭到舟山一带沿海登陆,全省大部地区将开启“狂风暴雨”模式,其中台州、宁波、舟山局部的雨量更是会大得惊人。

  超强台风登陆前一天,省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防台防洪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全省各地在抓紧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对位于危险区域的群众进行了大转移,将他们安全地送到各个安置点,保护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昨天,已经在一线“风口”蹲守两个昼夜的本报各路记者,继续冒着狂风暴雨,记录下了各地众志成城、争分夺秒迎战台风的场景。

  建院62年来,首次全院病人大转移

  昨天中午前后,台风“灿鸿”的“先头部队”踏过12小时警戒线,台州沿海的椒江、温岭、玉环等地狂风呼啸,暴雨倾盆。

  考虑到台风登陆后可能出现的险情,从昨天早晨开始,位于温岭松门镇的温岭第四人民医院决定将全院住院病人全部转移,转移完成后,医院将暂时关闭,停止接收病人。

  温岭第四人民医院是一家老式的公立医院。昨天上午7点多,医院门口狭窄的街道旁,停着五六辆由温岭市120指挥中心调度过来的救护车。以往作为接收病人来的急诊室,变成了一个临时撤离的中转站。

  一名工作人员匆匆忙忙走到急诊室的门口贴上了一张红色公告: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逼近,鉴于温岭第四人民医院房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切实保障安全,经研究,台风期间将门、急诊临时设立在华信医院、松门镇医院,持续做好医疗服务。

  急诊大厅里,十多名医生护士将担架、医疗设备仪器搬到大厅,做好撤离前的准备工作。

  护工将病人抬到急诊室后,医护人员立刻将他们抬上担架,运到救护车上。

  转移一位病人,急诊科医生林巧燕就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下病人的病床号、撤离时间、手环号等信息。

  “撤离的决定是临时做出的,在台风登陆前,我们必须转移所有住院病人,留在医院里可能会有危险。”林巧燕说。

  台州温岭

  见惯风浪的“老水手”,很支持配合临时转移

  温岭第四人民医院住院部共有四层楼,上百张床位。

  住院部的一位医生说,从9日开始,院方已经安排了150多位病人临时出院,“能够自行出院的大都是本地人,病情相对较轻,行动也方便,剩下的25位病人不得不被动转移。”

  昨天上午9点多,住在325病房的乔师傅和妻子忙着收拾生活用品。

  乔师傅是山东人,今年40多岁,做了十多年水手,今年3月,他跟了温岭的一艘渔船。上个月因为在船上出了个小事故,摔断三根肋骨,被就近送到温岭第四人民医院。

  “台风有那么厉害吗?还要转院?”乔师傅的妻子没出过海,为了照顾丈夫,她刚从山东老家赶来,嘴里有些埋怨。

  乔师傅瞪了她一眼:“当然有!”他抬起右手比划着说:“以前在海上遇到台风警报,船都要回港避风,上次跟了一艘5000吨的大货轮,进港慢了些,都差点出事,你说厉害不厉害?”

  对于医院的临时决定,乔师傅很理解。

  收治最后一位孕妇,顺利生下小“灿鸿”

  经过三个多小时有条不紊的转移,最后一位病人在打完胰岛素后,也坐上了救护车。按照院方计划,医院将在昨天下午2点关闭,不再接收病人。

  可是突发状况就像台风的路径一样不确定:昨天中午12点,一位即将临盆的产妇被家人送到温岭第四人民医院。

  医院就要关了,怎么办?院方最终还是决定召集妇产科的骨干,让产妇住院生产,毕竟生孩子这事不能等。

  很幸运,40多分钟后,“风宝宝”诞生,一个6斤重的男孩,母子平安。

  产妇叫王文书,26岁,贵州人,来温岭打工近十年。

  “哪里会想到孩子会在台风天出生,真是多亏了这里的医生护士。”抱着小孙子,王文书的婆婆笑个不停,她说孩子的名字还没取,“在台风天出生,要么就叫‘灿鸿’,还有纪念意义。”

  等产妇情况稍稍稳定后,一家人也被救护车送到了温岭当地的妇幼保健院。

  温岭第四人民医院一位姓赵的副院长说,算上这位产妇,院方已经转移了170多位病人和重要的医疗器械和物资。

  “医院是1953年建立的,62年来,还是第一次全院大转移。”赵院长说,这次台风来势汹汹,哪怕最后它不在台州登陆,我们也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房子不牢固太危险,不少人去安置点避风头

  昨天中午,温岭松门镇上风大雨急。

  在镇上的一家超市,50多岁的徐师傅正在挑选手电筒,脚边还放着刚刚买的矿泉水、面包等物品。

  “我就住在附近的松寨村,台风来了,这两天不敢出门了,所以赶紧出来买点用得着的东西。徐师傅说。

  收银员告诉记者,从前天开始,来超市买东西的人就明显多起来了,其中矿泉水、方便面、手电筒和蜡烛成了几乎脱销了。

  从超市出来后,下午1点,记者来到松寨村。松寨村里有许多老房子。

  今年43岁的吴翠莲是河南人,和丈夫一起在松寨村已经住了11年了,在村里开了一家小炒店。记者到的时候,吴翠莲正在把店面的卷闸门拉下来,简单收拾了下,准备前往松门中学的安置点。

  “我们的房子不算太牢固,要是台风太凶,还是很危险的,我已经跟村里的几个河南老乡约好了,一起去安置点避避风头。”吴翠莲说。

  松门中学是松门镇比较大的一个安置中心,昨天下午2点多,记者来到松门中学,一路上,看到不少人抱着席子、背着背包往中学方向赶。

  走进学校,已经有不少人集中在其中一幢教学楼前,一名镇上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安置点,大概安置了200多人。

  “这里基本都是在附近码头船厂打工的外地人。”工作人员说,“主要本地人都自己有房子,如果房子不牢的话,也可以去亲戚家借宿。”

  记者看到,安置人员都被安排在一楼的教室和阶梯教室,大家都把席子摊开坐在地上,或三两个人围坐在一起聊天,气氛还是比较轻松的。

  小吴河南人,今年刚来浙江务工,对于台风他显得十分陌生。

  “我也是跟着老家的大哥过来打工的,从昨天开始,村里的村干部就上门来通知我们到这里来避风。”小吴说。

  今年53岁的江西人胡结火,在松门礁石码头船厂工作。

  他来浙江打工16年,也遇到过各种大大小小的台风,但每当台风季,有人上门劝说他前去安置点时,他都觉得没那么严重,呆在家里能出什么事。

  当问及今年为什么会来安置点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今年小儿子来这里看我了,现在租的房子确实有些不牢固,所以带着儿子来这里了,安全第一。”

  截至昨晚11点,松门中学已经安置了800多人。

  温岭松门

标签: 责任编辑: 程永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