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早报记者昨天几经辗转挺进重灾区上虞下管镇 入镇唯一通道被洪水冲断,一觉醒来水已没到胸口
一夜成泽国 下管告急!
全镇紧急转移2000多人,到昨天深夜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2015年07月12日 09:13:55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今日早报记者 李攀

  上虞下管镇被洪水围困,民间救援队“公羊队”用皮划艇运送群众。(早报记者梁臻  区委报道组虞伟江摄)

受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上虞下管镇成一片泽国。 (袁云 摄)

  人算不如天算。一再地预测、一再地修正,台风“灿鸿”最终却没按常理“出牌”。

  它选择一路北上,在昨天16时40分前后登陆舟山。“灿鸿”云系带来的强降水,让绍兴、三门等地普降暴雨。其中给绍兴上虞区的部分地区带来最高257.3毫米的强降雨,下管镇全镇被淹,一片泽国。

  昨天,我几经辗转进入到重灾区下管镇,亲眼目睹了该地数十年不遇的洪灾。

  入镇唯一道路,被大洪水冲断

  前天晚上,台风“灿鸿”仍按照多方预测路线,直扑台州温岭至三门一带。但到了昨天上午,“灿鸿”却临时“变卦”,头也不回地一路往北。本报“追风小队”不得不收拾装备,紧跟“灿鸿”脚步。

  昨天下午2点30分,我收到台州市防汛办的短信:“台风中心过境,对我市的影响开始减弱。”

  “‘灿鸿’真的走了?”我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车子刚过天台服务区,老天就给出了答案:风力瞬间加大,雨拍到挡风玻璃上,响起碎冰雹的声音。此时,我们得到消息,“灿鸿”带来的强降水在上虞“发难”,尤以下管镇最为严重。

  采访车临时从上三高速章镇出口下,顺着百悬线前往下管镇。眼前的一幕幕景象,让我们有些不太乐观:大部分农田被水淹没,种植葡萄、西瓜的农产品基地成了一片泽国;作为绍兴母亲河曹娥江一部分的“剡溪”水位几乎溢出河堤……

  车子抵达距离下管镇近10公里的地方,交警拦下了所有车辆:“前方洪涝,无法通行。”

  一位当地居民告诉我,前方的道路是进入下管镇的唯一通道,但洪水已经将路基淹没,无法进到镇里。

  小加油站,成了救援物资“中转站”

  如果进不去,镇里的灾情就不得而知。

  这时,恰好有一辆民政部门的物资车经过,这辆车底盘较高,可以涉水前行。

  就这样,我挤在凉席、被褥等救灾物资里,继续往下管镇进发。

  开车的小伙子说,当地民政部门已经紧急调拨了大量生活物品救助灾区。可是路面除了积水还有碎石,运送有些困难。

  一路上,我不断看到有当地的部队和民间救援力量驶入灾区,每隔一段距离就有挖掘机在清理路障。

  物资车在距离镇子三四公里的一处加油站停了下来,“不能再走了,这辆车子过不去。”小伙子说,他们要等更大的救援车来转运物资,镇里地势较高的加油站目前是救援物资的中转点。

  5分钟后,他口中的救援车来了,是一辆轮胎直径1米多宽的大铲车。几个中年男子下车,将物资车里的东西陆续搬到了铲车的大翻斗上。

  就在他们准备返回镇里的时候,加油站旁几个年轻人叫住了他们。

  “能不能帮我们把物资送进去?”带头的年轻人姓李,一脸的青春痘。

  他们几个都是上虞人,听到下管镇受灾,自发从上虞带来了T恤、矿泉水等物资,但因为车辆被困,无法将物资送到镇里。

  大铲车上的人告诉他们,铲车空间有限,这些物资可以等后面的救援车协助转移。

  大铲车吐着黑烟慢慢开走,几个年轻人皱着眉,蹲着继续等。

  一觉醒来,水已经淹到了胸口

  他们没有失望太久,很快碰到了从杭州赶来的民间救援队——公羊队,这些物资被队员们一起搬上了车。

  我跟着这批队员再次出发。车里一个姓王的队员告诉我,中午12点前,他们还在三门参加救援,听到上虞的险情后立刻转移阵地。

  到上虞的时候,积水刚好是最深的时候。“当时我们开来的车根本就进不去,只能利用带来的两艘冲锋舟,把救援物资送到镇中心。”

  小王说,队员们刚到镇中心的时候,就得知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为刚做过手术,家中没有亲属,无法转移到安全地带。

  队员们把冲锋舟开到老人的家门口,用担架把老人从三楼抬下来,再运送到设置在下管小学的安置点。

  “后来水位降低了些,除了冲锋舟,底盘高的车也能开进来了,我们就用车子救援。”小王说,在我们上车前,他们大概已经进出了四五趟了,记不清转移了多少受困村民。

  昨天下午4点多,公羊队的车终于到了下管镇政府,那里的积水已经漫过了大腿根。

  我撩起裤腿,走进了一户村民家里。女主人叫徐淑珍,58岁,在镇政府边上住了20多年。

  她热心地给我搬来了两条凳子,“你们是怎么进来的?20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水了!”

  徐淑珍告诉我,昨天上午7点不到,她被楼下的声音吵醒,打开二楼的窗户往下一看:门口的路不见了,变成了水流湍急的小河。

  徐淑珍来不及洗脸,反穿着拖鞋匆匆下楼,楼梯最下面的两个台阶,已经被水淹没了。

  一楼是被人租用的店面,挂满了待售的女装,大部分衣服已经浸泡在了水里。

  到了上午10点左右,全镇停电,因为还在下雨,周边的汤浦、下燕等乡镇村也相继发生了严重的内涝。

  徐淑珍说,洪水来得又凶又猛,水位最深的时候,超过了1.5米,有个邻居冒险出去差点被大水冲走。

  因为家里没有囤粮,昨天中午,徐淑珍只能和外孙女一起吃八宝粥,这还是隔壁开小店的邻居送来的。

  紧急转移2000多人,小学成为避灾点

  内涝发生后,当地公安部门投入2000多名警力,24小时值班,疏散转移群众、抢救物资、疏导交通、护桥护路,与民兵、武警等多部门联合确保群众人身及财产安全。截至昨晚7点,下管镇共安全转移2000多名群众。

  昨晚7点左右,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下管镇群众转移暂缓,救援冲锋舟、皮划艇等成了居民们进出的唯一交通工具。

  下管镇中心小学成了全镇最大的一个避灾点,从敬老院转移出的10多位老人和20多位村民被安置在两间大教室里。

  趁着天色未暗,我涉水到达这所学校。教室里,学校里的体操垫被临时用作床铺,毛毯、饮用水、被褥堆放在教室中间,供村民使用。

  经过电力部门紧急抢修,学校的供电得到保障,值班室里灯火通明。

  下管镇副镇长林莉莉进进出出,为村民们调配物资。“工作了十多年,从没遇到过这样的灾害。”林莉莉说,这一天给她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她告诉我,有一位本地的救援队员自己家停水,可他无暇顾及,忙着给避灾点送来最急需的矿泉水和干净的衣物。“离开的时候,我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他说自己只是来救灾的,其余的不愿多讲。”

  林莉莉说,当地民政局也送来了大量救援物资。镇里需要什么,民政部门马上下拨,目前避灾点的物资充足,挺过这次灾情应该没有问题。

  雨一直下,这一夜有多少人无眠

  昨晚8点多,我走出避灾点,一辆救援车正准备撤出转送物资。

  司机二话没说,就让我搭了“顺风车”,不过车内已经堆满了救援物资,只有后备箱还有一点空间。

  我挤在狭小的后备箱里,雨水拍打着铁皮车厢,在深夜的村道上,“咚咚咚”格外响。车载广播播报着天气预报:“从今天开始,上虞仍有150-200毫米的降雨量。”

  一位救援队员低着头,缩着身体扒了两口饭,“看来,明天还不能撤!”

  我探头看窗外,借着昏暗、晃动的车灯,路面已然被浑浊的水覆盖。

  车子颠簸了半小时,突然停了下来,队员们说,物资转移地点临时改变。

  我不得不下车,刚刚被体温“烘干”了些的衣服被大雨瞬间打湿。

  路旁是奔腾的溪水,一旁是黑黢黢的深山。

  一辆电力抢修车正好经过,我再一次挤进了后备箱。

  这一夜,这一地,有多少人无眠?

标签: 上虞 下管镇 洪水围困 责任编辑: 沈继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